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畫家吳悅石談筆墨:身心交融 氣韻生動

中華網山東 發佈 2022-07-03T00:37:45.066859+00:00

點和線的質量都取於線,短了就是點,長了就是線,不限於一人的異端而執念。中國畫在表現過程中,不是特別追求具象如何,是通過筆墨把心性充分地表現出來,這就是我們中國畫的要點。

錘鍊筆墨 身心交融

中國畫是什麼構成的?筆墨。

古人對筆法的講究比較多。點和線的質量都取於線,短了就是點,長了就是線,不限於一人的異端而執念。中國畫在表現過程中,不是特別追求具象如何,是通過筆墨把心性充分地表現出來,這就是我們中國畫的要點。

筆墨是中國畫的一切依託和生命。平時學習要注重骨法用筆。古人之骨即脊梁骨,一節一節的脊椎骨。生死剛正為之骨,特別嫵媚的是沒有骨氣的。用筆死用力不如會用力,會用力的不用力,如「板、刻、結」就是死力,要學習體會「沉、實、厚」的用筆方法。好的線條是「酥酥的、松松的、蒼蒼的」。

吳悅石 《獨立蒼茫》 138x59cm 2020年

畫畫離不開形,下筆的時候自然就有形,如何從你心中把這個形破了,這是一生的難題。明清的人都是畫心裏面的東西,現代人都是自然取法,尤其是中國畫寫生多了,大多數創作從寫生中走不出來,全是自然主義翻版,一生都在裡面打轉兒。只是在形式上、顏色上、氣氛上搗鼓來搗鼓去,最後失之根本。根本是什麼?就是用筆,而且是要把心中的東西放在紙上,不是自然。任何藝術的摸索,關鍵是積累。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畫家都是在形式上做,輸在根本上,不知道自己在繪畫上鑽進了牛角尖兒,還是在那裡打滾,跟推磨似的轉圈兒,很可惜。

我們第一永遠不要忘記用筆,堅持把用筆放到第一位,因為畫到筆隨,筆到氣隨,氣到勢出,所以說這是相關聯的。用筆要好,就什麼都有了,即使畫得差一點這畫還能看;如果用筆不過關,就是經營的再好,你只是在紙面上經營,畫掛在牆上了無生氣,這就是區別。有幾筆非常鮮活,又有氣,又有味道,又有筆性,這畫就能看。即使有不足的地方,它最根本的東西有了。用筆要老辣、要奇絕、要生動,還要虛實相生,潤中帶燥。用筆要活,在這個活的當中,有的要肯定,而在肯定的過程中又要有靈動,就是這麼一個辯證關係。如果這個關係處理好了,畫就更耐看了。

吳悅石 《鴛鴦》 138x70cm 2021年

很多人在寫意的過程中,揣摩不到筆墨的味道,以為敢畫就是大寫意,以為草草一畫就是大寫意,這是不對的。大家作畫切勿太過狂、怪,不要墮入江湖。有同學問,這個筆怎麼練啊?就練寫字,這是基本功。字寫好了,把筆劃練老道了,這個筆墨的趣味、筆墨的氣勢、筆墨的質量、筆墨的感覺自然就會表現出來,畫自然就好。大家在這個過程中要多努力。

吳悅石 《我家籬落初驚艷》 138x70cm 2020年

大家要記住八個字:濃淡、乾濕、聚散、疏密。把每一幅畫掰開了揉碎了來品評,就這麼幾個字。但是如何把它用好,要在具體畫的過程中去體悟。體悟的過程就是我們心裡對筆墨修養的錘鍊,是一種身心交融的過程。在學習和錘鍊過程中,筆墨和人性、人品都是融在一起的。中國畫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畫如其人,字如其人。見畫如見字,畫好了,筆道鮮活了,有筆性了,你就放在紙上了,就把自己託付在紙上了,在紙上了人家就看懂你了,你自己風格就呈現出來了。不著急說我個人的面貌怎麼辦啊?誰都有個性,每個人的長相、脾氣秉性都不一樣,個性隨著你在筆墨生發過程中便體現出來了,好的心性出來的筆墨是高的,鮮活的。不好的筆墨是下等的,是僵的,是沒生命力的,是安排好的。所以要提高認識,筆墨好中國畫就有神。

