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藝術發展的10位頂級策展人,你必須了解

芭莎藝術 發佈 2022-08-04T16:48:21.085099+00:00

早期,策展人主要負責藏品的研究、保管和陳列,這與我們如今所理解的策展人有較大差距。20世紀,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策展人出現,他們定義了該職業的當代意義,塑造了現在我們理解藝術的方式。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外景

「策展人」一詞源於英文「curator」,指在藝術展覽活動中擔任構思、組織和管理的專業人員。早期,策展人主要負責藏品的研究、保管和陳列,這與我們如今所理解的策展人有較大差距。20世紀,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策展人出現,他們定義了該職業的當代意義,塑造了現在我們理解藝術的方式。今天,時尚芭莎藝術帶你認識這十位曾深刻影響藝術發展的策展人。

#1

威廉·桑德伯格

Williem Sandberg

1897-1984,荷蘭

桑德伯格率先打破了以往按照時間線索展示作品的策展方式,採用主題性的策展思路。策展人根據預設的主題概念展示作品,引導觀眾依此進行批判性思考。這一策展思路使美術館發生了時代的巨變——從收藏、展示作品的職能機構,轉變為策展人或藝術家表達態度、思考的空間

1898年的Stedelijk展廳,當時正在展出倫勃朗的作品,人們可以看到最初較為傳統古典的裝修風格。

1938年4月,在粉刷一新的Stedelijk舉辦的展覽《抽象藝術》(Abstrate Kunst)。

即便不了解桑德伯格,我們也不會對這樣的美術館感到陌生:館內不但有展覽空間,還有咖啡廳、放映室、演講廳、書店等公共設施,當然還有一疊疊設計精巧、印刷考究的出版物。這樣的空間設計正由桑德伯格在上個世紀設計完成,使美術館能夠與公眾更加親近。

Stedelijk演講廳

#2

詹姆斯·詹森·斯威尼

James Johnson Sweeney

1900-1986,美國

斯威尼在工作中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並不願妥協,甚至不惜為此辭職。但正是由於他的固執,博物館的發展產生了顛覆性改變。

康斯坦丁·布朗庫西《空中的鳥》(Bird in Space),拋光黃銅,高151cm,1932-1940年

他在古根海姆博物館任職期間,通過收購和展出康斯坦丁·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等具有先鋒性的年輕藝術家的作品,顛覆了博物館對抽象藝術的狹隘認識。在舉辦展覽之外,斯威尼還注重在博物館中建設藝術圖書館,整理、出版展覽相關文獻,豐富展覽的文字遺存。

胡安·米羅《丑角的狂歡節》(Harlequin's Carnival),布面油畫,66×90.5cm,1924-1925年

除此之外,斯威尼反對過分個性的建築干擾觀眾的注意力,始終將作品本身的展示放在第一位。因此,他將博物館的牆壁刷成白色,清掃了作品之外一切可能使人分心的存在。

斯威尼擔任古根海姆博物館館長,攝於1954年

#3

阿爾諾德·博德

Arnold Bode

1900-1977,德國

如今五年一度的卡塞爾文獻展是全球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展覽之一,阿爾諾德·博德正是這一展覽的開創者。1955年,博德在卡塞爾組織了第一次文獻展,以創新方式展示了過去半個世紀的歐洲藝術史——從亨利·盧梭(Henri Rousseau)到蘇菲·陶柏-阿爾普(Sophie Taeuber-Arp)。首屆卡塞爾文獻展的成功舉辦恢復了當地戰後的文化生活,並通過藝術使西德重新與世界產生了聯繫。

第一屆卡塞爾文獻展舉辦場地,弗里德里齊阿魯門博物館(Fridericianum),攝於1955年

此後,博德連續策劃了三屆卡塞爾文獻展,並奠定了其基調——嚴肅的批判和反思。博德始創的文獻展如同一場儀式,將過去和現在、當地人和外國人串聯在一起,充分挖掘了藝術史對現實可能的指導意義。

#4

阿爾弗雷德·漢密爾頓·巴爾

Alfred Hamilton Barr, Jr.

