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之--借屍還魂

京城一枝花 發佈 2022-07-19T15:59:32.871421+00:00

魂:舊日迷信的說法,指能離開肉體而存在的精神。現比喻已經沒落或死亡的事物藉助別的事物,又以另一種形式出現。

第14計 借屍還魂

題解

借屍還魂。屍:死人的身體。魂:舊日迷信的說法,指能離開肉體而存在的精神。人死後,將靈魂附於他人屍體而復活。現比喻已經沒落或死亡的事物藉助別的事物,又以另一種形式出現。在軍事上指善於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事物,來實現自己的軍事意圖。

原文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注釋

有用者,不可借:意為凡自身可以有所作為的人,就不會甘願受別人利用。不能用者,可借:意為那些自身難以有所作為的人,卻往往有可能被人藉以達到某種目的。

譯文

凡是自身能有所作為的人,往往難以駕馭和控制,因而不能為我所用;凡是自身不能有作為的人,往往需要依賴別人求得生存和發展,因而就有可能為我所用。將自身不能有作為的人加以控制和利用,這其中的道理,正與幼稚蒙昧之人需要求助於足智多謀的人,而不是足智多謀的人需要求助於幼稚蒙昧的人一樣。

按語

換代之際,紛立亡國之後者,固借屍還魂之意也。凡一切寄兵權於人,而代其攻守者,皆用此也。

注釋

換代:改朝換代。亡國之後:已被推翻的王朝國君的後代。固:本來。寄兵權於人:寄,依託。此語意為,手中實際握有兵權,卻在名義上依託在別人門下。

譯文

每當改朝換代的歷史時刻,那些紛紛將某個已被推倒的王朝君主的後代暫時奉為新君的做法,原本就是借屍還魂的計策。凡是將兵權寄托在某人的名下,而以代理之名實際掌管征伐大權的人,也是用的「借屍還魂」的謀略。

傳世典故

「借屍還魂」來源於神話傳說。從前有一個叫李玄的人,長得十分英俊瀟灑,博聞強記。太上老君見其聰明伶俐,就收為徒弟,並授以長生不老之術。一天,他要隨自己的師傅太上老君到仙界雲遊,但凡肉胎都上不了天,就只好留下軀體,跟隨師傅魂游太空了。在自己的靈魂離開軀體之前,李玄對自己的徒弟說:「我的屍體留在這裡,你要好好守護,不得有半點馬虎,七天之內我就返回。如果到時未歸,就是我已成仙了,那時才可將我的屍體火化。」

徒弟遵照師傅的吩咐,日夜守護李玄的屍體,已到了第六日,忽然傳來母親病危的消息,徒弟此時進退兩難,若要回家,為母送終,師傅的靈魂還沒有歸還;若要守護師傅的屍體,自己難盡孝道,母親死難瞑目。

後來有人勸說道:「在師徒之義、父母之情不能兩全的時候,首先應保全父母之情,何況你師傅已六日未歸,說不定早已成仙去了。」徒弟只好灑淚將李玄的屍體焚化了。

到了第七日,李玄的靈魂回來了,四下里找不到了自己的屍首,無法還陽,正在急切無奈之時,忽見路旁有一餓死的乞丐,剛剛斷氣不久,屍體還算新鮮,李玄於慌忙之中,便將自己的靈魂附在了這具乞丐屍體之上。借屍還魂後的李玄,與原來的李玄已面目全非。蓬頭垢面,袒腹露胸,並跛一足。為支撐身體行走,李玄對著原乞丐用的一根竹杖噴了一口仙水,竹杖立即變為鐵杖。借屍還魂後的李玄也因此被稱為鐵拐李,而原來的名字卻反被人們忘卻了。鐵拐李借屍還魂的故事還見於元代岳伯川所寫雜劇《呂洞賓度鐵拐李傳》,後《東遊記》也有記載,只情節不盡相同罷了。借屍還魂這一帶有迷信色彩的民間傳說,後來被人們用來喻指某些已經死亡的東西,又藉助某種形式得以復活的現象。有時也可以用來喻指某些新的事物或新的力量藉助某種舊的事物或舊的形式求得發展的現象。在上述兩種情況下,所謂「屍」、「魂」、 「借」、「還」的喻意便都不盡相同了。

