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了!Web3還沒整明白,Web5居然出現了?

51cto 發佈 2022-07-04T05:22:19.281995+00:00

就在多數人還是雲裡霧裡的當下,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那麼,Web5到底是何方神聖?第一眼看到Web5,可能會有不少人詫異Web4去哪兒了,這個橫跳是有什麼寓意嗎?

自Web3問世並爆火以後,關於「Web3是什麼、有何用」的解讀文章層出不窮。就在多數人還是雲裡霧裡的當下,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Twitter的創始人Jack Dorsey在日前公布了打造「Web5」的計劃,聲稱「這很可能將是我們對於網際網路最重大的貢獻」,並戲謔地為Web3的創投人們「點蠟」,意指Web3必涼,Web5才是未來的「天命之子」。

那麼,Web5到底是何方神聖?

Web5橫空出世

圍繞Web5的定義和核心概念,Jack Dorsey的團隊(Block旗下的比特幣部門TBD)出具了一份報告。報告不長,包括聯繫頁在內,總共18頁PPT。

第一眼看到Web5,可能會有不少人詫異Web4去哪兒了,這個橫跳是有什麼寓意嗎?Dorsey團隊給出的答案是:Web5相當於Web2和Web3的集合。

也就是說,因為2+3=5,Web5之名由此誕生。乍看之下簡單粗暴,細看一下又如何呢?

他們提出,所謂Web5,就是要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Web平台(DWP),使開發人員能夠利用去中心化的身份標識(DIDs)和去中心化的網絡節點(DWNs),來編寫去中心化的Web應用程式(DWAs),從而將個人身份和數據的所有權和控制權交還給個人。

從這個概念可以看到,Web5的核心跟 Web3一樣,突出「去中心化」特性。其目的是要打破當前網際網路世界中用戶數據被沉澱在不同的應用中,用戶本身無法掌控和自由使用的現狀。

從這一點出發,Web5中提及的幾個新概念,某種程度上都可以和Web3進行對標。有位名為「ntkris」的網友對此進行了精要的總結。

  • 去中心化身份標識(DID)=公鑰
  • 去中心化網絡節點(DWN)=智能合約(但在本地運行)
  • 可驗證憑證(VCs)=零知識證明
  • 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WAs)=dApps

不過也有人因此提出質疑,Web5相較Web3來說似乎是「新瓶裝舊酒」。但事實上,就目前披露的資料來看,兩者還是有兩點核心不同。

其一,Web5隻有身份標識存儲在區塊鏈上,其他所有內容都存儲在用戶運行的節點上。而Web3中所有用戶數據都通過區塊鏈的形式存儲在所有的節點中。

其二,Web5的實現最大的依仗是比特幣網絡,而不是當前在Web3中被廣泛使用的以太坊以及其他基於智能合約的區塊鏈。可以說,如果有朝一日Web5真的成功,那麼除了比特幣外的其他加密貨幣都將失去意義。

Jack Dorsey及其團隊之所以會提出Web5,其實都有跡可循。

首先,Dorsey本人一直都是比特幣的狂信徒。他早在2018年就預言未來世界上只有一種通用貨幣——比特幣,比特幣會是現有貨幣體系的終結者。歌手Cardi B曾在Twitter上問Dorsey比特幣是否會取代美元,Dorsey堅定地回答「Yes,Bitcon will」。

再者,Dorsey認為,Web3根本不能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去年年底Dorsey就曾公開表示,Web3不是所有人的,它只是貼了個不同標籤的集權模式,不要白日做夢。所謂的Web3更像是一個營銷熱詞,實際話語權仍掌握在少數風投和公司手裡。如今的Web5可能就是他對於「去中心化」實現路徑給出的新答案。

Web3的「九宗罪」

雖然Web5的橫空出世似乎讓人看到了下一代網際網路形態的新解,但目前為止它還只是個存在於PPT中的「新藍圖」。相比之下,仍舊是Web3離我們更近,雖然它現在依然「面目模糊」。

在對Web3一探究竟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Web的三個主要時代:

  • Web1:以靜態網頁為主的「活化石」
  • Web2:大量的通信和商業行為都集中在少數科技巨頭所擁有的封閉平台上。大多數情況下,用戶對自己的數據只擁有使用權,而平台卻對用戶數據和用戶創作內容擁有所有權
  • Web3:以用戶為主導,基於區塊鏈技術打造的去中心化的網際網路生態。用戶數據的所有權和控制權均歸屬用戶本人

