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神州奇俠武俠文學獎作品大賞

自成一派溫瑞安 發佈 2022-07-25T20:03:28.668726+00:00

溫派小編按語:第二屆神州奇俠武俠文學獎,在溫瑞安先生的大力推動之下,經由專家評審團綜合打分後,評出各獎項的獲獎作品。


溫派小編按語:

第二屆神州奇俠武俠文學獎,在溫瑞安先生的大力推動之下,經由專家評審團綜合打分後,評出各獎項的獲獎作品。組委會還會推薦參賽的優秀獲獎作品在有關平台上發表。


根據在《溫瑞安神州奇俠武俠文學獎徵稿啟事》中,明確規定:參賽者作品一經參賽,即視為授權組委會享有參賽作品的獨家版權(包括但不限於獨占性信息網絡傳播權、複製權、改編權、轉授權、維權等獨家權利),參賽者確認授權,並自願遵守本次活動有關版權和創作要求的各項規定。


現發布的獲獎作品文章,版權歸「溫文傳媒」所擁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作其他商業行為。


特此聲明。


神州在,俠不滅!


現發布第二屆神州奇俠武俠文學獎:「積極投稿獎」獲獎作品之——《俠女名琵琶》,以饗讀者。



《俠女名琵琶》


作者:李曉劍


蔡確,字持正,泉州晉江人,宋神宗年間進士,才思敏捷有氣節。


是年,王安石變法。


法是好法,但徒法不能自行,因為執行者的緣故,觸犯了既得利益者,又未給百姓帶來更多好處,最后里外不是人,才落的「拗相公飲恨半山堂」。蔡確官至御史右相,是變法的忠實擁戴者。後來,宋哲宗繼位,保守派司馬光得勢,清算新黨。蔡被謫嶺南英州,官職削奪。


老蔡混得很慘,府邸被查封,妻子帶著未到成年的兒子離開他,獨自一人從開封到千里之外的煙瘴之地。這日,路過江寧府鐘山腳下琵琶湖畔,聽聞王安石隱居於此「半山堂」,遂訪恩師。兩人相對無言,對改革危局充滿惆悵。在旁的王夫人見蔡確孤苦伶仃連一個僕從都沒有,頓生憐憫之心,後堂喚出一女說,「此女名琵琶,嶺南人氏,本闖江湖賣唱為生,因父病故,賤賣自身葬父,就到了府上。今日送與持正,做個侍妾也好。」


小女子十八、九歲,頭上高盤著朝天髻,髮根底緊緊束住一條黃絲絛,發間斜插一支銀制琵琶頭飾,一襲黃衫,小巧玲瓏一副俊俏模樣。蔡確忙說道,「謝過夫人,此去嶺南千里迢迢,豈不委屈了琵琶。」


王安石說道,「持正不知,此女久涉江湖,身懷絕技,自有妙處。再說她本嶺南人,正好攜爾還故鄉。」


琵琶跪拜主父主母隨蔡確而去。此時隆冬將至,梅花盛放,一路散漫著清香氣息。


蔡確吟道,「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琵琶對語,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王安石夫婦為主僕二人置辦齊了馬車行李,一路南行。蔡確問道,「琵琶,你究竟嶺南哪裡的人啊?」


琵琶語,不知也。只是會講嶺南方言罷了。


蔡又問,「你姓什麼?」


琵琶語,奴婢有名無姓。葬的也只是養父。


蔡又問,「你名琵琶可否為我彈奏一曲?」


琵琶語,奴婢既已跟了相公,一輩子侍候相公。一曲琵琶又算什麼?只可惜半年前,為父治病典了心愛之物。


蔡確說道,「那好說,等到了常州無錫界,我們挑一把梨花木琵琶好啦!」


琵琶語,一切聽從相公安排就是了。柔聲細語,溫潤如玉。


到了無錫,二人果然挑到一把梨花木琵琶。琵琶高興的不得了,滿面含春說道,相公今天為我買了琴,他日我定會讓相公聽個夠。


夜宿客棧,蔡確要聽彈奏。琵琶語,現在不行。今晚寅夜,自會為相公彈奏。


蔡確問道,為何?


