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傳統手工藝品盡顯千年運河文化魅力

環球網 發佈 2022-07-04T10:17:41.864378+00:00

一層釉彩燒出運河風韻,料胎畫琺瑯藝人張忠陽作品《千里長河》和《連年有餘》。李新朋 攝 夏日,走進河北省衡水市文化群藝館,只見一個個小巧精緻的料胎畫琺瑯、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蛋雕…

來源:中國新聞網

桃城區剪紙藝人秘青亞正在創作。 李新朋 攝

桃城區剪紙藝人秘青亞創作的《大運河古韻》。 李新朋 攝

蛋雕藝人霍廣健創作的《情系運河》系列。 李新朋 攝

蛋雕藝人霍廣健創作的《情系運河》系列。 李新朋 攝

蛋雕藝人霍廣健正在創作。 李新朋 攝

一層釉彩燒出運河風韻,料胎畫琺瑯藝人張忠陽作品《千里長河》(左)和《連年有餘》。 李新朋 攝

一方銅印傳承運河歷史,篆刻銅印藝人孫占強系列作品。 李新朋 攝

一件陶器傳承運河記憶,古澤窯傳統陶藝藝人方正、方利江作品《運河碼頭工人》。 李新朋 攝

一張法帖再現運河遺蹟,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藝傳承人李廣民創作的《大船神州攬勝》。 李新朋 攝

一支畫筆繪出運河景觀,冀派內畫第三代傳人粘躍峰創作的《京杭運河衡水段》。 李新朋 攝 夏日,走進河北省衡水市文化群藝館,只見一個個小巧精緻的料胎畫琺瑯、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蛋雕……每一件作品都承載著運河古老的時光,以不同方式闡釋著運河故事。 為充分展示千年運河的文化魅力,近日,桃城區民間藝人紛紛以獨特的方式,運用料胎畫琺瑯、蛋雕、立體剪紙、篆刻、內畫、古澤窯傳統陶藝等多種製作手法,將成長記憶中的運河印記融入傳統手工藝製作當中,化作充滿時代活力的藝術作品,生動呈現大運河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時代價值。 中國大運河是京杭運河、隋唐運河、浙東運河的總稱。2014年6月,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文/崔志平 圖/李新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