用計錦囊

借屍還魂原意是說,已經死亡的東西,又藉助某種形式得以復活。用在軍事上,是指利用、支配那些沒有作為的勢力來達到我方目的的策略。戰爭中往往有這類情況,對雙方都有用的勢力,往往難以駕馭,很難加以利用;而沒有什麼作為的勢力,往往要尋求靠山。善於利用一切有利條件,扭轉局勢,爭取主動,實現原先的意圖,都可視為借屍還魂。

此計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領域用處甚廣。特別在改朝換代的歷史時期,總會有人扶植亡國君王的後代,打起前朝的旗幟以號令天下,這種做法是典型的借屍還魂。

含義

本計有以下三層含義:

一、東山再起。某一力量失敗之後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一蹶不振,自暴自棄;另一種是永不認輸,尋找機會,東山再起。本計就屬於後一種。在失敗時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冷靜進行分析,準確地作出判斷,不惜一切手段,積極主動地轉敗為勝。

二、借形借力。若要東山再起,關鍵在於會「借」。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轉敗為勝,就要藉助一切可利用的力量,以壯大自己的力量;爭取一切可利用的機會,以增加取勝的可能;借用一切可用的形式,以實現自己的意圖。另外也可假借他人的名義,推行自己的戰略計劃。

三、無用之用。借形、借力一般不借有能力、有作為的,因為它們難以駕馭和控制,而應借用那些無能力、無作為的,因為它既容易駕馭和控制,又不易引起敵人的注意。無用之用,即利用那些所謂無用的東西加以利用。

對策

對借屍還魂之計應採取如下防範對策:

一、斬草要除根。如果不將野草連根拔掉,它就會「春風吹又生」;對敵人只是打傷,而不是消滅,他就會在養好了創傷之後,捲土重來。所以,我們切不可像孫悟空打白骨精那樣,讓其棄屍而逃,留下禍根,一再借屍還魂。

二、棄屍要深埋。我們有時也要拋棄一些東西,這些對我們暫時無用的東西,很可能成為以後敵人還魂時所借之「屍」,為了不使敵人有屍可借,我們就應注意將可能被「借」的東西,深埋或隱藏起來,使敵人無機可乘。

三、由表要及里。若敵人已經借到 「屍」,並已還其「魂」的話,我們就應該及時識破,揭露其真實的面目。這就需要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由表及里地進行分析判斷,以防上當受騙。

四、不為他人做嫁衣。一旦發現被人利用,應立刻終止,防止損失的進一步擴大。

用計範例

秦穆公借重耳馭晉

春秋時期,晉國的國君晉獻公死後,國內發生了大亂。晉獻公的一個兒子重耳,為了躲避國內的混亂,便帶著一些忠於自己的大臣,出外流亡。晉公子重耳先後到過狄國、齊國、宋國、楚國,但均遭冷遇,一直很不得志。當此之際,與晉國相毗鄰的秦國,卻很想控制晉國。就在晉國國內發生內亂時,秦國統治者乘晉之危,插手擁立夷吾為國君,這就是晉惠公。但就在晉惠公被擁立後,卻對秦國統治者立即反目,恩將仇報,發兵攻打秦國,結果遭到了失敗,晉惠公也做了秦軍的俘虜。後來經人說情,晉國答應割讓五座城池給秦國,並用太子圉作為人質去秦國,這樣,秦穆公才將晉惠公釋放回國。而晉太子圉在秦國做人質時,得知父王生病了,他怕君位傳給別人,便偷偷地跑回晉國。到第二年時,晉惠公死,他便奪得了君位,且從此再也不與秦國相交往。秦穆公對此頗為傷心。更令其憂憤的是,如此下去則無法達到自己企求統治晉國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他權衡利弊得失,決心擁立流亡在外的晉公子重耳,做晉國的新國君。於是,秦穆公派專人從楚國接回了晉公子重耳,並把自己的女兒懷嬴嫁給了他,以示友善和禮遇。此後,就用「秦晉之好」比喻兩姓聯姻。之後,為了幫助女婿晉公子重耳儘快奪得晉國的王位,秦穆公便發重兵前去攻打晉國。秦軍入晉後,將晉軍打得大敗,且將公子圉趕跑,從而擁戴公子重耳做了晉國的新國君,這就是晉文公。晉文公登上王位後,十分感激秦穆公的恩德和救助,從此,秦晉兩國結為「秦晉之好」的政治、軍事盟國。秦穆公多年的以秦「馭晉」的政治夙願與夢想,終於得以機巧地實現。

