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分析司馬南批判莫言的「鬥爭人格」

田邊的芭蕾 發佈 2022-07-04T14:37:53.716275+00:00

我們不僅要分析莫言,也要分析司馬南。人的行為不僅僅是道德問題,也是性格使然。司馬南的性格中有好鬥爭的一面,揭露偽科學,揭露氣功大師,揭露行騙醫生,這些「戰績」都展現出司馬南勇於鬥爭,善於鬥爭的特徵。

司馬南在批判莫言,而且引得輿論大嘩。我們不僅要分析莫言,也要分析司馬南。人的行為不僅僅是道德問題,也是性格使然。

司馬南的性格中有好鬥爭的一面,揭露偽科學,揭露氣功大師,揭露行騙醫生,這些「戰績」都展現出司馬南勇於鬥爭,善於鬥爭的特徵。至於愛國不愛國,愛民不愛民,是不能靠嘴上說的。又有多少人用非鬥爭的方式默默無聞地做著有益於人民的事情呢?

凡事都有兩面性,勇於鬥爭也是如此。如果鬥爭的對象正確,方式方法正確,尺度分寸拿捏得好,這種鬥爭就是有好處的。反之,那就有害。

我們的國家正處於特殊的時候,前無古人提供經驗,後有艱難險阻和重重危險。鬥爭的事情就需要慎重而精準。

第一、認清鬥爭的對象及其性質。究竟是敵我矛盾還是人民內部矛盾,究竟是政治矛盾還是學術藝術領域的矛盾。究竟是國內的階級或階層的矛盾還是國際的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是單一的矛盾,還是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

第二、認清鬥爭的力量對比,在鬥爭中擴大自己的同盟者,瓦解和分化對方的力量。要說消滅對方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充其量是削弱。要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鐵桿粉絲」,哪些是「死不悔改」的鐵硬派,哪些是搖擺不定的中間派。鬥爭的目的,顯然是爭取中間派,讓他們成為自己的鐵桿粉絲,從而達到孤立「死不悔改」者。

第三、鬥爭的目的是團結,是治病救人。如果是為了鬥爭而鬥爭,那就是像侵略者一樣窮兵黷武,早晚會引發眾怒。鬥爭是為了建設,而不是搞破壞。我們批判一種事物的同時,也要開出藥方,拿出方案,告訴人們,什麼是應該讚美和支持的。

第四,要防止鬥爭過火,打擊面過寬。一旦傷及無辜,受到傷害的人就可能跑到對方的陣營,成了我方的死對頭。我們的力量就削弱了,而對方的力量就變強了。

莫言是應該受到批判,怎麼批判,批判的尺度和分寸怎麼把握?這些都是需要考慮清楚的。莫粉的成分也比較複雜,要分清楚,哪些人是被大師和獎項的光環所迷惑的,哪些人是明知道莫言的創作目的仍然「順非而澤」,哪些是佩服莫言的寫作技巧和敘事能力。

鬥爭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藝術。既然要鬥爭那就斗出水平,在鬥爭中學習,在鬥爭中發展,在鬥爭中提高。千萬千萬不要在鬥爭中失去獨立的思考,盲目跟風,那不僅對自己無益,也很難保證對社會無害。

莫言本人是不會認錯的,哪怕是真的發現自己是錯的,也會堅持到底。對莫言的批判就是對粉絲們的教育,而不是要莫言認錯。得民心者得天下,莫言的粉絲少了,甚至是完全孤立了,他是否承認錯誤也就不重要了。既然目標是教育和啟發粉絲,就需要專業性強,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只是煽動情緒,弄得非常對立,看似熱鬧,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鬥爭的對象不僅僅是莫言,還會有更多。不能越搞越激動,越搞越糊塗。鬥爭能力沒什麼提高,只是情緒越發焦躁。也許某些人的真情擁護和聲嘶力竭的吶喊只是幫助某些人增加了流量,真理和正義的成分微乎其微。好心辦壞事,真誠的愛國情懷被人忽悠,這種例子不少吧?

對於司馬南來說,粉絲越多就越要發言慎重,對粉絲負責,對社會負責。對批判的對象、性質、尺度和分寸拿捏得精準。無論是批判得不足,還是幹得過火,都不是什麼好事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