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主的憤怒與丁磊的錯誤

管老師 發佈 2022-07-12T20:34:38.199545+00:00

近日,網上披露的一份律師函顯示,50位車主認為高合存在虛假宣傳,並據此提出三倍賠償要求。而高合迅速在網上回復稱,矛盾出在雙方對問題理解上的差誤。

近日,網上披露的一份律師函顯示,50位車主認為高合存在虛假宣傳,並據此提出三倍賠償要求。而高合迅速在網上回復稱,矛盾出在雙方對問題理解上的差誤。很顯然,高合這是想私下了結,避免打到法庭上去。問題在於,為什麼同樣的問題偏偏在高合翻車了?這點或許當初高合的創始人丁磊先生並未預料到,而且更大的問題或許還在後面。

丁磊不愧為汽車行業的專家,一上手就將高合定位於最高端的電動車。因為他深知,汽車行業只有兩條路好走,一條是小批量高利潤率,一條是大規模低利潤率、高利潤額。丁磊選擇了前者。很遺憾,這很可能是丁磊走錯的一步棋。

當前汽車行業的變化之所以被稱為百年未有之大變革,原因在於,這次變革表現為人工智慧+汽車,實際上是由汽車和人工智慧系統所產生的大數據帶來的盈利模式的變革。當基於這種變革去審視丁磊的選擇,問題就來了——高合一年賣出多少輛車?這點數據夠幹什麼的?換言之,高合的模式符合這場變革的趨勢嗎?

顯然,丁磊選擇了豪華車路線,先不說這條路是否符合當下的趨勢,就說豪華車從物質上需要做到無所不用其極,此所謂:奢侈,否則就別談豪華。基於這種觀點,用戶要買的是英國之寶品牌音響,你別說業界通常的做法是什麼;用戶需要的是全車的半苯胺內飾,你別說用戶理解有差誤;標稱97度電,在車主看來給107度才配得上豪華二字,可用戶說新車上只有94.5度電。也許,這些在非豪華品牌上就不是事,但在豪華品牌就成了事了,因為價格越高,人們的要求就越苛刻,況且這已經違背了奢侈的定義。

就企業的發展路徑而言,或許蔚來汽車做得比高合更好一些,即從高端入手,品牌在高端市場站穩後,逐漸向低端市場下沖,從而達成規模效益。而從高合的動作看,丁磊似乎沒想走這條路,也許是還沒到向媒體透露的時機?如果始終保持在高端市場,就是不走規模化道路,那麼高合需要一個強大的品牌為產品做背書。

的確,是有人會為品牌、品牌的價值觀買單,比如林肯品牌,林肯這個人就是美國價值觀的符號。因此,買林肯的人或許最看中的不是車的配置,而是品牌內涵。但高合品牌的slogan是什麼?

我們從網上檢索到的:高合最新的品牌slogan「喜歡創造Live to Create」。「喜歡創造」可以適用任何人,可以是田間的老農,可以是實驗室中的科學家,其精神內涵是什麼?傳播的價值觀是什麼?和比亞迪的「build your dreams」相比,或者再和蔚來汽車的 「Blue Sky Coming」相比,哪個更具感召力一目了然,更不用說和奔馳的「The Best or Nothing」比了。

難怪網友評價高合說,就是堆配置。當然,丁磊對此絕不認可網友的評價。換言之,那些有錢的、對配置很在意,但對品牌價值觀無所謂的人,或許是高合的車主。相信丁磊先生並未想到,因此可能招致看似不相關的爭議和麻煩。

slogan是什麼?是老總內心嚮往的表達,王傳福和李斌進入汽車製造業的時間不同、背景不同,所發布的slogan的內涵就完全不同,感召力不同,所聚攏的消費者更不相同。我們把企業的運營模式和slogan一併放在汽車產業百年未有之大變革的歷史背景下去審視,誰成、誰敗還用看財務報表嗎?

作為企業管理,丁磊先生無疑是一把好手,但做企業和做管理並不是一個層面的事,但在風口的驅動下,起飛的高合掩蓋了深層次的問題,而當風停的時候問題就一個個冒了出來……

我們關注著高合如何處理和用戶之間的矛盾,這是中國品牌衝擊高端過程中的一個典型案例,也是一周來最值得關注的大事。因此,我們選擇丁磊先生為本期一周新聞人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