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國》4 柏拉圖:西方哲學的源頭,清華大學圖書館借閱榜榜首

瀟灑讀書筆記分享 發佈 2022-07-05T12:02:30.084708+00:00

為了給無私以雙重的保險,柏拉圖把統治者的職位留給了一小部分人。這些人在一系列考驗和誘惑之下,堅信國家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國家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

為了給無私以雙重的保險,柏拉圖把統治者的職位留給了一小部分人。這些人在一系列考驗和誘惑之下,堅信國家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國家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

這條兒有點兒像我們中國古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老先生。

繼續說下面的統治者,沒有家庭,沒有家人,沒有財產,因而也就沒有自私的誘因。真正的統治者甚至必須是哲學王,意思就是要麼是哲學家成為王,要麼是君王自己變成哲學家。

熟悉中國歷史的朋友可能都了解,2000多年前,孔子為了普及自己的理念,曾經周遊列國,向各國的君主推薦儒家的治國之道。當年的柏拉圖也幹過相同的事兒,他也像希臘各大城邦的君主,解釋何為理性,何為靈魂,效果怎麼樣呢?

套用現在網絡上常用的一句話叫,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基本上所有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

柏拉圖後來轉換思路,既然君王沒法成為哲學家呢?能不能把哲學傳授給潛在的君王呢?

柏拉圖說干就干,他成立了一所雅典學園,這可以說是大學最早的出行,一直持續了900多年。這所學園源源不斷地培養了數不勝數的城邦立法者。

大約在公元前387年,柏拉圖40歲的時候等來了一個機會。

遠邦小程序啦國的君王狄奧尼修斯一世像柏拉圖拋出了橄欖枝,可當柏拉圖與其見面的時候,因為過於直接的說出了敘拉古整體的弊端,觸怒了君王,結果柏拉圖被毫不留情地趕走了。

後來狄奧尼修斯2世繼位,柏拉圖再次受邀為其講授哲學,初期一帆風順。可最終狄奧尼修斯二世聽信小人讒言,差點兒要了柏拉圖性命。但因為敘拉古城邦發生戰事,柏拉圖還是萬分僥倖的逃回了雅典。

到了柏拉圖暮年之際,它第三次被邀請到敘拉古。此時的狄奧尼修斯二世更加的獨裁,曾經跟隨柏拉圖所學的哲學並沒有讓他賢明起來。不出所料,狄奧尼修斯二世再次被激怒,最後把柏拉圖賣做了奴隸。如果不是學生菲多相救,一代哲學大家就從此消失了。

經過這麼多年的折騰,柏拉圖終於明白,他提出的方案是過於理想化的思路,並不能在現實中完美實現。

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們無法確保哲學王出現,又有人們相互鬥爭和不安於職守的現實狀況。他把對雅典政治的失望以及自己的政治構想都在理想國里和盤托出。

他通過考察希臘已經存在過的和可能存在的政治體制,給出了多種具體政治組織形式的模型,並分別指出其優劣,分析其形成機制。

柏拉圖認為,政治體制可以分為五種,按照優劣程度分別是賢人政治、榮譽政治、寡頭政治、民主政治和僭主政治。

這裡的僭,僭越的僭。

柏拉圖認為,只有第一種是正義的政體,其餘四種都是非正義的,或者說都是墮落的政治形勢。

柏拉圖為什麼這麼說呢?咱們來注意分析一下這五種政體吧。

先看第一種賢人政體。閒人政體指的是以哲學王或真正掌握政治知識的人來擔任統治者。

在理想王國中,他們凌駕在一切之上,具有絕對的權威。柏拉圖認為,只有這種政體才是正義的政體。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我們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堯舜禹時代就是一種賢人政治,具體是否真實存在,咱們先暫且不表態,但在天子之位,應該被禪讓給全國最賢能的人,這種政治理念和柏拉圖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的。

在柏拉圖看來,除了賢者政治之外,其餘四種都是非正義的,或者說都是墮落的政體形勢。柏拉圖的這種思想對後世西方的精英治國論有著重要的影響。

那什麼是榮譽政體呢?如果統治者、管理者、勞動者三個等級相互混雜,就很容易演變成榮譽政體。

在這種情況下,武力起著主導作用。統治階級往往憑藉戰功獲得地位,追求勝利感和榮譽感,忽視精神文化教育,重視身體鍛鍊。比如我們中國古代的秦國,他在國內所實施的軍事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來說就是一種榮譽政體。

第三種叫寡頭政體。在他之中,富人執掌權力,而窮人與權力無緣。不僅是在政府事務有少數人統治,而且在任何團體,比如一個教堂、工會、學校或者任何其他機關中,都是少數人管制。比如歐洲古代的羅馬共和國,是由元老院執政官等少數權貴操縱的政權,這就是一種典型的寡頭政體。

第四種是民主政體。柏拉圖給民主政體的定義為一種使人樂意的無政府狀態的管理形式。在這種制度下,不加區別地把一切平等給予一切人,不管他們是不是平等者。但民主政體很容易演變成暴民政治面。大家知道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嗎?

答案是,被公投處決的。雅典公民竟然因為一件當時的社會熱點事件說服不了蘇格拉底,或者說被蘇格拉底批得體無完膚,大家就惱羞成怒的投票處決了這位哲學大宗師。

說完了以上四種,咱們看最後也是最糟糕的一種政治制度,就是僭主政體僭越的僭。前面呢,也提到過一次,從名字上看就不難理解它的含義。在希臘文,僭主政體和暴君政體是一個含義,是指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權的人建立的獨裁統治。在希臘歷史上,克林斯、阿格斯,麥加拉、激昂,雅典等城邦都出現過僭主制。

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像三國的董卓,唐朝的安祿山等等建立的政權就屬於僭主政體,因為他們既沒有得到上一代統治者的禪讓,也沒有得到老百姓的支持,純粹的依靠軍隊這種蠻力來逆天而行,所以唯一的結果只能是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以上就是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論述的五種政體,作為已經走出山洞的哲學家,他的智慧到今天依然有啟發意義。說到這裡,理想國就介紹的差不多了,我再為你總結一下。首先,我們通過洞穴隱喻來理解了人為什麼需要理性,然後我們帶著這份理性圍觀了蘇格拉底與波波和小色的辯論,搞清楚了什麼是正義。最後,我們分清了政體的五種形式,以及什麼是正義的政體,什麼是不正義的政體。這本書就為你解讀到這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