1902-1981,美國

巴爾對20世紀中期的藝術史和展覽史都產生了重大影響。他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創造了現代展覽和陳列方式,即「白色立方體」。布展時,他站在觀者的角度安排作品,給予展品寬鬆的間距和樸素的背景。除此之外,他還將藝術史理論應用於展覽實踐,通過展覽建構完整的藝術史敘述。

1929年展覽《塞尚、高更、修拉、梵·高》(Cézanne, Gauguin, Seurat, Van Gogh)現場,「白色立方體」的展示模式

巴爾首次在展覽中引入對作品進行說明的展簽闡釋性的展簽使觀眾在感受到審美愉悅的同時,也能了解作品發展的歷史及其背後的故事。

阿爾弗雷德·巴爾所繪的立體主義和抽象藝術風格發展示意圖,1936年

他主導的「多門類計劃」使博物館能夠對實用藝術、商業藝術及流行藝術與純藝術一視同仁。總之,巴爾將博物館置於現代主義的語境之中,從多個方面改變了傳統博物館的定位。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和阿爾弗雷德·巴爾在1957年畢卡索75周年紀念展覽

#5

約翰內斯·克拉德斯

Johannes Cladders

1924-2009,德國

克拉德斯從不試圖通過展出迎合公眾趣味的作品來吸引觀者,而始終關注那些未曾被公眾接受的作品,致力於定義藝術在其幫助下,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及其他藝術家得以獲得國際聲譽,當代藝術也因此更加豐富多彩。

約瑟夫·博伊斯《裝置視圖》,門興格拉德巴赫市立博物館,1967年,在約翰內斯·克拉德斯策劃的「反博物館」展覽中展出。

克拉德斯提出「反博物館」概念,要求博物館破除陳見,始終努力挖掘新觀念,不斷幫助新作品得到大眾的認可,成為藝術品。同時,他也認為機構有義務珍藏已有藝術品,防止其被歷史遺棄。

克拉德斯在展覽現場,該展覽為Hans Hollein的《體操課》(Die Turnstunde),1985年

#6

蓬杜·於爾丹

Pontus Hultén

1924-2006,瑞典

作為歐洲策展人,於爾丹在溝通歐美藝術方面影響深遠,曾將美國當代藝術介紹到歐洲,如賈斯培·瓊斯(Jasper Johns)等人。1968年,他還策劃了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的首個回顧展。

於爾丹在展覽Önskemuseet,位於斯德哥爾摩現代博物館(Moderna Museet),1963年

於爾丹與克萊斯·奧登伯格(Claes Oldenburg)在現代博物館,1966年

於爾丹致力於拓寬博物館的表達方式和涉獵範圍。他擅長為展覽注入互動和即興精神,比如1966年妮基·德·聖·法勒(Niki de Saint Phalle)的作品《她》(She)。

作為蓬皮杜藝術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的首任館長,於爾丹策劃了多次大型展覽,涉及多種門類藝術品,還包括電影、海報和文獻。這些展覽橫跨多領域,呈現多重意義,標誌著策展規則的轉移——從單純展示作品到進入少有人了解的藝術家、策展人和評論家的集體記憶

妮基·德·聖·法勒《她》(She),1966年

#7

華特·霍普斯

Walter Hopps

1932-2005,美國

除了與同時代策展人一樣致力於宣傳現代藝術,霍普斯還重新定義了博物館作為展示新藝術的場所的可能性,並對新的展覽形式的出現做出了決定性貢獻。

Edward Kienholz於1959年創作的雕塑《Walter Hopps Hopps》的正視圖

他在1978年組織策劃的展覽《36個小時》(Thirty-Six Hours)是館外策展的典範——在兩天半的展覽期間,只要作品能夠進入展廳,任何一位來訪者的作品都能被展示出來打破傳統觀念的限制,這種方式使展覽能夠真正與當地藝術對話,激發全新藝術活力。

#8

哈洛德·塞曼

Harald Szeemann

1933-2005,瑞士

在哈洛德·塞曼之前,策展人都背靠機構——塞曼也曾如此。他於1969年在紐約策劃的展覽《生活在你的頭腦里:當態度成為形式》(Live Inside Your Head: When Attitudes Become Form),呈現了觀念藝術和後極簡主義者的藝術實踐。這一展覽使他一舉成名,卻也招致眾多批評。他被迫辭去工作,成為首位「獨立策展人」

