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博華:評論的價值可能將被重新定義丨政邦茶座

政邦智庫 發佈 2022-07-06T15:32:01.646933+00:00

近年來,被稱作「社會風向標」的新聞評論,出現一些新的變化,其中一個表現,是黨報評論和都市報評論的「面貌」和「氣質」趨同,互相學習,互相借鑑。學界和業界或許都需要認真思考並回答這個問題:評論的本義是什麼。

近年來,被稱作「社會風向標」的新聞評論,出現一些新的變化,其中一個表現,是黨報評論和都市報評論的「面貌」和「氣質」趨同,互相學習,互相借鑑。

學界和業界或許都需要認真思考並回答這個問題:評論的本義是什麼。

之前,著名評論人、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米博華出版了新作《新聞評論實戰教程》,引起關注。該書被稱作「是其從事新聞評論工作與新聞教育工作的經驗總結,是對新聞評論系統化的理論梳理,既闡明了新聞評論的基本理念,又涵蓋評論業務的關鍵環節,並結合具有示範性的獲獎作品,以黨報評論員的視野和立場,立體全景呈現了評論寫作的內在規律與外在技巧,有助於啟發評論思維,培養正確、公允、理性的評論素養。」

作為一位資深評論人,米博華如何看待評論的變化與走向,本期政邦茶座,邀請他來聊一聊。

本期政邦茶座嘉賓:

米博華:著名評論人,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著有《新聞評論實戰教程》等

政邦茶座主持人:

高明勇:政邦智庫理事長,評論人

高明勇:您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開始從事新聞評論工作,就您的評論生涯來看,這些年的媒體評論,有哪些變化?特別是在網際網路時代,又出現了哪些變化?

米博華:如您所說,做評論工作有近四十年。不敢說「從心所欲」,但終歸是「飯碗」,是自己的本行。四十年來,新聞評論變化是肯定的。只是變化之大,難以想像。正像從紙幣支付到電子支付,錢的用途沒變,但紙幣幾乎極少見了,購物及消費方式也變了。如諸位所見,評論依然是對新聞事件和人物的判斷、分析和給出結論。說到變化,我想有這麼幾點:

第一,評論不再為專業人士所獨占,而是走向大眾。大眾寫,大眾看,大眾參與討論。

第二,刊發的陣地也不再是少數人專有,打破了發表門檻。只要願意,開專欄(公眾號),「跟帖」,悉聽尊便。

第三,言論只代表你自己,不是捆綁在一個組織上。在法律規定之內,不必請上級審稿。

第四,題材廣泛,沒有格式要求,長也行,短也可。心靈雞湯、時事經緯、藝術哲學、命理風水、尋醫問藥、情感困擾、戀愛指導等等都行。只要有人看,有人打賞,均可盡情評論。

當然,讓我最感驚訝的是,有太多的思路開闊、知識淵博、文筆優美的評論人才湧現。這些人都是從何而來,不得而知。我想說,即使是我們這種幹了幾十年評論的「老江湖」,都有一種英雄氣短的感慨。自忖,站在這個隊列里,無論寬度、廣度、深度、力度,都力有不逮,慚愧、羨慕,但心有不甘。

高明勇:您長期在黨報從事評論工作,這幾年到大學從事新聞學教學,身份的轉換,對評論的理解有哪些變化?

米博華:我到大學任教,本來想發揮一技之長,講講評論課。但是,聽了幾堂評論課,卻打了退堂鼓。

首先是,這些大學老師的評論課講得相當好。對評論作者來說,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會選題、寫作,但為什麼這樣寫而不是那樣寫,從未細想。聽學院老師講評論課,我才知道更多「何以故」。

其次,我只熟悉報紙評論,尤其是社論、評論員文章,標準官方文字;對網絡上自媒體評論,尤其是網言網語不熟悉。給學生們講那些「老皇曆」,把握不大。一是當下的評論已經不會特別在意修飾,詩意、辭藻、抒情等因素越來越少。往往是熱門選題加直率表達,絕少起承轉合,穿鞋戴帽。二是當下的評論文字、圖像、背景音樂、現場直播一齊上。所以,現在的評論家有一張有感染力的嘴,或許比嚴謹的文字更時尚,直觀感受比鋼鐵邏輯更受歡迎。有話直說,姑妄言之姑妄聽之,不願聽,划走;願聽,給個贊。有的說法可認真,很多說法不必較真,這大約就是今天的評論生態。

高明勇:您在《新聞評論實戰教程》的自序中提到,「新聞評論類教材中,最缺的是評論實務」。從「寫評論」到「教評論」,是如何破解這一「痛點」問題的?

