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窗|齊文化與現代城市公共藝術設計如何結合

大衆日報 發佈 2022-07-05T02:59:57.287338+00:00

6月23日,山東壁畫藝術研究院淄博分院在博山陶瓷琉璃藝術中心舉行成立儀式。以此為契機,與會專家還圍繞齊文化如何與現代城市公共藝術設計結合和融合的課題進行了座談。山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山東又稱齊魯,淄博正是齊文化發祥地。

6月23日,山東壁畫藝術研究院淄博分院在博山陶瓷琉璃藝術中心舉行成立儀式。以此為契機,與會專家還圍繞齊文化如何與現代城市公共藝術設計結合和融合的課題進行了座談。

山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山東又稱齊魯,淄博正是齊文化發祥地。淄博市的2035年遠景目標,為自己描繪出務實開放、品質活力、生態和諧的現代化組群式大城市的未來圖景。在這個令人充滿期待的時代進程中,把齊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和現代城市的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可以實現相互賦能,相得益彰。那麼,齊文化與現代城市公共藝術設計如何結合?怎樣尋找二者的結合點?通過什麼方式提取齊文化中的代表性元素?又通過哪些路徑和載體,才能夠把這些文化元素恰如其分又新穎別致地表達出來?會面臨哪些難題,又有怎樣的解決辦法?圍繞這些話題,專家各抒己見,展開了交流和探討。

結合和融入的點在哪裡

淄博人立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焦新談到一件事:到江西景德鎮去考察,一下高速,撲面而來的都是瓷,就連街上的燈柱都是青花瓷的,「這樣的場景,最直觀展示出這個城市的文化特色與歷史底蘊,讓人不由感嘆,真的是到了瓷都。」

文化就是如此,只要尋找到合適的載體和樣式,就能表達得有聲有色、轟轟烈烈。有時候,文化元素的表現很間接、很隱晦,似乎看不見摸不著,卻依然能讓人清晰地領略到其獨特的內涵和韻致。因此,如何把地域文化元素融入藝術設計之中,實際存在著無限廣闊的創意空間。無論是日常生活用品,還是大型的城市文化景觀,那些獨具匠心的設計與表達,既充滿了濃濃的文化韻味,又能體現出高超的製作技巧和靈動的藝術之美。這恰恰也是文化元素與藝術設計相結合的最佳形態。

粗略盤點一下淄博的歷史文化,會深深驚嘆其豐富和厚重。後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構成早期華夏文明的主體部分,從考古成果可以發現,這些文化形態在淄博均有豐富遺存。左思、蒲松齡、趙執信、王漁洋等眾多文化名人出生在這裡,他們卓越的思想文化成就沾溉至今。這裡還有孟姜女、牛郎織女的傳說,流播久遠,家喻戶曉。所有這些內容,也為現代城市公共藝術設計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資源。

博山文化研究院副院長李福源表示,包含地域文化元素的藝術品,體現著一個城市的建設特點,詮釋著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也展示著當地民眾的生活觀和價值觀。有時候,我們在交流時並未直接談及齊文化,但談話時用到的一些成語,甚至交流的方式,都體現著齊文化。在藝術設計製作中添加地域文化元素,是傳承、傳播和發展地方文化很好也很有效的辦法。目前,齊文化與城市公共藝術設計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密切,融合度也越來越高,二者可謂相得益彰,「同時,也要做好化舊為新、推陳出新,從而做到既能適應和服務於當下城市的建設發展,也為群眾喜聞樂見。」

焦新此番擔任山東壁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淄博分院院長,他表示,自己重點思考和努力的方向之一,就是抓住機遇,發揮好研究院的平台作用,實現藝術設計賦能城市現代化發展,推動齊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文化特質帶來怎樣的文化底氣

在博山陶瓷琉璃藝術中心4樓,設有一個陶瓷展區,通過文字資料和陶瓷實物介紹博山陶瓷發展史。

博山陶瓷生產源遠流長,經歷了兩段最為繁盛的時期。前期為宋金時期,以名貴典雅的茶葉末釉、三彩釉、青釉印花陶等為代表,在陶瓷工藝技術方面達到很高成就。後一個時期,大約興起於清代中晚期,最顯著的特點是鄉野民俗色彩濃郁,其大紅大綠的用色,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直至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這一風格的茶具、盤、碗、盆、瓶、缸等陶瓷用品仍在民間大受歡迎。

展台上擺放的陶瓷展品,基本屬於後一個時期。這些陶瓷被統稱為紅綠彩裝飾陶。博山美術館原館長楊東明介紹,這些陶瓷產品大多可能只是作坊里的普通匠人繪製的,但藝術特色鮮明,「繪畫取材、用色、畫法等方面都別具一格。取材極廣,包括山水、人物、花鳥以及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等,無不可入畫;風格以寫意為主,有大寫意也有小寫意,但少有細膩的工筆畫;用色大膽,披紅掛綠,給人的感覺熱烈奔放,艷而不俗。」