此計的實施者為秦穆公,而通過擁立重耳,「以舊換新」,結「秦晉之好」獲實利的則是秦國本身。

項梁假立楚王

秦滅六國後,楚人對秦的怨憤最深,反抗最烈。所以當時即有人預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首先舉起義旗的是以陳勝、吳廣為首的農民軍,他們的大多數原為楚國人;他們建立的農民政權,即號為「張楚」。響應陳勝、吳廣而繼起的是項梁、項羽叔侄。他們殺了會稽(今江蘇省蘇州市)郡守殷通,舉兵反秦。當時有廣陵人召平,過江來找項氏叔侄,並假傳張楚王陳勝的命令,拜項梁為張楚政權的上柱國(相當於丞相之位),要他領兵過長江參戰。於是項梁、項羽便率領江東精兵八千,西渡長江,轉戰於江淮之間,屢戰屢勝;又先後收編了陳嬰、黥布、蒲將軍等多路起義軍,部隊迅速發展到六七萬人。公元前 209年(秦二世元年),當項梁、項羽部隊進駐薛城(在今山東省南部微山湖附近)不久,突然傳來陳勝在陳縣(今河南淮陽)被秦將章邯打敗,為車夫莊賈所殺的消息。項梁聽說後,便召集部屬商議應變之策。當時有些部將、謀士極力慫恿項梁自立為楚王,項梁一時拿不定主意。恰在這時,從居 (今安徽省巢縣)來的一位已七十的老人求見。老人姓范名增,很有些知識和見解,常能給人出些奇特計謀。項梁當即接見了范增,范增說:「依我看,陳勝的失敗是必然的。陳勝本來不是出身名門大族,聲望不高,又無大的才幹,雖首先起義抗秦,但驟然據地稱王,而不立楚國王室的後裔為王。上柱國如能順應民心,扶植楚王的後裔,楚地百姓自然會聞風而至,聚集於你的麾下,天下便一舉可定了。」項梁很高興地採納了范增的建議,派人四處訪尋楚國王室的後裔。事有湊巧,正好在民間尋訪到一個名叫熊心的牧童,查問起來,確實是九十年前客死於秦的楚懷王的孫子。於是項梁立即將牧童迎來奉為楚懷王,定盱眙為國都,項梁則自稱武信君。之後,楚項部眾迅速擴大到數十萬。公元前208年項梁戰死。公元前207年項羽在巨鹿以破釜沉舟的決心與膽氣,擊潰秦軍主力章邯軍四十萬,與劉邦等部共同推翻了秦王朝的暴虐統治。滅秦之後,項羽自稱西楚霸王。而依范增借屍還魂之計借來的楚懷王熊心這具政治殭屍,由於已再無利用價值,便被項羽改號義帝流放異地。

