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畫院召開「新時代美術創作中的人民形象」學術研討會

光明日報客戶端 發佈 2022-08-01T08:32:07.868646+00:00

7月28日,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中國美術報》社承辦的「新時代美術創作中的人民形象」學術研討會在中國國家畫院舉辦。

7月28日,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中國美術報》社承辦的「新時代美術創作中的人民形象」學術研討會在中國國家畫院舉辦。

研討會上,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盧禹舜表示,創作實踐與理論研究是文藝發展的雙翼,二者相輔相成、相生相長。本次研討會作為中國國家畫院為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周年系列活動的一部分,是中國國家畫院作為美術創研單位自覺發揮代表性、示範性和導向性作用的具體體現。盧禹舜強調,重溫講話精神,深入理解並踐行人民文藝觀,具有重大意義。藝術創作要有獨立的藝術品格,高尚的文化品質和鮮明的文化立場與個性追求。創作者要虛心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從人民的勞動實踐中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為人民抒寫、抒情和抒懷。要牢記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以精品奉獻人民,把對祖國血濃於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藝術創作全過程、融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追求中。

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徐漣介紹,中國國家畫院堅持守正創新,培根鑄魂,承擔了大量主題性創作任務,特別是在建院40周年之際,開展了一系列重要創作與研究、展覽活動,推出了不少有分量的美術作品,獲得了廣泛的社會影響。與此同時,在重大主題性創作實踐過程中的體會與經驗為理論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機與動力。徐漣表示,中國國家畫院將舉辦系列理論研討會,直面創作實踐中的問題,特別是主題性藝術創作中的難點、熱點、焦點問題,以期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美術作品,助力藝術家們從高原向高峰邁進。

隨後,陳池瑜、魯太光、尚輝、李虹霖、鄭工、王平、于洋、陳明、孔紫、尚可、李曉柱、趙培智等學者和藝術家代表,圍繞「新時代美術創作中的人民形象」的主題,結合自身研究和創作經驗,探討了「以人民為中心」創作導向在當代美術創作中的價值和意義、新時代美術創作人民性的表現手法、當代美術創作中的人民形象、藝術語言和人民形象的表現等相關問題。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陳池瑜表示,新時代如何塑造好「人民形象」,需創作者在創作時要將宏大的敘事內容和普通人物的表現結合起來,以小見大;要深入生活,在創作中將理性和與情感相結合;同時把主題觀念和生動鮮活的形象結合起來,使人民形象具有強烈的審美魅力和創新形式感,使美術作品中的人民形象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持久的社會影響力。

《美術》雜誌主編、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尚輝強調,人民性是新時代中國美術自主發展的精神底蘊。中國當代美術正是在多元多樣的藝術探索中,再度形成了對中國美術現代性的自主認知,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與藝術表現主體的人民性共同構築了這種現代性之中的藝術主體精神,從而使藝術源於人民生活這一理論真正成為構建國際化藝術中的中國美術自主發展與探索的理論基石。

「回顧中國美術發展的歷史,能夠清晰地感受到,『人民』這一關鍵詞一直貫穿在美術創作中。表現人民形象的作品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變遷、時代風貌和時代精神。」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所長李虹霖談到,文藝工作者應當堅守人民立場,把人民作為藝術表現的主體,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將自己的思想情感同人民融為一體,用「群眾語言」「生活視角」進行創作,把握時代主題,用心用情用功謳歌偉大時代。

《中國美術報》社社長兼總編輯王平指出,正是有著家國情懷,中國國家畫院的人物畫家們在近年來創作出了一批優秀的水墨人物畫主題創作。他們的作品體現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思想,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社會現實深入的梳理和深刻的思考,體現了他們在建構中國精神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中國國家畫院人物畫所藝術家孔紫表示,如何在新時代創作出反映時代、反映人民心聲的精品力作,取決於藝術家的思想感情。藝術家不僅要對藝術本體語言進行修煉,更要關注對於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人民形象的認知和感受。「用我們的真誠和同理心,去認識、了解和體會人民大眾的心聲、嚮往和憧憬,從而通過我們提煉出的藝術語言,表現真實可信的、鮮活的、可敬可愛的人民形象。」孔紫說道。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田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