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重慶兩江新區來看展「蹤跡與在場」當代藝術邀請展開展

封面新聞 發佈 2022-07-22T12:57:00.481270+00:00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7月3日,「蹤跡與在場」當代藝術邀請展在重慶兩江新區悅來美術館正式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十位中青代藝術家的160餘件作品,試圖通過這些作品,呈現中國藝術家當前所面對的問題情景與藝術思考。「蹤跡與在場」——當代藝術邀請展展出作品。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

7月3日,「蹤跡與在場」當代藝術邀請展在重慶兩江新區悅來美術館正式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十位中青代藝術家的160餘件作品,試圖通過這些作品,呈現中國藝術家當前所面對的問題情景與藝術思考。

「蹤跡與在場」——當代藝術邀請展展出作品。

「本次藝術展命名為『蹤跡與在場』,『蹤跡』強調的是當代藝術應遵循自身發展規律、捍衛自己的藝術立場,既涉及語言、風格、圖式等藝術本體領域的持續推進,也涉及藝術立場與文化身份的問題。」策展人、四川美院藝術人文學院教授何桂彥表示,就「在場」而言,即藝術家始終要與現實、時代、本土的文化對話,用獨特的藝術觀念與視覺智慧來回應這個時代的文化現實與精神訴求。

據悉,參與此次展覽的十位藝術家分別是:艾敬、曹暉、蒼鑫、郭晉、何汶玦、劉可、李占洋、魏青吉、楊千、周力。

「蹤跡與在場」當代藝術邀請展正式開展。

何桂彥介紹,此次展覽為群展,通過空間劃分,每位藝術家作品又各有特點。如,從圖像的解構到對消費文化的批判一直是楊千與何汶玦關注的問題。李占洋與曹暉均重視語言的「解構」,所不同的是,前者追求後現代的「戲擬」,以及與中國傳統雕塑語言的「互文」關係,後者更重視創作中的時間性、過程性。

同樣是致力於當代抽象話語的表達,在周力的作品中,藝術家強化了個人化的書寫與東方的審美趣味,而劉可在形式運作的過程中,對理性、意志的強化,使其作品具有一種獨特的冷峻感。

呈現中國藝術家當前所面對的問題情景與藝術思考。

郭晉與蒼鑫的作品有著一種獨特的「生命意識」。他們之間的差異,在於郭晉將個人的成長、記憶與一種悲愴的、寓言的現代主義表達結合起來。蒼鑫則以「薩滿」和「萬物有靈」的觀念,不斷推出與「身體」「身份」相關的作品。

「儘管各位藝術家的語言與觀念各有側重,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近年來中國當代藝術創作的一些基本特徵,那就是宏大敘事向微觀敘事、精英主義向藝術消費、文化批判向語言批判、國際視野向本土邏輯的轉向。」何桂彥表示,展覽將持續至9月4日。

此次展覽為群展,通過空間劃分,每位藝術家作品又各有特點。

據了解,悅來美術館是重慶悅來投資集團基於城市建設服務和文化理想而發起成立的非營利藝術機構。美術館致力於收藏、研究、展示並傳播以高新科技、文化創新和多元媒介為主要表現形式的當代藝術,著力探索藝術與科技、智能、網際網路之間的互動關係,以此探尋未來藝術與城市文化的可能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