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有所長寸有短,李白陶潛不一般

一直健走 發佈 2022-07-26T03:48:12.942552+00:00

自幼修習儒經典,閒靜善事抱孤念。陶淵明曾祖陶侃,外祖父孟嘉,晉代名士,娶陶侃為第十女。祖父做過太守,父親「寄跡風雲,忌茲輒喜」,具體事跡不可考。

【作者】神木市特殊教育學校 楊宇

2022年7月23日

一、自幼修習儒經典,閒靜善事抱孤念

陶淵明曾祖陶侃,外祖父孟嘉,晉代名士,娶陶侃為第十女。祖父做過太守,父親「寄跡風雲,忌茲輒喜」,具體事跡不可考。有一庶妹,淵明三歲,嫁程姓人家,故陶詩文提及她稱程氏妹。其父尚有一妾,家境不算太壞。八歲時父親去世,家境逐漸沒落。十二歲庶母辭世,淵明文章寫道:「慈妣早世,時尚孺嬰。我年二六,爾才九齡」。二十歲家境貧困,有詩可證:「弱年逢家乏」。陶淵明「自幼修習儒家經典,愛閒靜,念善事,抱孤念,愛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

二、少學琴書愛閒靜,開卷有得然忘食

《榮木》序曰:「總角聞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早年受儒家教育,有過「猛志逸四海,騫路思遠遠」的志向,受道家思想薰陶,很早就喜歡自然:「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又愛琴書:「少學琴書,偶愛閒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意淺識罕,謂斯言可保」。他身上,同時有道家和儒家兩種修養。

三、營一飽少許有餘,非名計息駕閒居

二十歲時,淵明開始遊宦生涯,謀生路。「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為生活所迫出任低級官吏。短暫居家生活後,二十九歲,他出任江州祭酒,不堪吏職,辭官歸家。州里召做主簿,辭卻此事在家閒居。隆安二年,淵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奉使入都,五月還家,被大風所阻,有詩《庚子歲五月從都還阻風歸林》,表達他家的渴望和對園林舊居的懷念。

四、動盪仕耕十餘年,他看透官宦生活

一年後母喪回潯陽,三年丁憂期滿,懷著「四十無聞,斯不足畏」的觀念再度出仕,任鎮軍將軍劉裕參軍。他既想為官一展宏圖,仍眷念田園,「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義熙元年三月,淵明為劉敬宣參軍,經錢溪使都,「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義風都未隔」,「園田日夢想,安得久離析」。動盪仕宦十餘年,他厭倦也看透官宦生活。義熙元年八月,淵明最後出仕,為彭澤令。十一月,程氏妹卒武昌,淵明解印辭官,正式開始歸隱生活,直至生命結束。

五、以往田園是地主,此時勞力近農民

此時淵明,政治態度明確,思想也進入成熟時期。不同之前躬耕生活,以往田園生活是中小地主,此時卻是勞力出得更多,接近一般農民生活。期間創作許多反映田園生活的詩文,義熙四年六月中,家中火災,宅院盡毀,被迫遷居。義熙十一年,朝廷詔征他為著作佐郎,淵明稱病沒應徵。義熙十四年,王弘為江州刺史,結交淵明,二人有軼事量革履、白衣送酒。元嘉元年,顏延之為始安太守,與淵明結交,軼事顏公子付酒錢。

六、四無人居墳嶣嶢,馬仰天鳴風蕭條

元嘉四年,檀道濟聞淵明之名,看望他贈粱肉,勸他出仕淵明拒絕。同年,淵明卒潯陽。他去世以後,友人私諡為「靖節」,後世稱「陶靖節」。荒草茫茫,白楊亦蕭蕭。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嶣嶢。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可奈何。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這首便作於逝世前的兩個月,即九月。

七、正準備飛不能飛,為大鵬唱臨終歌

陶潛出世,瀟灑風度千古第一,李白《臨路歌》竟不如他。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餘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左袂。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大鵬在李白的眼裡看作自己的精神化身。正準備奮飛,已經飛到不能再飛,他為大鵬唱臨終歌。李白一生,既有遠大的理想,又非常執著於理想。對自己一生回顧與總結,流露無比眷念和未能才盡其用的惋惜。

