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禪詩亂彈「陰晴平常心」(續)(原創)

甄民亮霄 發佈 2022-07-11T02:42:38.439029+00:00

#兩岸文化尋寶#矛盾心態,是任何人在面臨選擇時都常有的一種心理活動。東坡也不例外。但東坡畢竟有儒釋道的修養,在經過短時間的猶豫彷徨之後,他還是讓心態平和了下來。他告誡自己「不應有恨」,認識到了「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是一種普遍規律。

矛盾心態,是任何人在面臨選擇時都常有的一種心理活動。東坡也不例外。但東坡畢竟有儒釋道的修養,在經過短時間的猶豫彷徨之後,他還是讓心態平和了下來。他告誡自己「不應有恨」,認識到了「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是一種普遍規律。詞人不僅想通了不應以一己之「月缺」而悲,而且祝願千里百姓「共嬋娟」,遍享明月普照之光。

天上月之陰晴圓缺,是常態;人間悲歡離合,也是常態。佛家眼中,萬物平等,並無陰晴圓缺之別,也無高低美醜貴賤之不同。

台灣的星雲大師曾講過這麼一個故事:

藥山禪師有一次在山頂上散步,看到山邊有兩棵樹,一棵長得很茂盛,另一棵則早已枯萎。這時,正好他的徒弟道吾禪師和雲岩禪師走了過來。藥山禪師就問他們:「你們說,哪一棵樹好看呢?」道吾禪師說:「當然是茂盛的這棵好看!」聽罷,藥山禪師點點頭。雲岩禪師卻說:「不,我倒覺得枯的那棵好看!」聽罷,藥山禪師也點點頭。

一旁的侍者不解地問藥山禪師:「師父,您兩邊都點頭,到底哪一棵樹好看呢?」藥山禪師於是反向侍者:「那麼,你認為哪一棵好看呢?」 「枝葉茂盛的那棵固然生氣勃勃,枝葉稀疏的那棵也不失古意盎然。」侍者回答。

在佛家看來,樹之葉茂葉疏、葉枯葉榮,皆有可欣賞之點,枯榮皆美,並無二致。在這方面,老莊哲學與佛理不謀而合。

《莊子. 至樂》中講述了一個骷髏的寓言:

莊子到了楚國,看到一個骷髏,空枯成形,他就用馬鞭敲打它,問道:「你是因為貪生怕死而違背情理以至於死的呢,還是國破家亡、被斧鉞砍殺而死於戰亂的呢?你是做了壞事、以至於玷汚父母羞見妻子兒女而自殺的呢?你是因凍鋨的災難而死的呢,還是陽壽盡了而自然老死的呢?」

說完之後,莊子就把骷髏當枕頭睡了。半夜,莊子夢見骷髏對他說:

「聽你所言,你好像是個能言善辯的人。聽你所言,都是人生拖累禍患,人一死就沒️這些憂患拖累了。你想不想聽聽人死後的情形呢?」

莊子說:「好吧!」

骷髏說:「人死了,上面沒有君主,下面沒有臣僕,也沒️一年冬凍夏曬,可從容地與天地共存,也就是像國王那樣的快樂。」

莊子不相信骷髏的話,說:「我讓掌管生命之神恢復你原來的形體,還你肌肉骨骼,把你送回到你父母妻子身邊,你願意嗎?」骷髏聽罷,眉宇間流露出憂傷的神情,說:「不願意。我怎能拋棄國王般的快樂而再回人間受苦呢?」

無獨有偶。後漢張衡因宦官構讒,寫了《骷髏賦》,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其中的骷髏乃莊子所化。「……骷髏曰:……榮位在身,不亦輕於鴻毛?……合體自然,無情無欲。澄之不清,渾之不濁……」

(關於骷髏的話題,金庸在《天龍八部》中也有描述,那是枯榮大師的形象。明天咱們接著說。待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