王莽托古篡位

西漢末年,梓潼縣人哀章在長安求學,一向品行不端,好說大話。他看到王莽居位攝政,就想借奉承他的機會升官發財。於是哀章就做了一隻銅箱子,製作了兩道封書題簽,一道寫作「天帝行璽金匱圖」,另一道寫作「赤帝行璽某傳予黃帝金策書」。所謂某,就是高皇帝的名字。文書說王莽應做真天子,皇太后應遵從天命。圖和書都寫明王莽的八名大臣,又起了吉利的名字叫王興和王盛。哀章還把自己的姓名也塞在裡面,共有十一人,都寫明了官職和爵位,作為輔佐。當天黃昏,哀章穿著黃衣,拿著銅箱子到高帝祠廟,把它交給了僕射,僕射向王莽奏報。十一月二十五日,王莽到高祠廟接受天神命令轉讓統治權的銅箱子。他戴著王冠,晉見太皇太后,回來便坐在未央宮的前殿,下文告說:「我自身無德,幸賴是皇初祖黃帝的後代,是皇始初虞帝的子孫,又是太皇太后的親屬。皇天上帝大加顯揚和保佑,既定的天命,宣告皇統的開端,上天降下的符命、圖文,神明曉喻,把普天下人的命運託付我。赤帝漢朝高皇帝的神靈,秉承上命,傳給我轉讓政權的金策書,誠惶誠恐,不敢不敬謹接受二十五日為一吉日,我戴著王冠,登上天子的座位,建立國號為『新』的王朝。」王莽將要當真皇帝之前,先讓人捧著各種符瑞給太皇太后看,太后大吃一驚。這時,因孺子劉嬰還沒有即位,所以皇帝御璽仍放在太后的長樂宮。等到王莽即位,向太后請予御璽,太后不肯給。王莽讓安陽侯王舜規勸。王舜一向謹慎周到,太后平素喜歡他、信任他。王舜晉見,太后知道他是來為王莽索求御璽,憤怒地罵道:「我是漢王朝的一個老寡婦,早晚都要死,打算跟御璽一同埋葬。我不給他,他最終也得不到。」太后邊說邊哭。左右侍從都跟著哭泣。王舜也悲痛不已。停了很久,王舜才抬頭問太后: 「我等已無話可說,只是王莽一定要得到傳國御璽。太后,你難道能夠永遠不給他?」太后聽王舜說得懇切,擔心王莽威脅她,便拿出御璽,扔到地上,對王舜說:「待我老死後,你們全族兄弟將被屠滅」王舜得到傳國御璽呈獻給王莽。王莽非常高興,特地在未央宮漸台宴請太后,讓眾人盡情歡樂。王莽托古改制而篡漢,這是漢代歷史上的大事,也是借漢朝之舊屍,而還新朝「新魂」的典型事例。

劉秀借義軍復興漢室

新莽天鳳年間,荊州、新市(今湖北京山)一帶因自然災害,饑民大增;加之王莽的倒行逆施,社會矛盾加劇,終於引發了號稱綠林軍的農民起義。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南陽郡舂陵的豪強劉、劉秀兄弟,為西漢的皇親宗室,由於王莽廢除了漢宗室的封號,切斷了榮升進官的仕途,心懷積怨,便以「復高祖之業」相號召,聯絡地方豪強,並把宗族族人、賓客組成七八千人的軍隊,號稱舂陵軍,參加反對王莽的義軍,從而發展壯大起來。劉秀是一位頗具政治野心,又具政治謀略和膽識的政治家。他眼見綠林軍的強大,很有發展前途,就勸劉暫時委身參加了綠林軍,欲借農民義軍的力量,擊敗王莽,恢復漢劉的宗室王朝。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二月,綠林軍擁立劉玄稱帝。復漢的更始政權建立後,劉當了大司徒,劉秀則任太常偏將軍。同年六月,在著名的昆陽之戰中,綠林軍消滅了新軍的主力,接著推翻了王莽政權。在昆陽之戰中,劉秀立了大功,劉又奪取了宛城。更始帝劉玄怕二劉兄弟勢力超過自己,借他們與農民義軍分庭抗禮之機,以違令之罪,殺掉劉。劉秀聞訊,決定忍下仇恨,以退為進,赴宛城謝罪,以博取更始帝的信任,被封為破虜大將軍、武信侯,不久又行大司馬事。劉秀不僅躲過殺身之禍,而且壯大了實力。接著,被派往河北去招撫州郡。劉秀以計脫身,到了河北,猶如猛虎歸山,勢力很快發展起來;次年五月誅滅邯鄲的王郎,封蕭王。河北地區的豪強勢力歸附於他,勢力大增;同年秋又收編銅馬等農民義軍,擴充實力稱「銅馬軍」;不久,與綠林軍決裂。建武元年(公元25年),劉秀在河北柏鄉稱帝,史稱「光武皇帝」,接著定都洛陽,史稱「東漢」。此後,他反手過來,鎮壓了綠林和另一支赤眉農民義軍,用十二年時間,削平群雄,完成了中興漢室的統一大業。劉、劉秀兄弟為了實現政治目的,投身草莽,借農民義軍的「屍」,消滅了王莽政權,然後又軟硬兼施,東山再起,從而還了自己稱帝復漢的「魂」。