楊東明表示,這些陶瓷產品以實用性為主,兼具藝術性,體現了齊文化包容開放的特點,為我們了解齊文化和民風民俗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也為當前推動齊文化「兩創」提供了參考和借鑑的生動樣本。

引人關注的是,在對面另一個展區,還擺放著幾件來自江西景德鎮、河北彭城鎮的瓷器。楊東明介紹:「收藏這些瓷器,主要是為了對比展示,讓大家了解一下,不同地方燒制的瓷器,繪畫風格、用色都很不一樣。」

這個展區收藏展示的一個瓷瓶,背面以毛筆題款,有「民國二十五年桃月上旬」「彭城鎮泰興成工廠出品」等字樣,可以推斷此瓶為1936年彭城泰興成工廠燒制。彭城鎮位於邯鄲市,是磁州窯原產地,也有「北方瓷都」美譽。瓶的正面於瓶頸上題「黃鶴樓」三字。據此可知,畫面取材於三國題材戲劇《黃鶴樓》。該劇寫周瑜於黃鶴樓宴請劉備並欲趁機殺掉他,劉備帶趙雲赴宴,最終用孔明所授之計逃脫。畫面上三人,為劉備、趙雲、周瑜無疑,周瑜的暗懷心思,劉備的小心翼翼,趙雲的高度警惕,刻畫細緻,形神畢肖。而其用色簡淡,完全沒有大紅大綠,與博山的紅綠彩裝飾陶之差別一目了然。

創新也是齊文化最顯著的標籤之一。從歷史角度來觀察,太公治齊,因其俗,簡其禮,選賢任能,鼓勵創新,齊國得以迅速強盛起來。這種創新精神,一直傳承至今,在陶瓷設計製作領域蔚然成風。今年61歲的丁邦海,榮獲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等稱號。他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從事陶瓷和壁畫創作,最近又構思了幾組以黃河、齊文化、紅色文化為題材的主題創作,頗受稱道,他說:「我敢於探討一些新東西。」

何處是突破的重點和難點

把齊文化打造成為超級文化IP,就齊文化與現代城市公共藝術設計而言,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對齊文化的梳理和對齊文化元素的提煉。專家普遍認為,這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大課題,也是一個基礎性課題。

齊文化研究院副院長陳泉認為,對齊文化元素進行整合與提煉,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包括梳理齊國的藝術設計理論體系,提煉齊文化的精神內涵,提煉齊文化的物質遺產之美,提煉齊文化中的人文符號。

對於齊文化融入城市建設的途徑,陳泉則表示,可以從「點、線、面」不同層級融入和發揚齊文化元素來考慮。從點的層面上說,圍繞齊文化、陶文化等城市特色文化展開專題創作,融入城市公共空間,全麵塑造城市雕塑、壁畫文化體系。結合「齊風魯韻」的城市文化特色,將相關的人物形象、自然風景、文化圖騰融入藝術語言,與全域規劃統一呼應。在線的層面上,依託孝婦河、淄河、東豬龍河打造串聯山、水、城的三條生態風光帶,將齊文化植入景觀的規劃設計中,沿河串聯兩岸豐富的文物古蹟、旅遊景點,打造生態觀光帶。「日前,市里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淄博經開區孝婦河兩岸城市設計,我們應探討推動將齊文化、孝文化注入孝婦河兩岸城市設計、起步區的設計工作。」在面的層面上,陳泉認為,在東部齊文化片區,以齊文化、蹴鞠文化資源為支撐,提煉齊國故都、足球起源地等文化品牌元素,打造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品牌。在西南部齊文化傳承創新示範區文昌湖片區,以生態旅遊、民俗文化為基底,開發集時尚消費、創意體驗於一體的齊文化文旅新地標,構建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現代化、個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間。

此外,還面臨著一些技術性難題。山東壁畫藝術研究院院長胡希佳表示,通過什麼載體去體現和實現齊文化與現代城市公共藝術設計二者之間的結合或融合?人們不由自主地會想到當地特色產業陶瓷和琉璃。淄博是我國陶瓷名城,博山是著名的琉璃之鄉,以陶瓷或琉璃為載體來構思設計城市公共藝術景觀自然而然,順理成章。以琉璃為例,琉璃製品晶瑩剔透,美輪美奐,這都是其優勢所在,但也存在明顯弱點,「局限性之一,就是需要光,如果沒有光,琉璃的色彩之美就體現不出來。另一個弱點,琉璃易碎,且不說與金屬材料相比,即使與陶、瓷比較起來,也遠遠不如,這又直接涉及一個安全問題。還有一個弱點,琉璃難以做大。因此,琉璃雖美,但要以琉璃來設計城市公共藝術景觀,實屬不易。好在隨著技術發展,這些難題正在逐漸被突破和解決,由此必然會給城市公共藝術設計帶來新的空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