米博華:我寫《新聞評論實戰教程》本無意當教材寫,而是把自己的實踐經驗點滴記錄下來。坦率地說,雖然自媒體評論蓬勃發展,百花齊放,但也的確是雜蕪並存。如果說實戰方面有痛點,我以為最主要是,幾乎極少有人真正接觸過主流和權威媒體的寫作。正如學習書法必須臨帖,或出於「二王」,或師承「顏柳」。如果沒有正規訓練,寫得再熟,終歸流俗;寫得再多,還是「江湖」。

因為發表個人感慨比闡述時事政策,終究要容易得多;不用有太多顧慮的寫作,比必須承擔責任的寫作要容易得多;文字上沒有大毛病的寫作比必須十分精確的寫作要容易得多。

如果我講評論實務課,想法是從一開始就按照專業標準校正「江湖」的缺陷,就像訓練專業運動員那樣,一招一式必須準確到位。這是基本功。基本功練好了,以後的自選動作還是能高出一籌。

高明勇:在新聞評論史上,您印象最深刻的評論員和評論作品有哪些?

米博華:因為從事評論工作,所以我差不多找到了這方面能夠找到的書籍和作品。我不懂外語,所以極少接觸國外評論家的作品。即使是大名鼎鼎的李普曼,我也只見傳記,未見譯作。

百年以來,新聞評論史伴隨中國時代變遷,其代表人物不少。但大體可分兩類:一類是知識分子的所謂文人議政,如張季鸞、胡政之、邵飄萍、黃遠生、鄒韜奮等。一類是職業革命家兼宣傳家,如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鄧小平等。我年輕時比較喜歡文人這類,指陳時弊,痛快淋漓;下筆千言,滔滔不絕。年歲稍大,特別是有了一定閱歷之後,我更喜歡職業革命家的文章,特別是毛澤東同志的評論。這不僅是毛澤東評論為我黨報紙評論創造了法度,從思想方法、語言造型到行文風格,開闢了白話文新的疆域。更因為,職業革命家似乎註定不會是為寫作而寫作,而總是伴隨著艱苦卓絕鬥爭,甚至血雨腥風考驗,執筆為文,所以內中包含的生命張力是完全不一樣的。

由此上溯,我似乎更喜歡曹操、諸葛亮等文人的作品。孔明先生前後《出師表》,大氣磅礴;《隆中對》,視野宏闊。這絕非能在書齋里寫出。有一位職業革命家的政論,人們很少提及,那就是列寧。十年前訪俄,無意中收集了一些列寧的新聞評論作品,發現列寧評論智慧之高,無人能及,理論性、旨意性、政策性、工作性、戰鬥性融為一體。可惜這方面國內研究不多。

高明勇: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有沒有令您印象深刻的評論?這些評論和「SARS」時期的評論相比,有哪些變化?

米博華:一晃「SARS」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如果說「非典」是短暫和局部的驚恐,這次「新冠」則是漫長而廣泛的煎熬。還有,20年前的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遠非今天可比。

本次疫情是在「百年變局」的大背景下發生,大國角力因素凸顯,博弈氣息濃烈,導致全球範圍內輿論戰全面展開。如東西方文化衝突激烈,圍繞一個小小的口罩打得狗血噴頭;利益關切不同,要錢還是要命,全面開撕。我亦注意到,東西方、國內外、各階層、各群體的社會撕裂很難彌合。網上評論也是如此,一言不合,勢不兩立。

評論是社會生活的真實映照,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國內利益關係的廣泛調整,必然導致躁動。

高明勇:「人人都有麥克風」時代,專業的新聞評論,最該關注的是什麼問題?

米博華:「人人都有麥克風」,就好像人人都可以K歌。歌廳隨便去,但到國家大劇院表演則有門檻。大音量與權威沒有必然聯繫,創作量與影響力也沒有必然聯繫。從這個意義上說,人人有「麥」與主流權威聲音還不是一回事。比如俄烏衝突,網上有各種聲音,但國際社會在意的還是中國政府的聲音和中國官媒的評論。

我們已經熟悉了人人有「麥」的熱鬧,也必須從熱鬧中傾聽各種見解,更應該作為輿情加以關注和研究。但同時也希望專業評論人一定要閱讀和研究黨報黨刊的評論,研究時事政策,否則就無法了解一個完整的中國。

高明勇:不少媒體或新媒體在打造「評論員IP」,當評論員從幕後走向前台,會面臨有哪些問題?