狀物求形 不如取勢

文、賦、詩、詞均講究有勢,書畫更要有勢。西畫重形,中國畫重勢,這是兩者的根本區別。中國畫不講構圖,講造勢、養勢、取勢。一筆入紙,首先呈現的是形,只是表象的東西。然後通過生發形成一股勢。有勢者,三筆兩筆通篇生動;無勢者,千筆萬筆死畫一幅。勢,具有無形的能量。狀物求其形,不如得其勢。不會造勢、養勢、取勢,畫就沒有氣場。勢從筆出,在於筆筆生發。趣在筆外,在於無筆之處。畫有形者易,畫無形者難。取勢之法在於養自己,與功夫在畫外一意相契合。

吳悅石 《黃金果》 101x50cm 2020年

構圖是死的,取勢是活的。千萬不要學那個死的東西,至於畫有勢沒勢憑自己的本事,有本事就有勢,沒本事就是擺出來的。為什麼我跟大家反覆強調把用筆解決了,因為筆出勢隨,在這個過程中生發不已,非常生動,勢就出來了。如果這樣畫一筆看看,那樣畫一筆走遠處再看看,再弄兩筆,那全是死的,因為氣跟不上,所以不要小看練筆。生發,取勢,然後長葉兒,結果兒。結什麼果兒,長什麼葉兒隨心所欲。今天長桃,明天是柿子,什麼都可以,自己就變戲法兒,然後接下來學習潑墨、長杆兒,之後學習藤繞。我們要圍繞這些堅持練習,慢慢上了軌道,自己就有認識了,有了認識你就有定性,而且自己有主心骨,誰說什麼我就是這個認識。

吳悅石 《大吉圖》 138x70cm 2020年

中國畫非常講究氣勢。很多畫家有修養,字也能寫,詩詞文賦學問也不錯,對於其他學問的浸潤都有,年紀也夠了,缺什麼?缺膽,缺下筆當中的勢,沒有這種勢的揮灑就不奪目,作畫就不能傳世。歷代傳世的畫都有這樣的一種氣勢,好的作品,比如吳昌碩先生的畫兒,只要往牆上一掛,觀者就會被鎮住,就會被懾服。

用活水墨 氣韻生動

南齊謝赫《古畫品錄》是中國繪畫史上第一篇系統的繪畫品評專著,提出了品畫藝術標準「六法論」。後代畫家始終把「六法」作為中國畫審美的重要標準。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裡也提到「昔謝赫云:畫有六法,一曰氣韻生動,二曰骨法用筆,三曰應物象形,四曰隨類賦彩,五曰經營位置,六曰傳移模寫。」宋代郭若虛說「六法精論,萬古不移」。

大宇宙地球初形成時就是一團氣,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成地球,所以氣韻生動排第一。「缶翁畫氣不畫形」,那是到了一個層次,形而上。理解不了,看不出是沒到那個修為。有氣就呼之欲出,沒氣就貼在牆上了,就是美術作品。漢以前沒這個「韻」字,之後出來就代表了一個非常好的美的想像力,可以一品再品,餘韻不絕,餘音繞樑。學習過程中要細心體悟。

吳悅石 《雪竹》 144x51cm 2021年

前人論氣韻,氣屬陽,韻屬陰,陽,力之美;陰,柔之美。氣為陽,以筆為形,重在顯力;韻為陰,水墨為道,重以顯柔。韻者,音勻相合,表現悠揚、旋律、棉長,回味無窮。欲得氣韻生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水和墨用活,掌握水墨滲韻的巧妙之處,中國畫的特點就是把筆墨的韻味畫出來。這個沒有竅門兒,就是要自己在蘸水蘸墨的過程中去體悟,體悟到了,墨就是活的。當然,氣韻並非都由筆墨求之,而更多的是從精神求之,畫外功夫才是入門之法。我們作畫要追求靜氣、文人氣、士大夫氣、鄉土氣、山林氣,而最為看重的是要有浩然之氣。氣使用不當也不成,不當就是火氣、俗氣、匠氣、江湖氣,要通篇有靜氣,溫厚。要會養氣,虛中有沉,多看前人的傳世名作,從中汲取。(文字由中國國家畫院教學培訓部整理)

畫家簡介

吳悅石,中國國家畫院國畫專業委員會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吳悅石工作室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吳悅石工作室導師,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美協會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