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洛陽城裡春光好》是韋莊創作的《菩薩蠻五首》之五

快樂老魯 發佈 2022-07-31T02:43:15.238032+00:00

《菩薩蠻·洛陽城裡春光好》是韋莊創作的《菩薩蠻五首》之五。中國古詩詞創作過程中的哪些軼事趣事系列(527)洛陽城裡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迷。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菩薩蠻·洛陽城裡春光好》是韋莊創作的《菩薩蠻五首》之五。

中國古詩詞創作過程中的

哪些軼事趣事系列(527)

洛陽城裡春光好,

洛陽才子他鄉老。

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迷。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

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菩薩蠻·洛陽城裡春光好》韋莊

韋莊(約836年- 約910年),字端己,漢族,長安杜陵人,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韋莊工詩,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並稱「溫韋」。所著長詩《秦婦吟》反映戰亂中婦女的不幸遭遇,在當時頗負盛名,與《孔雀東南飛》《木蘭詩》並稱「樂府三絕」。

《菩薩蠻五首》詞中的「江南」,都是確指的江南之地,並非指蜀地。這組詞創作於韋莊晚年寓居蜀地時期,是作者為回憶江南舊遊而作。韋莊生在唐帝國由衰弱到滅亡、五代十國分裂混亂的時代,一生飽經亂離漂泊之苦。黃巢攻破長安,他逃往南方,到處流浪。直到59歲,才結束了這漂泊流離的生活。這組詞內容與他的流浪生活密切相關。

這首詞是韋莊在公元九世紀避亂洛陽時的作品。韋莊客居洛陽,正是國家多事之秋,戰亂頻仍,民不聊生;自己則浪跡他鄉一事無成。所以詞一開頭,就以排比偶句寫景抒慨。上句寫景,洛陽多花,春光確實很好;下句抒慨,洛陽多才子,但他們卻因為生不逢時而垂老他鄉。洛陽的大好春光未能使之陶醉,反而觸發了他的隱憂,可見這位「洛陽才子」此時感慨頗深。這裡,「春光好」是淡寫,「他鄉老」卻是重筆,情景兩兩對舉,比照十分鮮明,以情景的反差表現了心理的反差,突出了「春光」卻在「他鄉」、雖「好」可惜已「老」的矛盾心境。

魏王堤即魏王池,因「貞觀中,以賜魏王泰」而得名,它是東都洛陽的游賞勝景。但安史亂後,東都已失去昔日的魅力,更何況此時游賞,就更有一番今不如昔之感了。句中著一「暗」字,雖是煙籠柳堤的實景描繪,但也確是作者的虛筆映襯,從中透露出一種歷史與人生的迷濛感,所以下句就直接托出「此時心轉迷」的心態。眼前所見的是春光繚亂、煙柳迷茫之景,胸中翻騰的是懷才不遇、心志淒迷之情。眼迷心迷,景迷情迷,使他又一次陷入迷惘憂傷之中。

洛陽是詞人的第二故鄉,因而他對洛陽有著深厚的感情。此詞開頭,即疊用「洛陽」二字,而且突出地把它放在句首,就是這種感情的具現。「洛陽才子」是詞人自指,因為他的成名之作《秦婦吟》就是在洛陽寫的,並獲得了「秦婦吟秀才」的美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