米博華:打造評論員「IP」並非新嘗試,其實就是打造名專欄和名評論家。問題是,怎樣才能贏得更多的受眾。央視上世紀就創辦「實話實說」「東方時空」「焦點訪談」,並推出一批優秀主持人。新媒體亦不例外,這是新聞傳播規律。不同的是,新媒體「IP」需要更全面的素質和更鮮明的特色。

首先,要有一個高水平的專業團隊,策劃、包裝、技術保障、播出安排等,都要非常高水平。

其次,是非常了解上面的精神和老百姓訴求,「廟堂」和「江湖」都要兼顧。

第三,在受眾中,眼緣和口才俱佳的評論人才更受歡迎,口若懸河、條理清晰、幽默風趣……不是播音員的款式,而是成熟、穩重、睿智的那種類型。這種人很少。

另外,這種人還要皮糙肉厚,心臟強大,經得起噴,頂得住罵,受得了夸,沒這本事,恐怕很難干好。

高明勇:如果讓您為新聞學院有志於評論寫作的學子或者年輕評論員推薦三本書,您會推薦哪三本?

米博華:向學子們推薦三本書,有點難,因為我喜歡的書實在太多,不妨說,推薦三類書吧。

第一類,中外哲學類。智慧人類抵達智慧層面,非哲學而不能為之。「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凡研究國家社會的政治、經濟、道德、倫理等問題,哲學是基礎。沒有哲學框架,就是一盤散沙;所寫文章,也大多是游談戲說。

外國的從康德、黑格爾到馬克思,從薩特、杜威到海德格爾,隨便挑,看一本是一本。中國的先秦、西漢、魏晉、隋唐也是如此。哲學給予評論加最大的饋贈,未必是蒼翠的樹木,而是廣袤的森林。

第二類文史類。太多了,不列舉,目前我再次翻閱的是《容齋隨筆》(宋•洪邁著)。《夢溪筆談》《困學紀聞》一樣,是非常耐看的筆記小品。《容齋隨筆》有詩有文有史有學,更重要當可資治通鑑,歷來為治國理政者奉若拱璧。同時又非常有趣,可增廣見聞,可澄清謬誤。

第三類人物傳記與回憶錄,這方面著作較多,不列舉。

至於新聞評論專業的書,翻翻就行,看評論作品比看評論專業的書效果更好。

高明勇:作為評論界的資深人士,很想請您暢想一下,未來的評論是什麼樣?或者說,未來十年,新聞評論的內涵和外延,會發生怎樣的「疊代」?

米博華:不敢言資深,老馬或許識途而已。我以為,新聞工作也包括新聞評論工作,可能要考慮兩大背景。

首先,百年變局中新聞的歷史方位。中國無疑將會成為國際輿論中心。過去我們比較側重國內報導。因為,我們參與國際事務的實力和影響力遠遠不夠。今後若干年,中國的聲音會被國際社會更多關注;中國的意見會被匯入全球輿論場。這是客觀情勢使然。所以很自然,輿論交鋒將圍繞中西文化對撞和大國利益關切而全面展開。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準備。

其次,隨著時代發展,新聞報導和評論的價值和意義,可能將被重新定義。正像前面所說,我們必須習慣多元意見展示、多渠道發聲、多重效應呈現這樣一個複雜的輿論環境。新聞不光是信息傳播,或可成為國家治理、安全管控、公共生活、社會服務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恐怕要有較長時間適應輿論生態的變化。極大可能是,官方聲音和民間聲音、主流媒體聲音和自媒體聲音,逐步走向既有區隔又有融合這樣一種狀態。從這個意義上說,評論人和評論佳作將大批湧現,可以展示拳腳的機會越來來越多。對此我抱有樂觀的期待。(完)


《新聞評論實戰教程》

推薦語:《新聞評論實戰教程》是米博華多年從事新聞評論工作與新聞教育工作的經驗總結,是對新聞評論系統化的理論梳理,既闡明了新聞評論的基本理念,又涵蓋評論業務的關鍵環節,並結合具有示範性的獲獎作品,立體全景呈現了評論寫作的內在規律與外在技巧,對新聞評論從業人員及評論愛好者具有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有利於啟發評論思維,培養正確、公允、理性的評論素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