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歌仔戲《僑批》昨晚成功晉京展演

廈門日報社 發佈 2022-07-17T07:31:24.136370+00:00

《僑批》兩位主演傾情演出。昨晚,來自福建廈門的歌仔戲《僑批》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收穫滿堂彩。這部講著閩南話的地方戲,創造性地以世界記憶遺產「僑批」為載體,聚焦閩南華僑下南洋的艱辛歷史和敢闖敢拼的開拓精神,把華僑華人深厚的家國情懷立在舞台上,用文藝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

歌仔戲《僑批》講述海外華僑華人深厚的家國情懷。

《僑批》兩位主演傾情演出。

劇中,南洋礦工們將僑批交給男主角黃日興。

昨晚,來自福建廈門的歌仔戲《僑批》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收穫滿堂彩。這部講著閩南話的地方戲,創造性地以世界記憶遺產「僑批」為載體,聚焦閩南華僑下南洋的艱辛歷史和敢闖敢拼的開拓精神,把華僑華人深厚的家國情懷立在舞台上,用文藝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

國家部委有關負責同志,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劉偉澤,福建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王金福,廈門市領導吳子東、莊榮良,以及在京海外華僑華人代表、福建籍僑界代表、戲劇專家、僑史專家和首都觀眾共同觀看演出。

歌仔戲《僑批》是福建歷經數年,傾力打造的一部華僑華人題材的劇目,也是我國首部以「僑批」為題材的戲曲舞台藝術作品。該劇通過一封封「僑批」及其背後的故事,再現華僑華人遠渡重洋的血淚史和艱難的創業史,講述海外華僑華人深厚的家國情懷和堅韌的奮鬥精神,寫就了一部中國人精神力量的讚歌。

此次晉京展演,是歌仔戲《僑批》入選「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台劇和作品滾動資助項目」,經過精心修改打磨、三改三演之後,首次接受北京專家和觀眾的檢驗,在首都舞台展現了福建文藝界、廈門文藝界堅守匠心的創作成果。

展演活動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中共廈門市委宣傳部、中共廈門市委統戰部、廈門市文化和旅遊局、廈門市歸國華僑聯合會承辦。今日,歌仔戲《僑批》專家研討會還將在北京舉行。

福建抓住了

一個好題材

福建選擇了非常獨特的「僑批」文化,抓住了一個國際性的題材,非常有價值,題材的獨一性是戲劇舞台上的一個重大收穫。演出結束後,「福建抓住了一個好題材」成為業界專家和市民觀眾的共同感受。

2013年由福建和廣東兩省聯合推薦、國家檔案局申報的「僑批檔案」,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福建劇作家曾學文意識到這是一個大有可為的題材。

「僑批」是海外華僑華人寄回家鄉的信,是一種銀信合一的特殊寄匯方式,每一封僑批都裝滿了華僑華人對親人和故土的深情。「華僑走向東南亞、走向世界,留下了寶貴的『僑批』文化和奮鬥精神,這種精神力量至今還流淌在中國人身上。」曾學文說,「這部作品不單單記錄歷史,而是著力發現『僑批』背後中國人的精神風貌,用文藝的形式展現這段歷史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

歌仔戲《僑批》講述了鴉片戰爭後,廈門闢為五口通商口岸,大量的閩南人從這個口岸被賣「豬仔」到南洋當苦力,布袋戲藝人黃日興為愛被騙去了南洋,華工阿祥用自己的性命護送黃日興逃出金礦,從此黃日興的性命與華工命運、僑批緊緊地連在一起,從他手中傳遞的每一封僑批,都是他鄉之客的懷鄉之情。該劇先後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舞台藝術創作資助項目、文化和旅遊部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開幕大戲、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台劇和作品「優中選優」滾動資助項目、第十六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福建省舞台藝術精品工程重點劇目。