八、李白十五有詩賦,名流推崇與獎掖

長安元年,李白,字太白。其生地今一般認為是唐劍南道綿州昌隆青蓮鄉。祖籍為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家世家族不詳。神龍元年,十一月,武則天去世。李白五歲,發奮讀書。開元三年,李白十五歲,已有詩賦,得到社會名流推崇與獎掖,開始從事干謁活動。好劍術,喜任俠。是年岑參生。開元六年,李白十八歲。隱居戴天大匡山讀書。往來於旁郡,先後出遊江油、劍閣、梓州等地,增長閱歷見識。

九、李白居安陸壽山,許圉師孫女結婚

開元十二年,李白二十四歲。離開故鄉遠遊。再游成都、峨眉山,舟行東下渝州。開元十三年,李白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開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歲,春往揚州。秋,病臥揚州。冬,離揚州北游汝州至安陸。途經陳州與李邕相識,結識孟浩然。開元十五年,詔令「民間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薦」。秋,全國六十三州水災,十七州霜旱。李白二十七歲,居於安陸壽山,與故宰相許圉師孫女結婚,遂家於安陸, 是年王昌齡進士及第。

十、多次謁見裴長史,遭人讒謗終為拒

開元十六年,土蕃屢次入侵。李白二十八歲。早春,出遊江夏,與孟浩然相會於斯。開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唐玄宗為自己四十歲生日舉行盛大的慶賀活動,並以每年八月五日為千秋節。詔令天下諸州宴樂,休假三日。以宇文融管理全國財賦,強制稅法,廣為聚斂,供朝廷奢侈之用。李白二十九歲。在安陸。開元十八年,李白三十歲。春在安陸。前此曾多次謁見本州裴長史,因遭人讒謗,於近日上書自白,終為所拒。

十一、秋到嵩山戀故友,山居所在有隱意

初夏,往長安,謁宰相張說,結識其子張垍,寓居玉真公主別館。謁見其它王公大臣,均無結果。暮秋遊邠州,冬遊坊州。是年杜甫十九歲,游於晉。開元十九年,玄宗宦官,尤寵高力士,四方表奏,皆高力士所決。十月,玄宗駕幸洛陽。李白三十一歲,窮愁潦倒,自暴自棄,與市井之徒交往。初夏,離長安,經開封,到宋城。秋到嵩山的中嶽,戀故友元丹丘山居所在,有隱居意。暮秋,滯留洛陽。

十二、李白石室桃花岩,耕種讀書為生活

開元二十年十月,玄宗出巡,詔令巡幸所至,地方官可將賢才向朝廷推薦。十二月,歸還洛陽。李白自春歷夏在洛陽與元演、崔成甫結識。秋,自洛陽返安陸。途經南陽,結識崔宗之。冬,元演自洛陽到安陸相訪,二人同游隨州。歲未,歸家安陸。開元二十一年,正月,唐玄宗親注老子《道德經》。令天下士庶家藏一冊,每年貢舉時加試《老子》策。李白三十三歲,構石室於安陸白兆山桃花岩。開山田,日以耕種、讀書為生活。

十三、李白由於家庭故,只能走獻賦之路

開元二十二年正月,李白為玄宗獻上著作《明堂賦》,賦云:「穹崇明堂,倚天開兮。」又云:「四門啟兮萬國來,考休徵兮進賢才。儼若皇居而作固,窮千祀兮悠哉!」按賦中有「臣白美頌」等字樣,疑太白曾以此賦在東都洛陽進獻玄宗。此賦盛讚明堂之宏大壯麗,寫盡開元盛世的雄偉氣象以及作者的政治理想。李白寫作目的為求官,「以大道匡君」。由於家庭緣故,李白只能走獻賦之路。

十四、李白結識賀知章 ,上前拜見呈詩本

開元二十三年,玄宗狩獵,李白西遊獻《大獵賦》,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賞識。是年,李白結識衛尉張卿,通過他向玉真公主獻詩,接近統治階級上層。李白結識了賀知章 ,立刻上前拜見,呈上袖中詩本。賀知章頗為欣賞《蜀道難》和《烏棲曲》。李白瑰麗的詩歌和瀟灑出塵的風采令賀知章驚異萬分,竟說:「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賀知章稱他為「謫仙人」。三年後,李白髮出「行路難,歸去來」的感嘆,離開長安。

