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里的中國——「人民藝術家」陳風雲

人民藝術家鑑賞 發佈 2022-07-04T22:16:17.250569+00:00

江山壯麗,人民豪邁,新時代的精品力作開拓文藝新境界,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人生價值,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

江山壯麗,人民豪邁,新時代的精品力作開拓文藝新境界,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人生價值,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在中國文化領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產生了一大批享譽中外藝術界的華人藝術家,他們被尊為中國藝術的脊樑,他們給世界藝術帶來一抹中國紅,以耀眼奪目的成績,再次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大師的造詣和魅力。陳風雲老師作為新時代藝術家在文化領域的貢獻和影響力是被全國廣大文化者所認可和不可忽視的,值得每位文化學者讚賞和學習的藝術楷模榜樣。

畫家陳風雲先生,1966年7月出生,山東青島人,1998年進修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和國畫專業,曾受諸多著名繪畫大師的教導。

現為《世界名人錄》入編人員,中國國際現代藝術高級研究員,2012年3月被授予《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名家》榮譽稱號,中國國際現代藝術《金獎藝術家》獲得者,中原書畫研究院特聘高級書畫家,《中原書畫報》特約記者,美協會員。

在《百度搜索》輸入《畫家陳風雲》即可找到,在各大網站收看畫家陳風雲藝術專題片,中國當代最具收藏價值藝術家,在國際美術館在線進入陳風雲美術館參觀《陳風雲畫展》,在華夏數字藝術館欣賞畫家陳風雲專集畫冊。

1990年5月作品獲全國美術展覽三等獎,同年參加全國優秀作品展。

1991年2月參加《國際中國畫展暨大賽》獲榮譽獎作品被收藏,並編入《二十世紀中華掇英第一大畫冊》出版發行。

1993年10月,在中國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作品在各大報紙等刊物發表。同年為中華女子學院捐贈作品,《中國人才報》作了畫家陳風雲先生人物專題報導。

1995年,《生活時報》作人物專題報導。1995年3月,作品編入《國際青少年美術作品選》出版發行。

1997年4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進行了30分鐘的人物專

題報導《記青年畫家陳風雲先生》;1997年7月1日,《科技潮雜誌》作人物專題報導《飽蘸青春繪丹青-記青年畫家陳風雲先生》;

1997年7月11日,中國中央電視台和北京電視台播出《畫家陳風雲先生》藝術專題片;1997年8月12日,《CHINA DAILY》(中國日報)作全英文版人物專題報導;1997年10月應邀赴馬來西亞等國家舉辦個人畫展;作品多次被美國、英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瑞典、泰國、以色列、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香港、澳門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友人及收藏家收藏;1998年12月,應邀在澳大利亞舉辦個人畫展;目前正籌備《風雲藝術巡迴展》。

2004年3月,作品編入《中華當代書畫家作品博覽》並獲一等獎;2004年11月,分別編入《中國專家大辭典》和《中華名人大辭典》、《神州強國人才大辭典》,2007年5月,作品入編《中國美術選集(2001-2005卷)》出版發行,2018年入編中國美術圖鑑(1949-2018),2019年入編世界美術大辭典出版發行,2019年11月中國郵政入選其作品出版發行郵票一套和珍藏郵冊一套,2020年9月入編國家大型圖書《國家藝術》出版發行。

陳風雲先生是一位出生在美麗的山東 青島的中國畫家,我們通過他的作品,與之神交,應該說,他的繪畫吸引了我的注意,這是一個當代藝術家面對現實,面對當下的生存思考和藝術思考,至少在畫家王駕林這裡,我們看到詩心是他的出發點,在這樣的視野里,一枝一葉總關情,一山一水都是詩,一人一畫源於心。

中國山水畫,寄託著極多的文化基因。看畫而知東方審美的惟妙惟肖,是謂最好的藝術享受。當代著名畫家陳風雲先生,精研畫道,在山水畫創作的過程中,一端伸向傳統,法度嚴謹,畫道精深。一端伸向生活,貴於寫生,隨類賦彩,追求氣韻生動。品讀陳先生的山水畫作品,仿佛置身於仙境一般,時間越久,越會感覺內涵豐富。收藏一幅這樣的作品掛在廳堂,能讓人賞心悅目,空間裡必然充滿超凡脫俗的文化氛圍。

山水創作獨立畫科,從展子虔的遊春圖開始,到現在經過了千年以上的傳承,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嚴謹的法度體系,今人畫山水,首先要向法度致敬,從專業上提升中國山水的塑造品質。欣賞陳風雲先生的山水作品,都是經過專業歷練的精品之作。著力骨法用筆,起筆丰姿多神,線條的勾勒頗見功力。勾時一氣呵成,相當流暢,勒時順勢而為,絕不滯礙。長線短線,交織細膩,沒有凌亂,不讓一根線條成為散兵游勇。如此精彩的線條塑造力,必然是經久歷練的成績!果然是明公繹思揮彩筆,驅山走海置眼前。他把中國畫依線條而造型的真諦表達得淋漓盡致,遊刃有餘!這是陳風雲之所作在專業層面很有影響力的重要原因。

陳風雲先生的畫作既保持了線條的韻律感和筆墨的豐富性,又適度地知趣而盡興地展現著自然之美,不難看出他研學石濤、黃賓虹畫風精要的把握,對傳統意筆經典的繼承。而這些曾經影響過他的大家,並未束縛其個人的創造。他重視自然規律、藝術規律,更重視用心去體驗大自然,他筆下的山水有內心的感受,而畫面就像心中的仙境。他以心靈去和畫面相觸摸,通過對群山的描寫,表現出與自然的心神交會,對時空的感悟。來源於那大自然的一山一木一石。陳風雲先生秉持著對藝術的堅持,努力地往上攀登,在藝術的道路上將越走越開闊。

文/劉慶麗 [著名編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