劉備借屍還魂占荊、川

三國時期,想雄踞一方的劉備,占據荊州的打算由來已久。早在諸葛亮的隆中對策中,便率先提出了要以荊州為根據地,方能稱雄蜀地。所以劉備與孫吳聯兵,在赤壁大敗曹操之後,就搶先占據了荊州,欲圖立足,以求發展。然而,荊州實乃劉表之地,劉備初來乍到,對當時的混亂局勢,一時無法控制。正在一籌莫展之時,名士馬良便向劉備獻策說:「主公如果舉薦劉表的兒子劉琦作荊州刺史,那麼荊州人就一定會歸順的。因為劉表是荊州的故主,劉琦又是劉表的長子,子承父業,名正言順。荊州百姓自然會心悅誠服。另外,劉琦繼承父業,理所當然,孫吳也就沒有索要荊州的藉口了。」劉備聽了此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便舉薦劉琦做了荊州刺史。而劉琦做了荊州刺史以後,荊州的形勢和局面果然迅速安定了下來。後來,劉琦病死,劉備出任荊州牧,便長期趁機 「借」踞了荊州,以作入川的基地和依託之處。後來劉備又施展「借屍還魂」之計占領了四川。赤壁大戰之後,劉備勢力增強,但還不具備雄厚的實力。他和孫權都把眼睛盯住四川:那裡地理位置好,資源豐富,是個可以大展宏圖的好地方。但是,曹操統一中原的決心已定,虎視眈眈,牽制住了孫權的力量。劉備、孫權一時都無法對四川下手。公元215年,曹操進攻漢中,張魯降曹,益州劉璋集團形勢危急。這時,劉璋集團內部爭權奪利,分崩離析。劉璋深怕曹操進攻四川,心想,不如請劉備來,共同抵禦曹操。劉備得訊,喜不自勝,正中下懷:這不正是他進軍四川的大好時機嗎?他派關羽留守荊州,親自率步卒萬人進入益州。劉璋推舉劉備為大司馬領司隸校尉,自己為鎮西大將軍兼益州牧。劉備、劉璋的這段「蜜月」註定長不了。一日,劉備接到荊州來信,說曹操興兵侵犯孫權。劉備請劉璋派三萬精兵、十萬斛軍糧前去助戰。劉璋怕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只同意派三千老兵出川。劉備乘機大罵劉璋:我為你抵禦曹操,你卻吝惜錢財。我怎能和你這種人合作共事於是向劉璋宣戰,乘勝直搗成都,完成了占領四川的計劃。劉備就是借劉璋這個「屍」,擴充了實力,占據了四川,為以後建國打下了基礎。

死諸葛嚇跑活司馬

公元234年,諸葛亮第六次出兵攻魏,其對手司馬懿只是隔河堅守,拒不出戰。過了一些時間,諸葛亮派了一位使者送來一隻盒子。司馬懿手下求戰心切的將軍們,以為諸葛亮派人來下戰書了。他們擁入帥帳,想弄清是怎麼回事,所有的人都緊張地注視著司馬懿。他拆開諸葛亮的信,信中諸葛亮罵他身為統帥,貪生怕死,與膽小的女人一般無二。司馬懿對周圍部下說:「諸葛亮用的是激將法,我們絕不可上當。現在諸葛亮處境艱難,軍政負擔過重,寢食不安。我相信他活不多久了,汝等好好準備著。一旦死訊傳來,我們馬上出戰。」魏軍繼續堅守於牢固的工事之中,諸葛亮非常惱火。這次出兵拖到現在已經一百多天了。白天,諸葛亮與眾將商議下一步作戰計劃,夜裡又整夜不眠地思考如何打敗司馬懿。過度的操勞,使他身染重病,口吐鮮血,最後死於軍營之中。蜀軍將士悲痛萬分,他們想立即為丞相辦喪。但楊儀和姜維依照諸葛亮臨終所授計策告訴眾人,先不要發喪。他們把諸葛亮殯殮入棺,然後率領蜀軍啟程返回漢中。第二天清晨,司馬懿得到消息,說諸葛亮已死,蜀軍已撤,他立即率領大軍離開據點,前去追擊蜀軍。半路上,他登上一座小山眺望遠處的蜀軍。只見蜀軍軍容齊整,旌旗招展,猶如諸葛亮在世時那樣。司馬懿頓時懷疑諸葛亮沒有死,可能這是誘兵之計。但在眾將催促之下,他只得繼續追趕。沒過多久,蜀軍聽得一聲信炮響,立即停止了前進,掉頭像是準備迎擊隨之而來的魏軍。這全都是依照諸葛亮之計行事的。就在司馬懿心中升起新的疑問時,樹林之中閃現出蜀軍帥旗,旗下眾將簇擁著一輛小車,車上端坐之人正是據傳已死的諸葛亮。司馬懿一見這種情景,立即下令全軍撤退,蜀軍也馬上啟程回師。直到回到安全地帶,蜀軍這才打起白幡,為丞相發喪。直到這時,司馬懿才相信諸葛亮真的死了,車上坐的諸葛亮只是木頭人而已。司馬懿再想去追,蜀軍早沒蹤影了。魏將都為失去了一個消滅蜀軍的大好時機而懊喪不已。司馬懿嘆道:「楊儀用兵之道大有諸葛亮之遺風,死諸葛亮借楊儀之身還了魂。我是上了『借屍還魂』之計的當了。」諸葛亮知道,他死後蜀國就沒有人能夠抵抗司馬懿了,而他是司馬懿唯一所忌憚之人,為了能使蜀軍安全撤退,就想出這一著:借屍還魂,使「死諸葛嚇跑活司馬」成為後世美談。