十五、玄宗每宴請郊遊,李白侍賦詩紀實

天寶元年,玄宗看李白詩賦,十分欽慕,召李白進宮。李白進宮朝見那天,玄宗問一些當世事務,李白胸有成竹,對答如流。玄宗讚賞,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玄宗每有宴請郊遊,必命李白侍從,用他敏捷詩才,賦詩紀實。雖非記功,將其文字流傳後世,以盛況向後人誇示。李白受玄宗的寵信,同僚不勝艷羨,但有人因此產生嫉恨之心。

十六、宮人恨讒謗疏之,後玄宗賜金放還

天寶二年(743年),李白四十三歲。詔翰林院。初春,玄宗於宮中行樂,李白奉詔作《宮中行樂詞》,賜宮錦袍。暮春,興慶池牡丹盛開,玄宗與楊玉環同賞,李白又奉詔作《清平調》。對御用文人生活厭倦,始縱酒昏穢。與賀知章等人酒游,玄宗呼之不朝。嘗奉詔醉中起草詔書,引足令高力士脫靴,宮人恨之讒謗,玄宗疏之,後玄宗賜金放還。天寶三載夏,李白到洛陽,遇到了杜甫。

十七、三人暢遊評論詩,縱談天下為國憂

此時,李白名揚全國,杜甫風華正茂。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但他並沒有在杜甫面前倨傲。兩人平等身份,建立深厚友情。在洛陽時,他們約好下次訪道求仙。同年秋,兩人如約到了梁宋。兩人在此抒懷遣興,借古評今。他們還在這裡遇到了詩人高適,高適此時也還沒有祿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暢遊甚歡,評文論詩,縱談天下大勢,都為國家的隱患而擔憂。這時的李杜都值壯年,此次兩人在創作上的切磋對他們今後產生了積極影響。

十八、此次的求仙訪道,李白得完滿結果

這年秋冬之際,李杜又分手。李白到齊州紫極宮請高天師如貴授道籙,從此他正式履行道教儀式,成為道士。後李白又赴德州安陵縣,遇見善寫符籙的蓋還,為他造真籙。此次的求仙訪道,李白得到了完滿結果。天寶四載秋天,李白與杜甫東魯第三次會見。短短一年多時間,他們兩相約,三會見,知交之情加深。一道尋訪隱士高人,同去濟州拜訪過當時馳名天下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這年冬天,李杜兩人分手。

十九、永王敗李白入獄,宋若思崔渙營救

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李白與妻宗氏南逃。當塗聞洛陽失陷,中原橫潰,返宣城避難剡中,溧陽與張旭相遇。聞郭子儀、李光弼河北大勝,返金陵。秋聞玄宗奔蜀,沿長江西上,廬山屏風疊隱居。天寶十五載、至德元載正月,安祿山洛陽稱大燕皇帝。郭子儀、李光弼破史思明,收復河北十郡。安祿山破潼關,生擒哥舒翰。至德二載,李白五十七歲。正月,在永王軍營,作組詩《永王東巡歌》抒發建功報國情懷。永王兵敗,李白潯陽入獄,宋若思、崔渙營救。成宋若思幕僚,為宋寫文表,跟隨他到武昌。

二十、乾元二年關中旱,大赦李白獲自由

宋若思很重視,再次向朝廷推薦,終被判罪長流夜郎。李白長流夜郎,妻弟宗嫌相送。途經西塞驛,至江夏,訪李邕故居,登黃鶴樓,眺望鸚鵡洲,至江陵入三峽。乾元二年,關中大旱,大赦全免,李白終獲自由。他順長江疾駛而下,《早發白帝城》反映他當時心情。到江夏,老友良宰正做太守,李白逗留一陣。乾元二年,與賈至泛舟賞月洞庭上,發思古之幽情,賦詩抒懷。不久,又回宣城、金陵舊遊之地。兩年時間,往來兩地之間。

二十一、李白因病回金陵,當塗投奔李陽冰

李白因病回金陵,生活窘迫,投奔當塗縣令李陽冰。上元三年,李白病重,病榻上手稿交李陽冰,賦《臨終歌》去世。關於李白之死,為三種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種死法《舊唐書》,「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第二種死法,李光弼東鎮臨淮,李白請纓殺敵,病死李陽冰處;第三種死法,當塗江上飲酒,醉跳水中捉月溺死。不管哪種死法,與永王李璘謀反有關係,是不爭的事實。

