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成大事的老闆,往往都擁有超強的戰略定力(建議收藏)

孫大聖說商業 發佈 2022-07-04T16:36:45.386811+00:00

做生意最遺憾的事兒就是:明明再堅持一下就能賺大錢,但你卻提前放棄了,或者換了賽道,最後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把錢賺走了。

做生意最遺憾的事兒就是:明明再堅持一下就能賺大錢,但你卻提前放棄了,或者換了賽道,最後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把錢賺走了。


這種「再堅持一下」的能力,其實就是戰略定力


可尷尬的是,戰略定力,恰好又是很多老闆最缺的東西。


為啥這樣說?因為員工有人管,做得不對了,或者跑偏了,立馬就會糾正。老闆沒人管,跑偏了,只有吃了虧,才會知道。


另外,大家創業,是不是會有這種感覺:幹著幹著,自己也迷茫了,就好像船開到了大海中間,哪裡都是方向,卻又不知道該往哪裡走。


更重要的是,在迷茫的過程,公司會把很多寶貴的核心競爭力丟掉,自己把自己給淘汰了。


大聖之前服務過一個餐飲客戶,門店的業績連續下滑,客戶也琢磨了很多辦法,搞團購、做促銷、推特價菜……,結果都沒用。


大聖雖然對這家公司不了解,但直覺告訴我,問題不是出在這些表面問題上。在對公司調研完以後,驗證了我的這種想法。


大聖就問客戶:我聽員工說,之前你和高管團隊,經常在店裡待著,尤其是菜品,幾乎每周都會微調,現在咋都不去店裡了?


客戶愣一下,想了想說:懶唄,做餐飲很辛苦,雜事還多。起早貪黑,好不容易賺了錢,人也就放鬆了。再加上,公司確實也有事,去門店也就越來越少了,高管有樣學樣,也跟著搞辦公室決策。


後來,大聖跟客戶開復盤會,把公司創業期定的所有規定,挨個拿出來過,發現公司能走到今天,有兩個核心原因:一是菜品好,二是衛生好。


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堅持下來並不容易的,尤其做連鎖餐飲,店多了以後,這兩點很難持續落地。


於是,大聖客戶調整了工作方向,輕總部,重門店。所有高管,包括自己在內,除非有公事處理,否則就待在店裡,在能聽到炮火的地方指揮,有問題立馬調整。


效果也很明顯,不到兩個月,在沒有做任何促銷活動的情況下,店面生意又恢復到以前的水平。


這就是一家公司的戰略定力,很多時候,公司的問題並不是出在外面,而是出在公司內部,結果,人心散了,隊伍當然不好帶了。


那麼,如何才能時刻保證公司的戰略定力?大聖總結了一些實用方法,現在就分享給你。



保持戰略定力的第一步是:守住心。


公司時間越長,人心越難聚攏在一起,多數公司之所以最後撐不下去,就是輸在了這個上面。比如,日航公司就曾經經歷過這樣的危機時刻。


日航曾經是亞洲最大的航空公司,但到了2010年,居然虧損了144億,並且宣布破產退市,按理來說,這種情況,這家公司就算徹底完了。


但對於日本來說,日航太重要了,不能倒閉,所以為了重建日航,當時的日本首相親自邀請稻盛和夫出山。


沒想到的是,78歲的稻盛和夫,作為一個航空門外漢,誰也沒帶,一個人,零薪水出任日航CEO,居然只用了14個月,就扭虧為盈,並且拿下了當時全世界727家航空公司的業績第一。


