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單霽翔:利用琉璃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北京日報客戶端 發佈 2024-05-07T07:03:30.180658+00:00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潘福達2月24日上午,「傳承京西千年琉璃窯火暨故宮博物院古陶瓷、明清官式建築保護研究工作站」啟動儀式在金隅琉璃文化創意產業園舉辦。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潘福達

2月24日上午,「傳承京西千年琉璃窯火暨故宮博物院古陶瓷、明清官式建築保護研究工作站」啟動儀式在金隅琉璃文化創意產業園舉辦。近日,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在接受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專訪時介紹,故宮古建築大修工程曾用上了門頭溝琉璃渠各瓦廠出產的琉璃瓦。

十年前的2013年,金隅琉璃文化創意產業園的前身——北京市琉璃製品廠因環保受限、市場收窄等原因而停產,窯火一度熄滅。熄滅十載的窯火今天再次熊熊燃燒,老窯廠改造而成的金隅琉璃文化創意產業園首次對外亮相。看著熄滅多年的窯火重燃,單霽翔感慨萬千。

「我們見證了千年琉璃窯火重燃,這是北京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單霽翔表示,金隅琉璃文化創意產業園將作為「龍頭」帶動門頭溝區文化遺產保護,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典範。他建議通過生產優質的文化創意產品讓琉璃文化傳承下去,琉璃製品可作為國禮送給來訪外賓,利用琉璃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只有門頭溝琉璃渠的瓦廠知道故宮琉璃瓦的品質是什麼,尺寸是什麼,有大量的檔案,上百年不斷沉澱經驗,不斷理解故宮對琉璃產品的要求。」單霽翔介紹,自2002年始,故宮啟動了歷時18年的古建築大修工程,同時也進入了優質古建築維修用材料的遴選過程,琉璃瓦便是古建修繕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選材伊始,工程技術人員考察了琉璃之鄉——京西門頭溝琉璃渠村,當時還在秉承傳統工藝燒制琉璃瓦的廠子數量有限,這些廠家均為故宮大修燒制過琉璃瓦,園區前身北京明珠琉璃瓦廠便是規模較大的其中一家。

傳統工藝燒制的琉璃瓦均為手工工藝製作,加工生產周期長,故宮用量比較大,因此故宮還選定了海淀北安河琉璃瓦廠、昌平悼陵監村琉璃瓦廠為大修項目燒制琉璃瓦。這兩家瓦廠與琉璃渠頗有淵源,瓦廠創始人曾經是琉璃渠瓦廠工匠。

「故宮大修選擇門頭溝琉璃渠的瓦廠,是因為京西門頭溝琉璃渠燒制琉璃瓦的歷史傳統悠久,還帶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講起琉璃的歷史文化,單霽翔如數家珍。

根據《元史》等文獻記載,1263年,元朝在琉璃渠正式設立了官辦的窯廠,為修建大都供應琉璃構件,並專門派官員管理。到了明代,朝廷開始大規模修建宮殿,琉璃瓦需求量非常大。朝廷開始擴大琉璃瓦的生產規模,特別是擴大了宣武門外的琉璃窯的生產規模,燒制專供建皇家宮殿用的琉璃瓦。

到了清乾隆時期,因為城市發展需要,京城裡附近的宣武門外窯廠琉璃廠撤銷,遷到城外與琉璃渠村合併,於是琉璃渠村進入了最鼎盛的時期,皇家建築所用琉璃大部分來自琉璃渠窯廠,門頭溝琉璃渠的窯廠是古代官式琉璃工藝傳承至今的重要生產基地。

單霽翔還提到,門頭溝琉璃渠一帶盛產優質煤炭,可供燒窯使用,同時也盛產一種叫「坩子土」的黑色頁岩土,土中含鋁,富含油性,燒制之後變成白色,是製作琉璃瓦胎體的上乘原材料。

琉璃渠村原皇家琉璃窯廠與故宮博物院有著很深的淵源。1954年,琉璃渠村原皇家琉璃窯廠曾交由故宮博物院管理,以保障故宮琉璃建材之需,時稱故宮博物院琉璃窯廠;1950年代中後期,因鐵路建設,窯廠略向東移並新建了廠房;1958年窯廠移交北京市門頭溝區,1962年經文化部指示歸還故宮博物院,1970年又由北京市建材局(今北京金隅集團)接管;2001年金隅集團施行企業改制,該窯廠被改制為北京明珠琉璃製品有限公司。

「之前這裡窯火熄滅,有一種歷史傳承中斷的感覺。」單霽翔回憶說,多年前窯廠因環保等原因停產,官窯的熄火讓故宮人感到可惜,那時候正是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正式啟動的第二年,是故宮博物院古建築修繕探索新的實施機制和傳承方式的開端之年。

「故宮人都很著急,如果高質量、高品質傳統工藝燒造的琉璃瓦沒有了,那故宮修繕質量保證不了,修繕寧可停。」單霽翔說。

故宮並不敢輕易嘗試選用異地的琉璃瓦,機制瓦也無法展現出古代琉璃瓦的審美意向與形制特徵,這怎麼辦?故宮最終選擇了能使用門頭溝優質坩子土燒制琉璃瓦的外地代燒工廠,這才解決了修繕難題。

2018年,單霽翔給北京市相關領導寫了一封信,建議通過技術改造使該廠實現環保達標、恢復生產,搶救、保護、傳承彌足珍貴的官式琉璃製造工藝,保障故宮古建築琉璃建材供應,使該窯廠、該工藝繼續服務於首都的文物保護與建設事業。

這封信得到了北京市的支持,琉璃文化創意產業園應運而生,這裡將繼續為故宮提供高品質的琉璃。

單霽翔一直關注著琉璃瓦燒造等非遺技藝的傳承問題,讓他倍感欣慰的是,金隅琉璃文化創意產業園原汁原味恢復古法燒制技藝,曾因窯火熄滅而遣散的工匠再次回到琉璃渠村重操舊業,一些年輕師傅也加入了琉璃瓦燒造的隊伍中來。

在單霽翔看來,古法技藝傳承關鍵在於人的傳承,專業人員的培養和規範的行業培訓應相結合,使古建築保護人才建設實現管理人員、研究人員、工匠三位一體的人才梯隊,形成「研究-管理-實操」的人才體系。他建議,在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以「研究」帶動管理與實操,建立完整的古建築保護研究體系,培養古建築保護專業工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