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蘇幕遮 懷 舊》賞析

心一0823 發佈 2022-06-28T07:56:10.357117+00:00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 治家、文學家。康定元年,宋夏戰爭爆發後,范仲淹與韓琦共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的方針,鞏固西北邊防,對宋夏議和起到促 進作用。

1.原文及譯文

【原文】

蘇幕遮 懷 舊


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譯文】


藍天上飄著碧雲,大地上鋪滿了黃葉。蕭瑟的秋色連著江中的水波,水波上寒煙迷漫肅殺蒼翠。一抹斜陽映照著群山,藍天連著水波。密密的芳草不懂人情,一直鋪到斜陽照不到的山外。


默默思念故鄉黯然神傷,纏人的羈旅愁思難以排遣,除非是夜夜都做好夢,在好夢中才能得到片刻的安睡。不想在明月夜獨自倚靠在高樓上向遠處望去,只有不停地將苦酒灌進愁腸,一杯杯都化作相思的眼淚。


2.作者簡介及創作背景


【作者簡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 治家、文學家。


明道二年(1033年)冬天,郭皇后不小心把仁宗誤傷了。宰相呂夷簡很早以前就與皇后有仇,這下宰相呂夷簡就仿佛抓住了郭皇后的把柄,於是就協同宮內侍衛閻文應、范諷等人,竭力主張廢除皇后。


這個消息很快傳了出來,朝庭里的大臣們議論紛紛,都認為廢除皇后不合適,其中范仲淹也向皇帝進言。


但仁宗不見君臣百官,而且凡是準備去諫言的都被外放或貶或罰,無一倖免。范仲淹就被外放為睦州知州。


康定元年(1040年),宋夏戰爭爆發後,范仲淹與韓琦共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的方針,鞏固西北邊防,對宋夏議和起到促 進作用。


皇祐四年(1052年),范仲淹被安排到新的地方去任職,在上任的途中逝世,當時年滿64歲。


宋仁宗親 自為他書寫碑額:「褒賢之碑」。後來又贈為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魏國公,諡號「文正」,所以後世稱他為范文正公。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於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慶曆三年(1043年)間,當時范仲淹正在西北邊塞的軍中任陝西四路宣撫使,主持防禦西夏的軍事。


3.全詞賞析


上片「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上片描寫秋景:湛藍湛藍的天,嵌綴著朵朵湛青的雲;茫茫的大地上,鋪滿了片片枯萎的黃葉。那無邊的秋色綿延伸展,融匯進流動不已的江水中;浩渺波光的江面上,籠罩著寒意淒清的煙霧,一片空濛,一派青翠。山峰,映照著落日的餘輝;天宇,連接著大江的流水。無情的芳草啊,無邊無際,綿延伸展,直到那連落日餘輝都照射不到的遙遙無際的遠方。


下片「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下片抒情:開頭直接點出「鄉魂」「旅思」。兩句是說自己思鄉的情懷黯然悽愴,羈旅的愁緒重疊相續。夜夜無眠,睡不著呀,除非有好夢進入睡夢中。獨自一人登上高樓,望著明月而思鄉。因為夜不能寐,所以只有借酒澆愁,但酒一入愁腸,卻都化作了相思之淚,本想借酒消悉,不想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


小結:這首詞是作者在外做官,借用秋日的景色,來表達自己思念親人和故鄉的作品。這首詞以絢麗多彩的筆墨描繪碧雲、黃葉、翠煙、斜陽、水天相接的秋天江野的遼闊蒼茫景色,觸景傷懷,抒寫夜不能寐、高樓獨倚、借酒澆愁、懷念家園故里的深情。詞的意境開闊,氣勢宏大,但又柔情似水,細膩感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