稻盛和夫是咋做的?不懂專業,不懂行業,甚至都沒有接觸過航空。就靠一點,幫日航所有人找到了心。


當時的日航,有4萬員工,狀態很像有些國企,鋪張浪費,山頭林立,閉門造車、領導遲到早退、員工消極怠工、客戶服務那就更不用說了,不懟客戶已經算是客氣的了。


面對這樣的局面,如果一般CEO接手,肯定會大刀闊斧的改革,但稻盛和夫接手後,只做了三件事:走訪、談話、學習。


他到日航的前幾個月,先是走遍了日航所有的一線機場和公司。


然後談話,日航部長以上的高管,有107人,每個人至少一個小時的一對一談話。


最後,由他親自給核心高管培訓經營哲學,內容大家都很熟悉,就是稻盛和夫的六項精進


這些事聽起來也很平常,很多老闆其實都會幹。平平無奇才是真本事,稻盛和夫就是能把別人都會幹的事做到了極致。


比如,為了達到溝通的效果,稻盛和夫這樣功成名就的人,願意帶著一幫中年高管,搞非常low的中年大叔聚會。


聚會環境也很簡單,幾瓶啤酒、幾碟壽司,大家盤腿坐在一起,敞開心扉說事情。


結果,當時日航未來接班人培訓完,主動向全員承認了錯誤,這在國企里,幾乎是不能想像的。


改變就從這裡開始。


高管有了改變,就帶著中層學習,基層由輪值幹部培訓,學習的內容,凝集起來就六句話。


我是誰,我要往那裡去,為此我要做出什麼樣的改變。


我們是誰,我們要往哪裡去,為此我們要做出什麼樣的改變。


第一段說的是個人,第二段說的是團隊。這兩段話,就把個人和組織要做的事情串聯起來了。


當所有人清晰了奮鬥目標,奇蹟就誕生了,日航靠節約成本,居然省出來幾百億。


節約成本,那個企業沒幹過,可員工走心干,和不走心,中間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日航的員工做的有多極致,當時稻盛和夫提倡每日減重500克,意思是讓乘機人員,少帶點東西,減輕飛機重量,省點機油。


這是一件很小的事,一個人少帶500克東西能省出多少機油?


但由此引發出了一系列的節約成本,比如機長上飛機帶自己的杯子,只住近郊經濟酒店,不住以前的豪華酒店,降落後只用單發動機滑行。


辦公線上化,省掉紙張的錢,出現飛行問題,自己親自到機艙解釋情況。


機械師更極致,嫌擦飛機的抹布費錢,直接向全體員工徵集家裡的舊衣服,改成抹布用,光這一個動作每年節約100萬日元。


聽起來不算多,可林林總總加起來就不得了了。


當時稻盛和夫給日航定的年利潤是641億日元,所有高管都不相信,甚至已經打算為了完成這個目標,實在不行關掉舊航線,裁掉部分員工。


結果,只靠減重500克這一個提議,居然讓日航賺了1884億日元,高管們瘋了,因為他們按照正常的公司財務核算,有404億咋也對不上,後來只能解釋成,是全體員工,大家自覺從各個不起眼的小角落裡省出來的。


比如,剛才說的抹布費。這些錢,可沒辦法按照正常的財務來算帳。


其實,很多時候,人的工作狀態就決定了工作結果。有些公司,明明員工沒幹多少結果,反倒感覺很累,整天抱怨公司,抱怨同事,怎麼幹都不得勁兒。


而也有些公司,每個人幹的事情非常多,但員工各個精神十足,幹勁十足。大家過得非常鮮活,比如河南的胖東來,員工比自己在家裡幹活還開心。


核心是,公司有沒有激發出員工,心裡的那個「一」,同時,讓員工感受到自己努力,公司要實現的那個「一」,兩個一結合起來,就是公司的心。



保持定力的第二步是:沉住氣。


商業的誘惑太多了,很多機會看似都能成功,但真正能成功的人,會為一個機會俯下身等待很久。


二戰期間,美國大發戰爭財,在北美各地建立了大量鋼鐵廠。後來,戰爭結束,訂單減少,很多大型鋼鐵廠入不敷出,反倒是有些小鋼廠利用這個轉機,徹底顛覆了行業格局。


操作邏輯是這樣的:大鋼廠一般從採礦開始,到鑄造成品一體化生產,這樣綜合成本比較低,但公司造價很高,差不多需要80億。


小鋼廠資本有限,只好另闢蹊徑,專門熔煉廢舊鋼鐵,所以建造成本低,只要4億。


因為成本低,操作又靈活,並且只做熔煉一小塊,因此技術疊代快,成本也容易控制,綜合起來造鋼成本比大鋼廠低了20%。


這20%的成本優勢,就是小鋼廠取勝的關鍵點


在很長一段時間,小鋼廠是干不過大鋼廠的,這也沒辦法,畢竟歷來都是以大壓小。當時整個鋼鐵行業有四個市場,最低端的是鋼筋,毛利只有7%左右,行業占比也小,不到4%。


所以,鋼筋沒人願意干,大鋼廠主要把精力放到利潤更高的板材和結構鋼。


小鋼廠非常能沉得住氣,硬著頭皮吃下了大鋼廠扔掉的飯,開始生產鋼筋。大鋼廠也懶得競爭,所以,小鋼廠在鋼筋市場也就存活下來了。


而且,你可別忘了,小鋼廠還有20%的成本優勢,有充足的利潤空間,用低價跟大鋼廠競爭。


結果靠這一手,小鋼廠硬是把大鋼廠擠出了鋼筋市場。


隨後,小鋼廠又把目光盯上了比鋼筋利潤更高、市場更大的角鋼和棒鋼。打法還是一樣,小廠成本低、操作靈活,啥活都能接,啥價都敢談,反正大鋼廠也看不上這些邊角料,而且不做低端產品,對大鋼廠也有好處。


