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八佾》講義

手機用戶石刻古韻 發佈 2022-07-27T18:34:00.867145+00:00

【原文】3·16 子曰:「射不主皮①,為力不同科②,古之道也。」【注釋】①射:是射箭。皮:皮是皮革。②科:等級。【譯文】孔子說:「射箭不在乎能夠穿能透靶心就可以了,主要看每各人的力氣和射箭的等級,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

【原文】3·16 子曰:「射不主皮①,為力不同科②,古之道也。」

【注釋】①射:是射箭。皮:皮是皮革。②科:等級。

【譯文】孔子說:「射箭不在乎能夠穿能透靶心就可以了,主要看每各人的力氣和射箭的等級,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

【鑑賞】孔子曾經說過:「射箭主要看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心態,不一定以穿透靶心為衡量的標準。因為人的力氣有強有弱,他們射箭的等級也有差別,倘若一定要決出勝負,那不是強者更強,而弱者更弱嗎?如今世道衰落,禮儀崩壞,諸侯爭霸。遵從禮儀之風者聊聊無幾,真是可悲呀!」孔子在這裡呼籲民眾要恢復周朝的禮樂制度,告誡他們尊重禮儀,才能富國興邦,反對用武力去束縛民眾。古時候天子通過射禮來選拔諸侯、卿、大夫和士,射家的男子必須會的本事,聖人因而對它用禮樂來加以文飾。

世間找一件事既能盡禮備樂,又能多次而為,且能用以樹立德行,沒有比射箭比賽更合適的了,所以聖人致力於此。只有天子才有這樣的制度,諸侯每年述職、獻物、貢士國君的時候,天子就在射宮考試諸侯們的本領。如果諸侯們射箭時的儀容體態符合禮儀的規定,動作節奏符合音樂,而且射中的目標有多,就可以參加天子的祭禮,反之就不能參加。能多次參加的,天子就加賞他,參加次數少的,天子就斥責他。所以說射禮的意義在於爭取做諸侯,故此諸侯和君臣都致力於射禮。

【原文】3·17 子貢欲去告朔①之餼羊②。子曰:「賜也!爾愛③其羊,我愛其禮。」

【注釋】①告朔:周禮,朔,農曆每月初一為朔日,告遍諸侯,諸侯用餼羊款待使者。②餼羊:餼,xi細。餼羊,祭祀用的活羊,禮用一羊,殺而不烹。

【譯文】子貢提出省掉每月初一日祭祖廟用的活羊。孔子說:「子路,你雖然很愛惜那隻羊,我更關注祭祀的那種禮。」

【鑑賞】古時天子在冬季頒發給諸侯來年祭祀用的「告朔」,諸侯把它藏在祖廟,每月初一到祖廟,殺一隻活羊祭祖。魯國自從魯文公之後,已經廢除此禮,而有司照常每月備此羊。子貢認為既然此禮已經不再執行,再用活羊祭是浪費,所以提出去掉這項規定。孔子認為此禮雖然已經廢除,羊存活了。但是後來的人祭祖時,用羊來找回這個禮節就很難了。天子也不會再「告朔」諸侯之禮,這是很可惜事情啊!孔子的主張和子貢的想法不同,他是從精神層面極力地保留傳統文化的內涵,重視禮儀的完整性和歷史的傳承性,由此可見,孔子的遠見非同一般。

【原文】3·18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譯文】孔子說:「完全詳盡地按照周禮要求去侍奉國君,人家還以為這是在諂媚。」

【鑑賞】周禮是孔子一生追求的理想目標,他周遊列國就是想實現這個宏偉的計劃。孔子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綱五常思想,主張君臣有等級之別,而且有禮教的規定不可逾越。君子事奉君主,必要的禮節不可少。

但是不要阿諛逢迎,迎合君主的喜悅。君子講究實幹,說真話,辦實事,即便得不到國君的賞識,但也不能奴顏婢膝,委曲求全。孔子在這裡批評了那些一心想求國君恩寵,為保全自家官爵而到處獻媚的小人,他們自以為是盡了君臣之禮,但是卻丟掉了人格,豈不是更加可悲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