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文學|八公山記游 (常廷)

八公山視界 發佈 2022-07-07T23:22:48.587060+00:00

《八公山文學》是由八公山區委宣傳部、八公山區文聯主管,淮南市作家協會指導,八公山區作家協會主辦的內部刊物。

【編者按】淮南八公山歷史人文厚重,也是《淮南子》的成書之地,地名品牌聲名遠播,對宣傳作家作品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八公山文學》(年刊)是由八公山區委宣傳部、八公山區文聯主管,淮南市作家協會指導,八公山區作家協會主辦的內部刊物。本刊致力於文學事業的發展和繁榮,為八公山區、淮南市其他各縣區,以及全國其他各地的作家、詩人、文學愛好者提供一個作品交流、展示的平台。截至今年,《八公山文學》已經刊印六期了(2016——2021卷)。在淮南文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今日頭條「八公山視界」合作選登其中的優秀作品。本期「八公山視界」發布常廷作品(《八公山文學》2021卷「洗雲沁月」散文專欄作品選)。敬請欣賞——


八公山記游

常廷


四月的風很暖,風中夾雜著絲絲花香,拂面而過,所謂吹面不寒楊柳風,正是郊遊踏青的好時候。時值清明時節,柳絲吐出鵝黃的嫩葉,好友二三人結伴出遊。出北門,過通淝橋,穿高架橋,越八公山森林公園,進兩山夾著的壽鳳公路,不禁登山之情大發。於是棄寬廣之公路,尋林間小路,迤邐而行。山間青松參差,路徑幾乎不可尋,厚厚的松針,落葉覆蓋,枯草的莖葉交纏在一起,踩上去綿軟不得力。間以碎石常於不經意間冒出,頗覺難行。然穿過樹林來到半山坡梨林時,忽覺眼前一亮,一片片梨花雪白,如冬季極寒林冷的時候結成的霧凇,晶瑩透亮。夾以粉紅的桃花,若雪白的宣紙上畫出的一幅絕妙的風景畫。讓人情不自禁的想歌一曲,擺個姿勢拍上幾張相片。

登上山頂,極目遠眺,一望平原盡收眼底,綠野平疇,遠於天接,金黃的油菜花圍裹著綠樹紅牆的村莊。阡陌交通,車水馬龍。近處淮河經此八公山,似有戀戀不捨之意,進而由東西流向轉而劃一迴環,由南向北繞山而行。山勢巍峨,玉帶飄逸,美不勝收。河上百帆競渡,百舸爭流。山下片片梨園,夾著幾片桃園。雪白的梨花海洋里,桃林粉紅,就像天邊的彩霞。

忽然發現山腳下一個小山包,上面梨花桃花更艷,忙趕過去。進前一看,山包前一塊大碑矗立,上書「趙大將軍廉頗之墓」,居然是壽縣著名書法家司徒越的墨寶。仰觀山包,梨花中加這桃花就像將軍高潔的人品,坦蕩豪爽。而廉將軍尚能飯否的歷史故事更讓人望墓嗟嘆。遙想當年,將軍古稀之年頓飯斗米,跨馬猶能百步穿楊,其豪氣亦沖天矣。將軍當於陣前亡,馬革裹屍還,受奸人所害的大將軍得以壽終正寢,其心中當充滿了無盡的遺憾。將軍的墓背靠紫金山,面西,高高的封土堆,是將軍眺望家鄉的腳蹬嗎?迴轉的淮河流淌的當是將軍報國無門的熱淚吧?北國大地向來不缺少慷慨悲歌的豪傑,你當是他們的代表!澠池會上沒有你的雄兵,藺相如再口吐蓮花,趙王恐也難全身而退。負荊請罪那裸露的又豈止是寬闊的肩膀,那是海一樣廣的胸懷。如果你真的戰死疆場,又將身葬何處?而今青冢高立,眼前一片美景,朝聽山間鳥鳴,暮觀歸帆片片,夏聽陣陣松濤,冬賞千里蠟原……又是多少人心中的夢想?遙遠的歷史又走向了遙遠,我站在青冢之上,神想廉頗,功名利祿已成過眼煙雲,歷史功過自有太史公品說。

