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領取專屬時間花!莘莊公交樞紐TODTIME時間廊公共藝術展開幕

文匯網 發佈 2022-07-17T18:51:52.283741+00:00

7月15日至10月31日,TODTIME時間廊公共藝術空間發起的公共藝術展《情感花園》,在莘莊南公交樞紐,為來往的人流打造了一座虛實結合的花園,在為期三個多月的公共藝術展覽中,人們可以掃碼領取到個人專屬的虛擬花卉,亦可以穿梭在真實的「花園」之中,尋覓、發現、了解「新閔行成立30周

7月15日至10月31日,TODTIME時間廊公共藝術空間發起的公共藝術展《情感花園》,在莘莊南公交樞紐,為來往的人流打造了一座虛實結合的花園,在為期三個多月的公共藝術展覽中,人們可以掃碼領取到個人專屬的虛擬花卉,亦可以穿梭在真實的「花園」之中,尋覓、發現、了解「新閔行成立30周年」的點滴。

不同的花卉擁有了其專屬的花語,甚至擁有了對應的信息指意的功能。花能否成為文字、圖片和視頻等信息數據的承載物?能否記錄時光流影?展覽對此進行了解答——

TODTIME時間廊邀請了Much More新媒體藝術團隊。他們所創作的《時間·數據花卉》以真實自然界中的花卉形態為基底,以影像為渲染,通過計算機算法生成後,以未知的樣貌展現於公眾面前。時間決定了數字花的形態,圖像賦予了數字花色彩,每一朵花因此獨一無二。抽象的時間,具象為了數字藝術作品。

在展覽期間,觀眾可以通過掃描現場的二維碼,輸入對自己而言重要的日期,領取屬於自己的特殊花卉,讓每個經過TODTIME時間廊的人都能感受到路途中的「一份心意」。

本季度展覽,TODTIME時間廊首次將真實的「花園」搬到了展覽現場。綠植圍繞著空間立柱和中央的數字藝術作品《時間·數據花卉》,為公交樞紐帶來了鮮活的生命力。過往的人群不自覺地被真實的綠色所吸引,探究枝葉間的異色——在鬱鬱蔥蔥之中「盛開」的並非真實的花朵,而是一塊塊小屏幕。

湊近便能發現,小屏幕中播放的是聚焦新閔行1992年成立以來的影像和照片。據了解,閔行區檔案館為本次展覽提供了閔行成立三十年來的代表性事件影像。

1992年至2000年,上海建設的主題是「城市化」,上海周邊郊縣大規模撤縣建區。1992年9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上海縣和原閔行區,設立新閔行區,重新調配工業與農業的城鎮資源,從此,閔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22年,閔行三十而立,每一個十年對於其發展來說都至關重要。歲月反映著歷史,而歷史承載著情感。《歲月雲盤——新閔行成立30周年影像記錄》展現了閔行在三個十年中的階段性變遷:1992年至2001年閔行是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輔城,2002年至2011年閔行是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新城,2012年至2022年,閔行成為了創新開放、生態人文的現代化主城區。

從影像資料中,觀眾可以看到閔行一些標誌性建築和街道的前身今世:上海紫竹科學園區、虹梅路老外街、七寶古鎮、虹橋樞紐……也可以了解到閔行在上海乃至全國的大事件中是如何發揮作用,實現產業結構優化,統籌城鄉發展,推進依法治區,建設智慧、生態、宜居的新城區。「情感花園」中也珍藏著每個人關於自己和30歲閔行的記憶。

TODTIME時間廊作為TODTOWN天薈和閔行文旅局共同運營的文化空間,正成為上海公共藝術的傳播新平台以及閔行的文化新名片。作為大眾公認的「家門口的好去處",TODTIME時間廊將給市民不斷分享藝術的美與力量。在豐富城市公共空間開發的內容與形式的同時,向全社會展現閔行區域的文化活力,並以新媒體藝術陣地的創新概念,融合藝術、公益、社會責任,讓更多的公眾輕鬆參與並愛上這個別具一格的藝術空間。

作者:祝越

編輯:蘇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