歌仔戲《僑批》大放異彩,讓越來越多人認識了「僑批」,看見「僑批」背後的中國文化、中國精神、中國心,看到了福建對這一世界記憶遺產的藝術轉化與呈現。「這部作品給我的感受非常震撼,我覺得這部戲既是藝術的又非常具有現實性,它利用空間的轉換把華僑和僑眷兩地分居的故事展現得特別直觀和動人。」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學術交流研究部主任胡修雷說,「我覺得用藝術的形式來表現僑批,表現僑文化,這種方式非常好,它能更好地把我們的中國故事推廣出去,希望未來有更多優秀的藝術載體去挖掘去傳播我們僑文化中的閃光點。」

福建是著名的僑鄉,《僑批》創作演出過程得到中國僑聯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僑聯繫統多次精心組織華僑華人和僑屬觀看演出,在僑網、僑報宣傳推廣。

昨晚,中國僑聯組織了許多在京海外華僑華人代表來到現場。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理事、納米比亞中華工商聯合總會副秘書長、納米比亞婦女聯合會秘書長馮鑫鑫說:「歌仔戲我是第一次觀看,來的時候我在想會不會聽不懂、看不懂。但看完後覺得真的是主題鮮明,代入感極強。特別是主人公展現出來的精神也給我們當代人做了很好的指引。」北京廈門企業商會副秘書長、北京市平谷區僑聯副主席王莉瑩說:「作為一名僑胞同時也是一名閩南人,有幸在北京聽到這麼濃厚的閩南文化色彩的歌仔戲,我感到非常親切。當劇中的第一句閩南話響起的時候,一下子就把我帶入兒時的記憶里。」王莉瑩還情不自禁用閩南話邀請更多觀眾走進劇場看《僑批》。

歌仔戲劇種

與「僑批」故事相得益彰

歌仔戲劇種與「僑批」故事的相得益彰,成為現場觀眾的另一大收穫。

歌仔戲是我國348個地方劇種中,唯一一個根在大陸而形成於台灣,由海峽兩岸共同孕育的劇種。它以戲曲的形式記錄了閩南人的集體情感記憶,劇種個性同以文字形式承載閩南華僑歷史的「僑批」高度契合。而歌仔戲音樂的悲情色彩,也特別適合演繹離愁別緒,講好這段盪氣迴腸、情感濃烈的中國故事。

傳統的歌仔戲遇見「僑批」這一國際化題材,碰撞出了新的火花。該劇音樂設計江松明打破常規,在秉持歌仔戲劇種特色的前提下,將交響樂配器手法融入歌仔戲音樂的創作,並對唱腔板式進行多種多樣的變化,拓展了歌仔戲劇種的音樂功能。全劇的音樂有如歌劇一般的宏偉氣勢,烘託了作品的命運感,緊緊抓住了現場觀眾的心。

因為情感的脈脈相通,歌仔戲《僑批》自首演以來,就多次走進僑鄉演出,並通過雲端展演「走進」東南亞,受到當地華僑華人的熱情關注。他們不僅為作品叫好,還期待能夠在線下看到這部福建好戲。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主任林德和介紹:「此次晉京展演之後,我們會在疫情防控允許的情況下,儘快開展《僑批》的全國巡演,今後也會把這部作品帶到東南亞,帶到更多國家,講好中國故事,彰顯中國力量。」

【點擊】

歌仔戲《僑批》

主創陣容強大

歌仔戲《僑批》主創團隊陣容強大,匯集了三度中國曹禺劇本獎獲得者曾學文(編劇);多部文華導演獎獲得者韓劍英(導演);多部文華音樂設計獎獲得者江松明(音樂設計);多部文華舞美設計獎獲得者黃永?Q(舞美設計);中國藝術節表演獎獲得者莊海蓉、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蘇燕蓉、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員獎獲得者陳志明、國家一級演員曾寶珠等資深演員出任主要角色,同時還有一批優秀青年演員參與其中。台灣戲曲音樂協會也多次參與《僑批》的排練演出,數名台灣演員、演奏員共赴北京演出,兩岸共創歌仔戲精品,共同推動兩岸歌仔戲事業的繁榮與發展。

文/廈門日報特派記者 郭睿

圖/廈門日報特派記者 林銘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