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非遺之美|巧奪天工的鼻煙壺,方寸之間勾勒大千世界

brtvi生活 發佈 2022-07-24T01:41:39.773384+00:00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截至目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共有1557項,種類十分豐富。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截至目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共有1557項,種類十分豐富。雖然有些技藝已經瀕臨失傳,但隨著保護工作的大力開展,越來越多的非遺走到世人面前。今天迷妹帶大家走進非遺,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內畫,又稱內畫鼻煙壺,畫師從內徑甚至不足厘米的壺口伸入畫筆,在瓶壁上繪就大千世界。內畫誕生於清朝乾隆末年,它的出現,使鼻煙壺工藝達到「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勢」的藝術效果,被稱為鬼斧神工的藝術。


2006年內畫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內畫藝術流傳至今,按照地域分為京、魯、冀、粵四大流派。鼻煙壺雖小,但繪畫、書法、燒瓷、施釉等中國傳統藝術均匯聚於此,在寸天厘地的閉合空間內給觀者以獨特審美體驗。


據非遺傳承人王志江老師介紹,要想掌握內畫這門技藝,至少要經過十幾年美術、書法的訓練,積累紮實的外畫基礎。

內畫創作區別於外畫的是:首先作畫順序相反,內壁反著書畫,外壁才能是正順序;其次壺口小限制書畫的操作,內壁繪畫時不容易看到筆的位置,故而當一件精品呈現出時,才愈顯珍貴。


內畫藝術傳承至今,已有200年的歷史,隨著時代的發展,內畫的創作內容也更加多元,加入了二次元、抗疫等元素,希望以此讓更多年輕人加入傳承非遺的行列中來。



藝術需要堅守,文化需要傳承,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後輩的應盡之責。希望百年甚至千年後,內畫藝術也能像京劇,書法,篆刻一樣,被人們認識並熟知。

黃金小貼士

盈君堂

地址:紅橋市場三樓非遺傳播孵化園296號

內容來自 BRTV 生活頻道《迷尚北京》BRTVi 生活公眾號,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關注 BRTV 生活頻道,及時獲取更多實用內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