炎炎夏日哪裡去?西安博物館免費參觀,可欣賞長安3000年歷史變遷

龍貓走天下 發佈 2022-06-26T02:16:08.829171+00:00

西安博物館就在薦福寺和小雁塔旁,之所以分開寫,是因為博物院展品眾多,不得不另起篇幅。西安博物館由張錦秋設計,整體外觀天圓地方,與同院的小雁塔和薦福寺古建築群相得益彰。

西安博物館就在薦福寺和小雁塔旁,之所以分開寫,是因為博物院展品眾多,不得不另起篇幅。

西安博物館由張錦秋設計,整體外觀天圓地方,與同院的小雁塔和薦福寺古建築群相得益彰。

博物館的建築面積16000餘平方米,陳列面積有5000餘平方米,收藏了西安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13萬件。

博物院由基本陳列、專題陳列、臨時陳列三部分組成。

基本陳列

地下一層為基本陳列「帝都萬象」。我現在看到的就是大唐長安城模型,模型按照1:1500的比例縮制而成,為我們再現了大唐長安城的輝煌景象。

唐長安城規模宏大,面積為84平方公里,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明清時期北京城的1.4倍。

地下一層還有「千年古都」展廳。展廳通過大量的實物和圖片為我們介紹了長安城3000多年的歷史演變。

【西周五角形陶水管道】

首先在這裡建立都城的是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王朝。

在兩邊的展櫃中分別有一個西周的五角形陶水管道和一套出土於秦阿房宮遺址的戰國時期的陶水管道,這兩件器物的出土充分體現了古代宮殿建築中先進的地下排水系統。

【秦代陶水管】

【秦磚】

一直以來,「秦磚漢瓦」被稱為中國古代磚瓦的典範。

【漢瓦】

【漢代釉陶望樓】

漢代高層樓閣的出現標誌著建築工藝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後世高層樓閣建築就是在這一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漢代彩繪房型倉庫】

【鎮館之寶:三彩院落模型】

該院落由門、前房、後房及左右對稱的三間房屋組成,院子裡還有充滿生活氣息的狗、雞、鴨和豬等,是唐代典型的民宅院落。

唐代的長安城中,鄰近宮城、皇城的各坊,大都被王公大臣及宦官所占據;城區西北部是西域人比較集中的區域;城的最南部為農田、別墅。

長安城內的房屋建造有嚴格的等級規定,王公貴族憑藉權勢,營建高大豪華的私邸;中下級官吏和一般士紳的住宅,多採用傳統中軸線和左右對稱的平面布局方法,有的是以迴廊連接的四合院,有的是不用迴廊的狹長式四合院。

唐代的三彩器物多為陪葬用品,墓主的身份多為功臣、貴族,三彩院落模型的出土十分稀少,這組三彩院落模型向我們揭示了的唐代城市居民的院落布局及生活場景,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鎏金銅鋪首】

這件鎏金銅鋪首,應該是某座宮殿大門上的構件。

【明代建築構建】

周秦文明

發祥於關中地區的周秦王朝所創造的以禮樂制度、道德規範、政治和法律制度等為標誌的周秦文明,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來源和組成部分。其中,豐鎬作為長安地區第一個統御九州的都城,成為西周王朝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周人在這裡建宮室,制禮樂,封諸侯,將神州大地塑造成禮儀之邦。而秦都咸陽作為大一統帝國的中心,財貨之富足,交通之便利,遠超前代國都,可謂「天下輻輳」。由秦開創的以大一統為特色的中國文明,更是中華民族久立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衰的根本原因。

【西周勾連雲紋大鼎】

【衛簋】

【鎮館之寶:西周永盂】

永盂是國家一級文物,1972年,在西安市大白楊廢品收購站分揀倉庫時被發現。

盂本來是盛水的容器,特定的時候也可以用來盛冰和食物。為周共王時期的重要標準器之一。文物周身有較多銘文,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青銅樂器】

【重環紋匜和呂服余盤】

【獸面紋提梁

【獸面紋方壺】

【鎮館之寶:雲紋玉杯】

1976年,在曾經的秦王朝巨型宮殿阿房宮遺址上,出土了一隻小巧玲瓏的玉杯。這隻雲紋高足玉杯便是兩千多年前秦始皇與妃嬪們飲酒所用的酒器,它也因此成為了價值連城的國寶。

【金虎飾】

【秦代繭形壺】

【漢代金餅】

【白釉「官」字款碗】


【隋代黃釉武士俑】

【漢代彩繪陶燈】

漢唐風采

漢唐是我國古代社會發展的高峰,漢有文景之治,昭宣中興,唐有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國家統一、文化昌明使這一時期的中國成為東方的中心。西漢時期,絲綢之路的開通,為中西文化交流拉開了序幕,唐代以其兼容並蓄、創新發展的姿態,更廣泛地汲取異域文明,融合交匯出了盛唐華彩。

回望漢唐之風,無不感嘆那種健康向上的力量,那種恢宏豪邁的氣質,那種雄渾寬遠的境界。






【鎮館之寶:三彩騰空馬】

三彩騰空馬,由騎手和飛奔的悍馬兩部分組成。騎手端坐在馬背上,雙拳緊握於腰間控制馬的「韁繩」,馬的體型彪悍,作騰空躍起式。這件胡人騰空馬,以生動、逼真的造型,鮮美的釉色,成為唐三彩中題材僅見的精品。


【三彩胡人武官俑】

【胡人牽馬俑和胡人牽駝俑】

【史君墓石槨】

【鎮墓獸】



【彩釉天王俑】

【三彩武官俑】

【彩繪塔式罐】







【關中元代陶俑】

關中元代陶俑主要出土於漢族官僚和中小地主的墓葬,以灰陶為主,往往以家具、家畜模型伴出,類型有鎮墓俑、男立俑、女立俑、牽馬組合俑、騎駝俑、牽駝組合俑、車馬俑、動物俑等等。俑風格寫實,面目均呈蒙古特徵,反映了元代關中地區各族髮式與服飾的蒙古化現象。

西安博物院藏品眾多,參觀時最好租一個語音講解器,費用30元。仔細看看聽聽,才不虛此行。

(關注龍貓,分享旅途故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