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尋常地名不尋常

南海網 發佈 2022-07-04T18:13:15.174965+00:00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在海南的地名里,有不少經常出現的字,比如「什」「毛」「抱」「保」「美」「屋」等,如果僅從中文字面意思去理解,往往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結合海南的方言、當地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等進行探究,方能體會到其中的豐富含義。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在海南的地名里,有不少經常出現的字,比如「什」「毛」「抱」「保」「美」「屋」等,如果僅從中文字面意思去理解,往往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結合海南的方言、當地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等進行探究,方能體會到其中的豐富含義。

地名中有不少高頻字

在黎母山和鸚哥嶺一脈相連之處,有一個坐落在海拔800米左右高山盆地中的村莊——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什寒村。該村山清水秀,時常雲霧縈繞,宛若人間仙境,被人們稱為「天上什寒」。瓊中不少鄉鎮、村莊的名字帶有「什」字。據不完全統計,該縣帶「什」字的地名多達53個。

「什」在漢語中讀音為sh公式或sh公式n,通常作為疑問代詞出現。可在瓊中,「什」的發音卻和複雜的「雜」相同,比如什(z公式)寒村、什(z公式)運鄉。五指山市改為現名之前,叫通什(z公式)市。不僅是「什」,在五指山市,「毛」「番」等字出現在地名中的概率也較高,如毛陽、毛納、毛道、番陽、番茅、番賽等。

五指山市水滿鄉毛納村村民在採茶。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目光轉向我省北部和西部地區,地名中經常出現同一個字的現象同樣存在。如在海口市羊山地區,有許多帶「儒」字的村名,如儒林、儒陳、儒周、儒王、儒吳等;到了臨高縣,帶「美」字的地名變得常見,如美倉、美鰲、美夏、美南等。在與臨高相鄰的儋州市,帶「屋」字的村名很多,僅那大鎮就有石屋、單屋、馮屋、林屋、陳屋等10多個「屋村」。

海南師範大學語言學教授劉劍三認為,海南島地名中的黎語地名、臨高語地名頗具特色。海南島地名的這種同字現象,源於很多地名最早是基於海南的各類方言形成的。

曾負責海南省語言文字管理具體工作的省教育廳原副調研員、海南地方文化研究者朱運超則認為,地名高頻字的出現與海南島不同民族居住、分布的歷史狀況有關。

「在宋代以前,海南島主要分布著黎族人和臨高人。宋、明兩代,操閩南語的福建人大量遷入海南島,海南島的族群分布格局出現了較大變化。」朱運超補充說,宋朝以後,海南島上閩南語族群人數快速增加。除了一部分留在原址居住外,黎族人逐漸聚居到現在的瓊中、五指山、保亭、白沙一帶,臨高人逐漸聚居到現在的臨高、儋州一帶,這種格局一直延續至今。

保亭紅毛丹生產技術培訓基地的工人將紅毛丹運往山下。見習記者 王程龍 攝

字義是語言文化的體現

探析海南地名不難發現,黎族人和臨高人作為海南島上來得最早、且曾經分布得很廣的族群,在全島多地留下了地名印記。

上文中提到的「什」「毛」「美」等地名常用字,各有其含義。朱運超在《海南志·地名志》中提及,黎族人常用山、水、田、林、村莊給鄉鎮、村莊命名,比如「什」(z公式)這個音在黎語中就是水田的意思。黎語地名中表「田」義的字還有「扎、祖、那」,表「村莊」義的字有「芬」「保」「報」「抱」,表「山」義的字有「俄、峨、賀、托、可」,表「水」義的字有「南、湳、喃」,表「山林」義的字有「道」等。

更為有趣的是,如今我們不僅能從地名中了解黎語的發音,還能從中窺見黎族聚居區的發展軌跡。比如帶「毛」字的毛貴、毛岸、毛道、毛陽、毛棧等地名,實際上是黎族合畝制留下的文化印記。所謂合畝制,即某個氏族或宗族的土地集中在一起耕作。合畝的「畝」,大部分黎族聚居區稱「mou」,漢字原寫作「畝」或「磨」,後來多寫作「毛」。

臨高語地名中的「美」意為母親、姓氏或物體中的最大者,「多」「和」意為水田,「文」意為旱地或園子。儋州話地名中的「屋」意為村莊,「馮屋」「林屋」相當於內地的「馮村」「林村」。

臨高人、儋州人給村鎮命名的規律,體現了他們對家園、宗親、農業的重視。

命名呈現出一定規律

實際上,除了以山、水、田、林等自然資源為地名,海南還有很多人文地名,比如姓氏地名、軍屯地名等。此類地名也有一定的命名規律,其中蘊藏著命名人的理念和美好願望。

五指山市南聖鎮什泉村的星空。 清風 攝

「海南各地的人文地名也很有特色。」朱運超說,以姓氏命名體現了一種宗族理念,有利於人們直觀了解此地的居住人群構成。如海口美蘭區靈山鎮的洪宅村、柯宅村、林宅村、吳宅村、馮宅村,文昌潭牛鎮的龍室村,瓊海中原鎮的廖室村等。

和黎族人一樣,古時在海南島上居住的漢族人也十分重視農業生產。許多漢族人居住的區域出現了帶「田」「坑」「埇」「垟」等字的地名,這些漢字均有「田」「土地」的意思。這也反映出命名人大多數是靠務農為生。

海南島的沿海地區,有許多帶「鹽」或「灶」字的地名,如鹽丁、鹽場、鹽田、鹽灶、老灶、大灶、頭灶等。這類地名告訴我們,以前海南島有不少以煮鹽為業的居民。

現代人重新了解地名,探析地名的命名規律有什麼意義?朱運超認為,認識和研究地名,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海南的歷史文化,從中推斷出海南歷史上從事各種職業的人員數量和分布情況。

「海南從古至今出現的各種地名,多姿多彩,蘊含著豐富的地域文化信息。」朱運超說。

地名冷知識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地名體現了語言文化的特徵,認真梳理分析海南地名,會發現其中的一些語法規律。一般來說,地名由專名和通名構成。海南漢語地區同一類型的地名,通常最後一個字相同,如:新村、老村,潭門一隊、潭門二隊。這種尾字相同的命名方式被稱為齊尾式命名,專名在前、通名在後。

而在海南的非漢語地區,比如黎語和臨高語地區,地名通常採用齊頭式命名方式,即通名在前、專名在後。如保滿、保班,什暗、什八、什巴,扎道、扎烈、扎演,儒林、儒周、儒陳等。

澄邁縣金江鎮美榔姐妹塔景觀。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值得一提的是,民間的地名,往往一開始都是口頭命名,脫口而出、未經推敲,有時亦不避粗俗。後來,有文化修養的人用更好的字詞進行美化,使地名變得雅一些。比如澄邁縣金江鎮,曾因當地多打鐵鋪得名「打鐵市」,後來人們為求典雅,取「金江溪」(當地人對南渡江金江段的稱呼)前兩字,改為現名。又如文昌東郊鎮靠近清瀾港的一個村莊,處於逐漸向位於低處的海岸帶傾斜的地帶,與「城」並無半點關係,村民口頭語中的村名為「坡斜」,書面卻寫作「福城」,因為在當地方言中「坡斜」與「福城」同音,故棄用「坡斜」而求「福城」之雅意。

原標題:尋常地名不尋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