雖然關於Web3的討論總是毀譽參半,但不可否認的是,從形態上來說,Web3相較Web2來說是一種進化。

Web3創建了一種無需准入的數據存儲方式。所有數據都被存儲在區塊鏈網絡中的公共帳本上。不再是某個公司或平台擁有數據,而是由多個節點共同存儲數據,並就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達成共識。以此為基礎,Web3可以開啟無數嶄新的用例。

但Web3要面對的現實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天花亂墜的陷阱總是相伴而生,也正因為如此,關於Web3的爭議總是不絕於耳。

不久前,分析公司Forrester發布了兩份評估Web3的文件,犀利地評價其「包含了一場反烏托邦噩夢的種子」。

分析文章指出,一方面,「Web3」之名正在被濫用。「幾乎在一夜之間」,無數「區塊鏈項目」、「NFT倡議」和「元宇宙」相關事務都被神奇地命名為「Web3項目」;另一方面,雖然Web3「承諾了一個更好的在線未來」,但其關鍵內容卻不堪一擊。

Forrester定義了Web3的九個關鍵原則,然後又將其一一推翻。

1、願景:去中心化

現實: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實證就是目前的眾多加密貨幣項目通常都由大型平台或公司主導

2、願景:相信代碼,而不是公司

現實:智能合約及其規則通常由某一個公司開發並執行。那麼我們真的能信任這些陌生的開發人員嗎

3、願景:始終使用公開透明的代碼

現實:這並不會阻止壟斷的形成,這反而會導致依賴於一小部分有能力評估代碼的人

4、願景:加密經濟原則的設計使系統普惠所有參與者

現實:只是有利於富人和發展壟斷

5、願景:用戶能夠擁有和控制他們創建的數據和內容

現實:「所有權」的概念是模糊的。大多數用戶不願意或沒有能力對他們的數據做出持續一致的決定

6、願景:用戶自己管理自己的身份和憑證

現實:沒有多少人願意為此費心,部分原因是這很難

7、願景:用戶能控制他們所使用的應用程式和網絡

現實:除了少數精通技術的人之外,這種狀況極其罕見

8、願景: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和實體作為智能合約的集合而存在

現實:它們沒有法律基礎,並在一個烏托邦式的假設下工作,即所有的可能性都可以被編碼

9、願景:去中心化金融(DeFi)

現實:雖然是個不錯的主意,可惜缺乏對消費者的保護,而風控需要代碼檢查,這很少有人能做到

自誕生伊始就飽受質疑的Web3真的會有未來嗎?如果它真的到來,又會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產生何種影響呢?

你期待Web3的到來嗎

如何打造一個更加開放、共享、安全的數字環境在每一次網際網路技術革命中都是核心議題。Web3雖然離我們好像很遠,但其思想內核是否值得希冀未來者再次下注呢?畢竟一切都只是剛剛開始。

其一,數位化轉型是個不可逆的過程。但隨著轉型的深化,以及重大創新技術的每一次進步,其目標會不斷變化。以Web3為前景,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已經經歷了充分的時間考驗,並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更加繁盛的土壤。

其二,去中心化或許是IT系統的重要發展趨向。企業運營業務所需的許多重要數據將越來越多地保存在更私密和受保護的地方,存儲在區塊鏈和其他類型的分布式帳本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應用程式將更類似於開源項目,並使所有利益相關者可以公開透明地查看、驗證、達成共識。

其三,一些更直接的轉變,例如接受某些形式的加密貨幣作為支付或以NFT的形式發行智慧財產權。

結語

Web3如今還是一個混沌未開的世界,這裡有創業者、夢想家、理想主義者,也有騙子、吹牛大王、渾水摸魚者。這個概念下,關於數字世界的一切本質似乎都在受到質疑和重塑。但不管下一代網際網路形態如何,是循規蹈矩地過渡,還是摧枯拉朽地顛覆,我們都應該思考:在一個未知的數字世界裡,信任、安全、隱私應該是何種模樣,應該如何保障。

參考連結:

https://stackoverflow.blog/2022/05/25/web3-skeptics-and-believers-both-need-a-reality-check/

https://www.pingwest.com/a/265452

https://developer.tbd.website/docs/Decentralized%20Web%20Platform%20-%20Public.pdf

https://www.theregister.com/2022/04/01/forrester_web3_criticism/

https://www.zdnet.com/article/how-decentralization-and-web3-will-impact-the-enterprise/

作者: 千山

來源: 51CTO技術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