二十二、陶潛為流芳青史,李白想一展抱負

陶潛個性比較收斂,而李白自比聖人。陶潛是「吾願已足」,李白是「壯志未酬」。與陶潛相比,無可否認,陶潛對生命的意義的人生比李白要高一籌。其實,李白的成就,比陶潛更有名垂青史的可能,但他沒陶潛那麼豁達。陶潛以為人生能得以流芳青史便已足矣,李白的心思卻不僅僅在此,他想在活著的時候就一展抱負。他們心思不同,但結局卻是相同的,畢竟他們是同一類人,只不過在詩歌的成就方面有高低而已。

二十三、陶淵明略高一籌,文章比李白高明

人生當如桃李,不求萬古流芳,但亦至少要在人類歷史上稍微留一點痕跡,讓後人感謝你曾為社會進步做了努力,不妄來這個世界。「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青山不老,綠水長流,否則是一種浪費,或者遺憾。陶淵明和李白是各自時代成就最高的詩人,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屈指可數,而兩人的個性、詩風、人生理想有很大差異,所以歷代評論家和學者將陶、李二人加以比較者並不多,我認為,從文學的角度,陶淵明略高一籌,因為,他的文章寫的比李白高。

二十四、李白自稱酒中仙,陶潛採菊見南山

二人嗜酒,李白嗜酒家喻戶曉。《舊唐書》本傳稱其「既嗜酒,日與飲徒醉於酒肆」,「嘗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脫靴」,「浪跡江湖,終日沉醉」。李白著名詩篇多酒後而作,「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而陶淵明自稱「性嗜酒,而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今存陶詩一百二十四首,內容涉酒者達五十五首,占陶詩一半的分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膾炙人口。

二十五、消沉苦悶陷頹喪,恬淡靜穆顯欣喜

在臨死時,陶公還「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飲酒對陶淵明人生及文學創作,有重要意義。陶淵明與李白的飲酒詩,都可分兩個類型、兩種情調。飲酒陶詩有的消沉苦悶,陷於頹喪,如「從古皆有沒,念之中心焦;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千載非所知,聊以永今朝」、「欲言無餘和,揮杯勸孤影。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悽,終曉不能靜」。有的恬淡靜穆,於平和中顯出欣喜之情,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二十六、李白詩狂盪不羈,陶潛衝突達調和

「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日入群息動,歸鳥趨林鳴。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太白飲酒詩狂盪不羈、一瀉千里、瀟灑飄逸,如激流、峭壁、颶風,其一等作品則平和舒緩或者深沉寧靜。就兩人各自來說,陶詩從消沉苦悶到平和欣喜,精神境界提升,「由衝突達到調和」;李白兩種飲酒詩完全對立,豪放狂傲與平和沖淡,為李白詩歌壯美和柔美兩個方面,反映人類的普遍情感,豪放狂傲表現獨一無二的李白本色。這一點陶淵明無法比擬。

二十七、李白陶潛柔美詩,確實有相似之處

陶、李二人二人個性的不同,我認為,李白與陶詩柔美方面,確實有非常相似之處,但這只是反映了人性的複雜性及太白詩風的豐富性,但總體來說,太白飲酒詩的基本風格是豪放、壯闊、狂傲,充斥著躁動不安的情緒,與作者一貫的藝術風格相一致。陶淵明飲酒則平緩、深沉、寧靜,這也是陶詩的主要特點。李白的飲酒詩具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雄壯氣勢,淵明卻如「山澗清且淺」般小巧玲瓏。

二十八、尺有所長寸有短,李白陶潛不一般

綜上所述,我們不能以點代面,對兩個偉大的文學家,妄加評論,只能是某一方面相互比較。所以,這個命題的說法,我不同意,可能會使我們誤入歧途,因為,就是現代社會的不同時期的文學家,也很難進行文學方面的比較,只能看社會影響。可見不論陶淵明還是李白的飲酒詩在其各自的創作中都不是游離於主體風格之外的作品,二人的飲酒詩與其其他題材的詩作具有相同的藝術風格,亦是作者人生品格的寫照,正如任何人都不會把太白想作陶淵明或把陶淵明當作太白一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