那就是財務報表更好看,拉更多的華爾街投資;所以,小鋼廠很快也吃下了這部分市場。


當然,此時的小鋼廠,日子還是很簡單,畢竟低價競爭,吃的又是別人的剩飯,看著挺忙,其實沒啥利潤,但時機不對,還是不能跟大鋼廠硬碰硬,必須繼續沉住氣,等機會。


後來轉機終於來了,當所有的大鋼廠都擠在利潤最高的板綱和結構鋼的時候,小鋼廠已經吃下了中低端市場,多年的技術成本和成本控制,讓小鋼廠有充足的空間打價格戰。


於是,小鋼廠開始圍獵大鋼廠,瘋狂壓價競爭,到了2001年美國老牌鋼鐵巨頭伯利恆鋼鐵公司倒閉了,小鋼廠宣布大獲全勝。


沒人願意干苦活累活,也沒人願意跟在別人屁股後面吃灰。但戰略定力,全是在公司最難的時候練出來的。


因為,創業過程就是反人性的,沉住氣,不怕起點低,能在困難中快速成長,才是成功的關鍵。


保持戰略定力的第三步是:等風來。


什麼是風?風就是可以讓公司業績十倍速增長的機會。這種風有三種,供應端十倍速增長機會、需求端十倍速增長機會和連接端十倍速增長機會。


先說連接端十倍速增長機會,大聖之前服務過一個微商客戶,老闆最早是干直銷的,在太陽神當過區域老大,後來直銷落寞,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找項目,先後搞過餐飲、公眾號代運營、美容,但都不成功。


直到微信這個超級連接平台崛起,大聖客戶把他在直銷練出來的溝通技巧,照搬到微商,立馬就翻身了。


當時,他的團隊只有三個人,一個女孩負責產品售後,一個男孩負責線上培訓,他一個人拿三部手機,天天跟全國幾百個代理商聊天,教他們銷售技巧。


等於說,微信把他直銷的能力十倍速放大了,以前一對一線下聊,效率太低,現在一個人拿幾個手機,同時可以聊幾十個人,團隊還比以前小的太多。


現在的直播也是一樣的邏輯,本質就是把線下的一對一推銷,變成了線上的一對多,再加上流量紅利,很多人這幾年靠直播也發了財。


再說需求十倍速增長機會。


大聖有個朋友前幾年破產跑路了,前幾天見他的時候又開上了寶馬。一問才知道,這哥們搞起了露營,車就是五一那一撥賺到的。


露營就是標準的需求側十倍速紅利,這種需求是突然增加的,不管是行內人,還是行外人,只要下手早,賺錢非常容易。


大聖朋友也很聰明,為了抓到紅利,直接找到開房車營地的人合作,用別人現成的營地快速入局。


除了這些大家都能看到的十倍速需求,還有很多,但都藏在各個行業的角落裡,需要你去耐心觀察,比方說:老人康養、無人帶貨、知識付費。


最後是供給端十倍速增長機會。


好的產品自己就會說話。戴森的出現,直接顛覆了整個吹風機行業,現在價格稍微高一些的吹風機,造型全是按戴森的來。


在大疆之前,也有很多人搞過無人機,可要麼價格太高,要麼性能太差,只有大疆解決了性價比問題,所以無人機這個需求,就是大疆硬生生創造出來的,大疆也就成了無人機的代名詞。


供給端的十倍速增長機會,背後一定有巨大的技術變革,比如戴森就是創造了氣體倍增技術,一出世,就秒殺之前的所有馬達技術。


最後,對於等風來,在供需連這三段,只要有一端出現十倍速增長的變化,一定會出現巨大的商業機會。


但前提是,先守住心,沉住氣,才能御風而行,扶搖直上九萬里


最後,總結一下本期視頻的全部內容。


創業要想時刻不跑偏,堅守戰略定力,主要有三點。


第一、守住心。核心問清楚自己三個問題:我是誰?我要往那裡去?為此我要做出什麼樣的改變?最後一點是落地的關鍵。


第二、沉住氣。創業是反人性的,沉住氣,沒人願意干苦活累活,也沒人願意跟在別人屁股後面吃灰。但戰略定力,全是在公司最難的時候練出來的。能在困難中快速成長,才是成功的關鍵。


第三、等風來。供需連任意一個點,只要出現十倍速變化的契機,就是巨大的商業機會,這個時刻就要拼勁全力衝上去,抓住機會一鼓作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