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最早並非情人節,原來是「女兒節」

王小v 發佈 2022-08-04T19:52:04.287865+00:00

七夕,現在被當做中國的情人節,其實七夕是第一個專門為女性設置的節日,有點像女兒節的味道。之所以後來被商家稱作情人節,是因為唐玄宗的那場長生殿乞巧,為這個節日增加了愛情的甜蜜。圖片來源於網絡七夕是牛郎織女一年一會的日子。

七夕,現在被當做中國的情人節,其實七夕是第一個專門為女性設置的節日,有點像女兒節的味道。之所以後來被商家稱作情人節,是因為唐玄宗的那場長生殿乞巧,為這個節日增加了愛情的甜蜜。

七夕是牛郎織女一年一會的日子。

七夕,又名乞巧節,發源於西周,最早可能追溯至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七夕為祭祀牽牛星、織女星,因社會制度限制個人自由,故託言天上星宿以求慰藉。

當時的七月黃昏,織女星升上一年中的最高點,清晰可見。織女星與兩旁兩顆較暗的星形成一個朝東方開口的樣子,在此東面可見牛郎星。漢朝以後,七夕開始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繫起來,並正式成為屬於適齡男女的節日。

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實,在唐代,七夕仍不脫乞巧的習俗。所謂乞巧是女孩們希望自己的女紅做得漂亮,心靈手巧。

《開元天寶遺事》中有著記載,宮中各嬪妃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對著月亮穿針線,能穿好針線的是為巧者,然後夜宴達旦,後來士民之家也都效法。

宮中女子平時離針線比較遠離,後來有了七夕夜晚抓蜘蛛放在小盒當中,到了早上打開來看誰盒子中蜘蛛結的網比較密這樣的遊戲。

唐代在七夕還有七夕的節令食品,大約就是糕餅之類的食物,因為餅是平常多見的食物,所以也就沒有特別,不像元宵有湯圓、春節有餃子、端午有粽子、重陽有菊花酒那樣被傳承。

古時,七夕有曬書、曬衣的習俗,據說可以避免蟲蛀。人們選擇七月七日,天門洞開,陽光強烈,龍王爺「曬鱗日」此日暴曬衣服、棉被之類,以防蟲蛀,讀書人也往往在這一天曝曬書籍。漢後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普及全國。東漢崔實《四民月令》云:「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不蠹。」

過往女子的針織技術為生產力的一部分,也是社會對妻子的要求之一,每逢七夕就向織女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名為「乞巧」。其間結會彩樓,預備黃銅製成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為之得久。漸漸七夕成為「女兒節」。

而古人正月及八月、九月都可以乞巧,宋朝以後才有七夕乞巧。宋元時期,七夕乞巧節變得很隆重,有專門賣乞巧飾品的市場,稱作乞巧市。

據明清至民國時期部分書籍所載,廣州姑娘於七夕中展示出來的巧藝,有一粒穀粒大小的繡花鞋、指甲大小的各式扇子,玲瓏輕飄的小羅帳及特製的蓮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灑杯大小,盆內描有兩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難以區別。到了初七晚上,繼續如昨晚一樣祀神,稱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

不少地區年輕女子喜歡在七夕時用樹上的液漿兌水洗頭髮,這項習俗和七夕「聖水」的信仰有關。人們認為七夕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銀河水一樣,具有潔淨的神聖力量。

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孫(即織女)聖水」。因此女性在這天沐發,也就有了特殊意義,代表用銀河裡的聖水淨髮,必可獲得織女神的護佑。

湖南、江浙一帶都有此記載,如湖南湘潭地區《攸縣誌》:「七月七日,婦女采柏葉、桃枝,煎湯沐發。」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與叔婆等女眷在七夕沐發。

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習俗。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樑,裝上欄杆,於欄杆上紮上五色線製成的花裝飾。入夜,人們祭祀雙星、祈求福祥,然後將香橋焚化,象徵著雙星已走過香橋,歡喜地相會。這香橋是由傳說中的鵲橋傳說衍化而來的。

浙江農村,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江蘇一帶的乞巧活動有淨水視影,取淨水一碗於陽光下曝曬,露天過夜,即撿細草棒浮於水中,視其影來定驗巧拙。許多青年女子採用小針看水底針影來應驗智愚的。其他地區亦有漢族採用這種方式來應驗巧拙智愚。

染指甲是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