郭威借屍還魂建後周

五代十國時期,後漢隱帝乾佑時,大將郭威屢立戰功,成為當時手握重兵的唯一主帥。當時的後漢隱帝軟弱無能,治國乏術,致使一些強臣驕橫跋扈,朝中形成文臣與武將之間水火不相容的局面。乾佑三年(公元950年),郭威奉命前去征伐南方蠻部和其他叛軍。在郭威身邊的一幫謀士,此時分析了形勢:倘若平叛成功,定會功高震主,勢必引起主上的猜忌;加之文臣奸佞在君前讒言,定將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場。為避免遭臨橫禍,郭威一面廣泛收買人心,另一方面當受到皇帝獎賞時則辭功不受,請隱帝重賞幫助過他的文臣、武將、地方官,從而廣結人緣。此外,他又廣結黨羽,扶植親信。為防不測,在平息叛亂獲勝後,郭威更以防備契丹侵犯為名,移軍大名府。這樣,一則可養兵千日,積聚實力;二則倘朝中有變,可即刻南下掃平異己勢力。但他將家眷妻兒留在京城,以使朝野不生疑心。不久,妻兒在京被殺、親近文臣遇害,郭威深知這是朝中佞臣的政變所為。於是,手握重兵的郭威,樹起「誅奸佞,清君側」的大旗,清除了一幫搞政變的奸賊,隨之去拜見後漢王朝的皇太后,請求另立新君。正在此時,契丹獲悉後漢朝廷內亂,興兵南侵。郭威便率軍北上抵禦,同年十二月十九日,郭威渡過黃河,寓居澶州驛館。次日清晨,將要出發時,將士數千人忽大聲喧譁,郭威即下令關上房門,將士們便翻越牆頭而進入郭威的居室說:「天子必須侍中(指郭威)您自己來當,我們已經與劉氏(指後漢皇室)結仇,不可再立劉氏為君」有人隨即撕裂黃旗披在郭威身上,共同扶抱起郭威,歡呼萬歲,震天動地,趁勢簇擁著他向京城行進。到了京城郭威向太后上奏箋,請求主持宗廟社稷,侍奉太后做母親。不久,太后發布誥令,任命侍中代理國政。次年 (即後周太祖廣順元年,公元951年)正月初五日,後漢太后又頒下誥令,授予監國郭威傳國璽印,正式即皇帝位,這即是後周太祖。郭威擁兵舉旗,代漢稱帝,是借後漢「舊屍」而搶還「新魂」(改朝)的典型事例。

在這場科場舞弊案中,張伯行之所以能查處若干案犯,並獲升遷,原因有二:一是康熙重視吏治,嚴懲徇私舞弊的官員;二是張伯行在與勢力強大的貪官鬥爭中運用了打草驚蛇之計。首先,在初審時他識破了噶禮企圖掩蓋真相的詭計,並查出他收受賄賂的罪證,此謂「打草」;此時,「草中蛇」噶禮不已經按耐不住,籠絡欽差,誣告張伯行,事情演變得逾發嚴重,卻更加暴露出其 「七寸」。為官清廉的張伯行當然不懼怕,並獲康熙帝的支持,捕獲了「為害之蛇」,成為這場鬥爭中的勝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