琵琶語,相公昔日可有仇人嗎?


蔡確說道,彈劾捕殺貪官無數,焉能沒有宿敵?


琵琶語,那就對了。今夜必有刺客。相公且讀書,不管出任何事,千萬莫出門半步,我來樓上值守。


當晚客房挑燈,暗夜無邊。屋頂上人影攢動跳到院中,手持利刃直奔樓上。倏然間,琵琶聲起,爭——,爭令令——。刺客一怔,停在那裡。琵琶聲連綿不絕而來,繼而如同楚漢兩軍決戰時,喊殺聲,撼動天地,屋瓦仿佛要振得墜落。慢慢地殺聲漸弱,似有金鼓聲、劍弩聲、人馬聲息埋伏四野之中……讓聽到的人屏住呼吸,潛在門戶不敢出聲,欲哭無淚,欲呼無聲。僵持一刻鐘後,刺客一聲呼嘯,四散而逃。


少傾隔著客房門,琵琶語,相公安睡!兇徒已退。


次日蔡確開門,只見琵琶懷抱琵琶倚門已睡著了……一縷陽光灑在臉上愈顯俏麗。蔡確俯身抱起,深情一吻,落在紅唇。



蔡確到嶺南後,在山腳建了幾間茅屋,圍了一所竹籬小院,開館教書,和琵琶相依為命。一日,蔡確問,琵琶你說我那一樣不好,無非就是不為官為宦了,為什麼她們母子要離我而去呢?


琵琶語,煙瘴之地不來豈不更好。不然,不然琵琶怎麼會有福分和相公在一起……


琵琶洗衣做飯,飲食起居辛勤操持,照顧的無微不至,只可惜沒有生育兒女。二人寂寞,除卻你彈我聽琵琶曲,就飼養了一隻鸚鵡,掛在大廳。蔡確制一個銅鈴懸掛書齋,一搖鈴,鸚鵡能言,「琵琶,琵琶。」琵琶聞聲就急忙趕來伺候,相公有什麼吩咐,琵琶在呢,琵琶在呢!


可惜了,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幸福的日子沒過一年,京城來了一胖一瘦兩個殺手,在書館附近逡巡。


琵琶語,相公我們要搬家,來的兩個是絕頂高手,而且人高馬大,琵琶恐怕不是他們的對手。


蔡確真是拗相公的弟子,不聽。


琵琶並不生氣,只是用柴刀削了兩柄竹劍。這天黃昏,琵琶正在西廂做飯。忽聽鸚鵡叫個不停,「琵琶,琵琶……」


琵琶仗劍飛身到了書房,只見一胖一瘦兩名殺手擋住視線,幾乎看不到蔡確,就挺劍大喝一聲,琵琶在此!護到蔡確面前。

一場廝殺下來,琵琶身負數刀。高手雖高,也怕拼命。眼看著不能得手,呼哨一聲就撤,猛然間,二人轉身同時揚手,三隻袖箭射出,直奔蔡確。不好,琵琶奮力擊落兩隻,最後一支只有用臂膀擋了!


琵琶左臂中箭倒地,同時右手拽出頭飾銀琵琶向胖殺手一擊而中,倆殺手這才落荒逃命。


一支袖箭,本來無傷大礙,誰想塗有蛇毒。琵琶奄奄一息,抓住蔡確的手欲言又止。蔡確抱著琵琶直到沒有了呼吸,欲哭無淚,欲說更與何人說。幾天後,蔡確在翠竹間埋葬了她,和那把梨花木琵琶。


數十日平靜如常,蔡公一言不發。忽一日無意間觸動銅鈴,大廳里的鸚鵡叫聲不停,「琵琶,琵琶。」寂無回應。蔡確嚎啕大哭不停,口吐鮮血,心疼而終。有學生整理遺物,見一詩稿,血淚斑斑——


鸚鵡言猶在,琵琶事已非。

傷心瘴江水,同渡不同歸。


2019—11—13完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