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新型日本階級社會》:中產階級,只是人口紅利

美食與小說與爽 發佈 2022-07-13T02:17:05.142195+00:00

可以分為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等幾個發展階段,我們現在處於的社會主義社會,是由階級社會向無階級社會過渡的社會。

什麼是階級社會?

本書開篇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在中國,階級社會是指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存在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的社會形態。可以分為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等幾個發展階段,我們現在處於的社會主義社會,是由階級社會向無階級社會過渡的社會。

由是,誕生了無產階級、資產階級的劃分。

但是對於作者,日本人橋本健二來說,他更傾向於從生活化的方向思考階級的產生。

一、日本階級劃分

橋本健二認為,「所謂階級,是指因收入和生活水平,以及生活方式和意識等的差異而被分隔成幾個種類的人群。」

簡而言之,階級是由收入、職業、學歷、消費水平、自我認定共同決定的,在這種概念里,無產階級、中產階級、資產階級已經成為了一個含混不清、涇渭不明的概念。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人屬於中產階級呢?無產和資產階級呢?

作者將中產階級劃分為舊中產階級和新中產階級兩類。

舊中產階級是就業單位規模在5人以下的經營者、董事、自營業者及其家庭從業人員,他們基本是以前的農民階層、城市的小自營業者

新中產階級是從事專業技術、管理、文員工作的雇員(女性與非正規文員除外),這類人大部分是在新時代剛剛擺脫舊家庭,實現階層躍遷,具有高學歷的白領,主要在辦公室工作

作者接著又劃分了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

資產階級,又稱資本家階級,是指就業單位規模在5人以上的經營者、董事、自營業者及其家庭從業人員,這一階級只占全國就業人口的4%,男性在其中占了四分之三。

工人階級,即從事專業技術、管理、文員以外的雇員(包括女性與非正規文員),正好與新中產階級相反,但都屬於為政府和資本家打工的範疇,這一階級的職業包括銷售、一線服務業人員、工人

這四個概念都很值得玩味,我們繼續往下看。

二、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是一樣的

中產階級就是中產階級,為什麼還要分成新舊兩種?

實際上,舊中產階級在中國對應的概念就是小資產階級,他們自己占有一定的生產資料,比如土地、家庭作坊的工具。

但新中產階級很不一樣,他們實際上據有不了什麼財產,據統計,東京居住著至少3500萬人,房產供不應求,絕大部分打工人都是租房子居住,除了家具,他們什麼也沒有,也不占有任何生產設備,所以,新中產階級實際上就是無產階級

不論是坐在證券公司里和資本家談笑風生的股市操盤手,還是格子間裡敲擊鍵盤的小文員,是房產公司里竭盡全力的推銷員,還是流水線上暗無天日的女工,無論死於猝死,還是癌症,我們都是一樣的。

真正能夠賺錢享受人生的,只有高坐雲端大廈的資本家

三、男性女性可以用階級劃分嗎

作者在進行階級劃分,給各個階級做定義時,有一個很奇怪的概念,就是將所有女性員工劃入了工人階級。

雖然在我們前面的分析中,工人階級與新中產階級是本質相同的,但是對於作者來說,他這種刻意的劃分顯然是一種性別歧視。

作者給出了他的原因。

女性常常依附男人而生存,對於辦公室白領這一階層來說,女性從事的常常是護士、保健師等接近工人階級的職業。

對於兼職主婦來說,其工資遠低於他們依附的男性,所以階級要降下。

對於單身女性來說,她們要肩負起贍養父母的責任,由於經濟的拮据也需分入工人階級。

看到這裡,其實已經可以放下本書了,這種階級劃分由於引入了太多的因素,不可避免變得充滿主觀,作者的個人偏見難以消除,已經失去了意義,不過本書還有一些概念很值得我們大家共同探討。

四、一億中產神話的破滅

在現代化進程中,每個國家總喜歡標榜自己中產階級的數量,如美國的橄欖型社會,日本號稱的一億中產,中國、德國莫不如是,以標榜自己的消費潛力、消費能力巨大。

但事實上,中產階級,只是人口紅利

從1970年後半期開始的三十年間,「中產意識」一直是日本人的常識,所有日本人都認為自己的國家富足,人人富裕,為祖國感到自豪。

根據《朝日新聞》1977年的一份調查,有90%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屬於中產階級,這顯然是一份誇大的數據

實際上,中產階級只是一代人的曇花一現,因為那一代人的青年、壯年、中年都不需要面對贍養老人的壓力,更沒有買房的壓力,更別提學區房的壓力

經濟的高速增長帶動老人退休金的增長,繁榮的物質需求也給老人帶來了再就業的機會。

快速的城市化催生一大批收租房東,他們不需要進行生產和勞動活動,就不用擔心生活的壓力,這筆錢還可以支持自己前往東京等大城市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

大型廣域市的原住民吸著小城市移民的血,小城市原住民吸著附近村町移民的血,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原住民都認為自己是中產,村町移民進入城市也開始認為自己是中產。

但是總歸要有人承受代價的,這也就是如今日本大街和網吧內流浪漢的來源。

甚至,這是日本一國的情況,還是全球、中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