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生命,在目送中成長,也在目送中永別

沐渃兮 發佈 2022-08-01T12:51:05.664263+00:00

讀完這段話,腦海里出現了清晰的畫面,那個漸漸長大的孩子已消失在地平線,母親的手還在空中揮舞著遲遲沒有放下。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讀完這段話,腦海里出現了清晰的畫面,那個漸漸長大的孩子已消失在地平線,母親的手還在空中揮舞著遲遲沒有放下。

2013 年10月,第一次讀到台灣作家龍應台散文集《目送》時,就被她細膩的情感表達所觸動,文字中不僅流淌著濃濃的母愛,還有一個母親豐富而激烈的內心衝突,更重要的是帶給我們對生命、對親情、對友情的深刻思考。

龍應台,祖籍湖南衡東,1952年出生於台灣,畢業於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並獲得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她是台灣著名文化學者和知名度極高的報紙專欄作家,曾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長。

此後又遷居德國,在海德堡大學漢學系任教,並為《法蘭克福匯報》撰寫專欄。

龍應台的《目送》是一本情感散文集,書中共收錄了七十三篇散文,如同書的扉頁所說:「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字裡行間,深情款款地描寫了作者與孩子、父母、兄弟、朋友的離別和牽掛,還有她個人生活的心裡路程。

這本散文集讀了很多遍,讓我難以忘懷的還是《目送》,這是一篇關於生命成長的目送,也是與生命永別的目送。

作者通過送兒子華安去上小學、機場送別,以及開車送他去上大學的三個場景,深刻細緻地描寫了一個小男孩在母親的目光中慢慢長大的過程。

昔日獨自背著書包不斷回頭張望尋找母親的小男孩,已經長大,就連機場與母親的擁抱告別,都表現出勉強忍受。

龍應台送華安上大學的路上,華安只顧自己戴著耳機,獨自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裡,儘管他的內心世界和母親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通向內心世界的那扇大門,母親卻永遠無法推開。

讀龍應台的這篇散文就像讀我們自己,她講述的場景和體驗,我們也曾感同身受。

兒女小的時候,盼著他們快快長大,我們目送孩子走進大學校門的那一天,獨自回到家裡,突然感覺四周異常安靜。

早晨,不用鬧鈴叫醒作早餐,不用一遍遍喊著督促起床吃飯。餐桌上少了一雙筷子,孩子的房門永遠是緊閉的,父母又重回二人世界。

可是,這種日子過不了幾天就開始陷入對兒女的期盼與等待之中,期盼孩子周末回來,等待每晚的視頻聊天,期待孩子秒回微信,盼望假期趕快到來。

剛上大學的孩子對家還是留戀的,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開始不願每天與父母視頻聊天了,發微信也是惜字如金,或者發個表情而已,父母感覺是孩子學業太忙沒有時間和家人聊天,選擇理解和寬容。

豈不知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校園生活,有了自己的交友圈,他們像鳥兒飛上了藍天。

這時我們便開始抱怨那個曾經聽話乖巧的小男孩、小女孩不見了,並常常陷入對兒女的思念和回憶當中。

又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工作了,戀愛結婚了,婚禮過後,他們開始獨立的人生,過上了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生活,父母唯有目送,唯有祝福。

接下來,我們不僅要接受自己逐漸衰老的身體,還將面臨目送年逾古稀的至親。

有一天你最不願意聽到的壞消息終於來了,懷著悲傷、無奈和敬畏之心目送至親,與之告別,而且是永遠的告別。

「 站在火葬場的爐門前,雨絲打濕了前額的頭髮,她深深地凝視著緩緩往前滑行的棺木,在心裡與父親告別,並希望記得這最後的目送。」

與至親的永久告別,也預示著我們的生命走入下半場,雖然有些傷感, 但生命本就是在一場又一場的目送中告別,走向最後的落幕。

作者飽蘸深情的筆墨,還原生命的本真: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永別。

龍應台曾說,有了對生死的經歷之後,開始覺得大部分社會議題其實都只是枝微末節。

回歸生命的本真,讓我們深陷塵世羈絆的心靈得以解脫。

在一次次幸福與無奈的目送中,體悟人生的悲歡離合,在一次次生離死別中,感受生命與親情的可貴,這或許就是作者的用心所在吧。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創,侵必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