廉頗老矣,可我的眼前站立的依然是那叱吒風雲的英雄,一部飄雪的長髯,橫刀立馬,背後狼牙箭依然驚天地,泣鬼神。廉頗老嗎?雖經兩千多年,你依然是人們心中不老的話題!死生如此,夫復何求?而今墓前如織的人流,就是對你最好的品價!

沿山脊一路向南,兩側青松林立,怪石嶙峋,路隨著山勢蜿蜒起伏,心情也伴著山勢起伏:遙想當年,楚淮大地多少英雄豪傑,已化作淮水奔騰而去,可他們的英雄事跡卻長留史冊。立於八公山頂,東淝河如一條彎曲的臂膀,攬著一碗方城——古壽陽,這歷史上的軍家必爭重地。東晉太元八年,謝安父子率兵與前秦的苻堅隔東淝河對峙。時人震恐,謝玄問計於謝安,謝安輕描淡寫的說:「我已有安排。」並聚親友於東山別墅暢飲,席後與謝玄圍棋賭墅,安定軍心。而苻堅卻狂妄至極,誇下海口,90萬軍隊,投鞭斷流,壽陽指日可下。及至戰敗,觀八公山則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而今,山川依舊,草木卻是戰爭之後所植。山風吹過,陣陣松濤猶如戰馬嘶吼;白雲飄過,雲間沙鷗猶如當年仙鶴翩躚;山間別墅連片,又怎尋謝翁當年豪情?李白有詩云:

「壽陽信天險,天險橫荊關。苻堅百萬眾,遙阻八公山。

不假築長城,大賢在其間。戰夫若熊虎,破敵有餘閒。」

斯信言也。

道教帝母宮矗立四頂山山頂,飛檐斗角,風鈴聲聲;不遠處,升仙台高高聳立。升仙台上八公昂首屹立,目視前方,一陣霧氣飄過,前方一片飄渺,八公如立雲端,仙人氣息驚天地。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就產生在這片文化底蘊豐厚的土地。歷史上的劉安為漢高祖劉邦之孫劉長的兒子,封漢淮南王。劉安廣招門客數千人,「天下方術之士,多往歸焉」,著名的有蘇非、李尚、左吳、陳由、伍被、毛周、雷被、晉昌八人,號稱「八公」。他主持編撰了歷史上的奇書《淮南子》,後因謀反之事敗露自殺。古籍曾記載劉安在山上煉丹時,曾不小心將石膏混入豆漿里,遂成為豆腐。至此豆漿與豆腐均源自中國,安徽淮南更有中國豆腐之鄉的美名。而今八公山下,豆腐飄香,豆腐宴聞名宇內。舌尖上的美味,成全了豆腐,還是成全了劉安?想雲霄犬吠雞鳴,拔宅向青霄去。勸長安熱客回頭,鏡影到流年老處。

夕陽西下,陣陣鷗鷺結群歸巢,青松上鳥影如雪,仿佛雪後初晴。火紅的晚霞映照天空,瑰麗而悠遠。它涵蓋著過去、現在、未來。八公山千古如斯,亘古久遠。讀你,猶如讀一部厚重的歷史。浮光掠影般的匆匆一閱,怎能知其中滋味?如此塗鴉,以記之。

作者簡介:常廷,安徽壽縣人。文學學士,教師。有作品收錄於《南吟北唱》,刊發於省市各報刊。

(淮南市八公山區作家協會《八公山文學》)

2022年7月7日今日頭條「八公山視界」發布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今日頭條·八公山視界」,歡迎評論留言!讓我們一起在圖文中內省於心,外察世界,感受生活,升華自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