塞曼接受關於展覽的採訪,1969年

約瑟夫·博伊斯在展覽現場,1969年

1972年,塞曼成為第五屆卡塞爾文獻展最年輕的藝術總監,並提出革命性的策展觀念:不但展出繪畫、雕塑等傳統媒材的作品,還包括行為藝術和以「事件」為概念的作品,徹底破除了精英和大眾文化之間的隔閡除此之外,塞曼還創造了現今展覽的常見模式:以一個中樞概念貫穿展覽,並藉此提出對藝術作品的創新闡述。

James Lee Byars《Calling German Names》,第五屆卡塞爾文獻展現場,1972年

#9

傑爾瑪諾·切蘭特

Germano Celant

1940-2020,義大利

切蘭特是義大利70年代觀念藝術史的註腳,被稱為「貧窮藝術」(Arte Povera)的創始人。他在1967年為這一概念策劃了首次展覽——在熱那亞布雷特斯卡畫廊(Galleria La Bretesca)舉辦的「空間」(Im Spazio)展覽。通過一系列展覽,切蘭特改變了藝術的製作方式和看待方式,以及策展的方式。

皮耶羅·曼佐尼《藝術家的屎(No. 4)》(Artist’s Shit (no. 4)),錫罐、印刷紙和糞便,4.8× 6.5×6.5cm,1961年

傑爾瑪諾·切蘭特《Arte Povera: Notes on a Guerrilla War》,發表於《Flash Art n.5》,1967年

除了發掘、宣傳本土藝術,切蘭特還促成了義大利和美國藝術的溝通,使貧窮藝術能與概念藝術和大地藝術齊頭並進,共同塑造了藝術創作的新技術、新語言,孕育了今日所謂的自由藝術

1968年,義大利阿馬爾菲,「貧窮藝術 + Azioni Povere」展覽期間的集會。左起:托馬索·特里尼(Tommaso Trini)、阿奇爾·博尼托·奧利瓦(Achille Bonito Oliva)、傑爾馬諾·切蘭特(Germano Celant)、菲利貝托·門納(Filiberto Menna)、馬塞洛·魯馬(Marcello Rumma)(右上)

#10

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

Hans-Ulrich Obrist

1968-,瑞士

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打破了傳統的策展觀念。1991年,他在自家廚房中舉辦了他的第一個展覽,質疑了傳統的藝術展示空間,拓寬了展覽的概念和空間。展覽因此變得更加複雜,也有了更寬闊的討論空間。

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在瑞士聖加侖大學(St Gallen)上學時策劃的廚房展,1991年

奧布里斯特歡迎多種形式的藝術,認為策展人應是藝術家的推動者。他認為隨著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繫愈加緊密,視覺藝術家應把視野拓展到技術、文學、人類學、文化批評、哲學等各方面,從這些學科中獲取新的想法以反哺藝術自身。

Take Me(I'm Yours),巴黎,2015年,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利用網際網路裝置,使公眾通過網絡與展覽互動。

通過嘗試各種展覽實踐,奧布里斯特實現了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緊密聯繫和交流。除此之外,他長期對當代藝術家、文化人物進行訪談以積累文本。實驗性的展覽實踐與其長期的採訪,構成了他對於當代藝術的兩大貢獻:打破常規和拓展展覽的可能

《15個房間》,龍美術館,2015年,由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策劃。

策展人的職責在於發現藝術家及其作品裡的新意和時代意義。人們如何與藝術在一起?這一問題的解決有賴於策展人的解答。縱觀20世紀,策展史與現代主義藝術史密不可分,策展人地位的提升也顯而易見。

如今,展覽已成為大多數藝術為人所知的首要渠道,展覽參與了當代藝術史的建構。藝術品與展覽之間的聯繫如此緊密,展覽的闡釋將直接影響人們對藝術品的理解。因此,掌控展覽全局的策展人越來越受到重視。你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編輯、文陸蓓蓓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