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裝備內卷」開啟,雷射雷達恐成汽車標配

禾顏閱車 發佈 2022-07-29T06:19:23.457192+00:00

【導語:在剛剛結束的深港澳國際車展2022上,已經有不少量產車型開始配備雷射雷達了。看起來,雷射雷達的春天就要來臨了。比如小鵬P5、小鵬G9、蔚來ET7、蔚來ES7、理想L9等,單車搭載數量有1-4顆不等。

【導語:在剛剛結束的深港澳國際車展2022上,已經有不少量產車型開始配備雷射雷達了。看起來,雷射雷達的春天就要來臨了。比如小鵬P5、小鵬G9、蔚來ET7、蔚來ES7、理想L9等,單車搭載數量有1-4顆不等。據目前公開的信息,接下來長城、廣汽、上汽等車企也會陸續推出配備雷射雷達的車型。一時間,是否搭載雷射雷達、雷射雷達數量多少等似乎成為評判一款車輛智能化程度高低的量化標準。】

撰文|蔡家倫、編輯|禾子


2021年,車載雷射雷達行業最著名的話,莫過於沙龍汽車那句「4顆以下不要說話」。自2021年小鵬P5發布,開啟智能汽車搭載雷射雷達的序幕之後,雷射雷達似乎就已經成為新車的標配。2022年更是被行業稱為雷射雷達量產上車的元年。一時間,是否搭載雷射雷達、雷射雷達數量多少等似乎成為評判一款車輛智能化程度高低的量化標準。一場新能源汽車的雷射雷達「內卷大戰「就此展開。

據統計,截至目前,小鵬、北汽極狐、上汽智己、上汽飛凡、廣汽埃安、長安阿維塔、長城沙龍、理想、高合、威馬等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新能源品牌,都紛紛宣布即將量產或交付的新車型將搭載雷射雷達。中國車企對雷射雷達的熱情,在全球範圍內都是首屈一指的,也給了國內雷射雷達行業巨大的發展機遇。


雷射雷達在自動駕駛中價值巨大

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是以雷射作為信號源,由雷射器發射出的脈衝雷射,打到地面的樹木、道路、橋樑和建築物上引起散射,一部分光波會反射到雷射雷達的接收器上。根據雷射測距原理計算,就能得到從雷射雷達到目標點的距離,脈衝雷射不斷地掃描目標物,就可以得到目標物上全部目標點的數據,用此數據進行成像處理後,就可得到精確的三維立體圖像。

隨著雷射雷達加入後,通過整車傳感器的相互配合,可以提升整車的感知能力,從而可以大幅提升感知的可靠性。車輛可以有效識別路面凸起、井蓋缺失、拋灑物、大型靜止障礙物等目前攝像頭難以識別的目標,實現對周圍環境的精準感知。這對提升自動駕駛、自動輔助駕駛的安全性具有極大價值。

但是,如果只是硬體的堆砌,帶來的不僅僅是成本上漲,高額的數據量和運算負荷也很難真正為自動駕駛形成有效幫助。第一款量產交付搭載雷射雷達的小鵬P5,配備了2個雷射雷達、4個全景攝像頭、5個高精度毫米波雷達、9個高靈敏度攝像頭和12個超聲波傳感器,共32個感知元件。而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採用了全套華為自動駕駛方案,車身搭載3 個雷射雷達、6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9個ADS 攝像頭、4個環視攝像頭,感知元件數量高達34個。

傳感器數量不斷攀升,幾乎成了目前自動駕駛的趨勢。但實際上,單一雷射雷達所帶來的數據量都是巨大的,而30多個傳感器所帶來的數據量,對於車內通訊帶寬是一個新的挑戰。有相關工程師做了一項實驗,他們曾在數據採集車上安裝了1個128線和2個16線雷射雷達,加上4個攝像頭、1個毫米波雷達、1個慣性導航、2個GPU,這些傳感器帶來的數據量,連千兆交換機都難以帶動。


產能不足成雷射雷達眼下難題

各大車企紛紛宣布將量產搭載雷射雷達的車型,這樣看起來,雷射雷達的春天就要來臨了。但其實雷射雷達產業還面臨著一些問題,尤其是在產能方面。

雷射雷達上車的車型越來越多,目前雷射雷達行業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而且整個雷射雷達的產業鏈,包括晶片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目前幾個頭部雷射雷達廠商最核心的問題是進行量產的問題。速騰聚創創始人邱純鑫就曾公開表示,他們今年在全球將要交付幾十萬顆雷射雷達,占全球雷射雷達交付量的一半以上,壓力非常大。

目前國內,速騰聚創和禾賽在行業內的競爭力較大,華為、大疆等老牌科技企業也開始相關業務,競爭力緊隨其後。此外,北科天繪、北醒光子、鐳神智能、一徑科技等企業也有涉足,未來可能會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隨著雷射雷達技術逐漸成熟,未來3-5年將成為雷射雷達行業發展的黃金窗口期。當下雷射雷達行業仍然處於百家爭鳴的時期,還未出現絕對的領頭羊,各家企業都有機會。在未來,關鍵致勝法寶在於能夠降低雷射雷達成本並量產。只有以更低的成本並且實現大規模量產的企業,未來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點評


隨著汽車智能化與自動駕駛功能的逐步落地,搭載雷射雷達作為核心傳感器已經成為汽車界的共識。尤其是2022年眾多新車型的發布將切實帶動雷射雷達的放量,意味著雷射雷達量產元年已經到來。未來,隨著雷射雷達技術的發展與成本的進一步降低,雷射雷達將逐漸成為汽車智能化的重要賣點和標配方案。但是,一款車的雷射雷達數量越多,並不代表著自動駕駛系統越好用。反而數量越多,系統複雜度就會越高,導致後期維修成本就會越高。所以在選購時我們應該專注於需求和體驗,一款車裝配了雷射雷達固然好,但也不至於單獨為了它而買單。


(本文系《禾顏閱車》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