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起源地安慶,黃梅調創始人阮自華的七夕詩

歷史橫縱 發佈 2022-08-06T20:49:53.640925+00:00

(作者:項結權)七夕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七夕集祈福、乞巧、愛情於一體,自古至今流傳著許多浪漫故事。黃梅戲《天仙配》講述的正是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黃梅戲《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賣身》,是根據安徽青陽腔《槐蔭記》等劇本改編而來,是首部以電影方式出現的黃梅戲。

(作者:項結權)

七夕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七夕集祈福、乞巧、愛情於一體,自古至今流傳著許多浪漫故事。黃梅戲《天仙配》講述的正是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

黃梅戲《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賣身》,是根據安徽青陽腔《槐蔭記》等劇本改編而來,是首部以電影方式出現的黃梅戲。作品講述了七仙女不顧天規,私自下凡與董永結為伉儷,憧憬美好生活,最終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愛情故事。

黃梅戲全稱「安徽黃梅戲」,簡稱「黃梅戲」,是以安慶地區民間音樂為基調,用安慶地區方言演唱的地方戲曲藝術,起源並發展壯大於安慶地區,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也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音樂」。

黃梅戲曾用名黃梅調、懷腔、皖劇等。其前身名稱黃梅調來源於安徽安慶懷寧黃梅山,創始人為明末「風流太守」阮自華」。

阮自華也寫了不少關於七夕的詩:

《七夕》

生在人中別境多,每逢今夜歡銀河。

豈知天上逡巡見,不作罏旁白首歌。

漸台輦道托微波,騁望晴宵墜蔦蘿。

鳥鵲不來星欲散,天青露白奈卿何。

《七夕中江樓》

天高氣清夜難託,獨往披襟據江閣。

繁星搖碧天宇近,空水唥滄地維廓。

明河已澈輦道周,機杼寒深驚素秋。

誰篷銀潢駕鳥鵲,魯無織女會牽牛。

漸台岼屼空相聚,玉枹不鼓雙游墜。

織成錦字河無梁,一片寒光杖誰寄。

《七夕社集中分作四章》

一,

天空河漢淺,靈耦別何長。

盛禮嚴宵駕,佳期今夕張。

秋星裝晚靨,初月印眉黃。

遙望銀潢里,輝輝五色光。

二,

鵲橋橫紫輦,鳳鳥到玄憂。

結縷來銀漢,開襟宴玉京。

新詩流大火,僲史卜增城。

欲乞九微照,秋山理卞卿。

三,

誰謂天河廣,臨秋似可航。

如何川上客,宛在水中央。

鳥鵲下原野,兼葭蔽阻長。

蛛絲空夜結,夙夕愧無梁。

四,

幸有冷風御,同將上漢槎。

支機取僲石,織錦粲流霞。

促夜七襄急,新涼九便賒。

小臣織青鳥,通昔憶承華。


另還有《七夕歌歸里病中示同社諸子》、《同七夕馬元赤、郭成也、朱太赤、李卿、明釋、明壽、明心石誠庵聽雨分得平字》、《七夕徐勛衛集馮二、李八、皮二、餘二天界木末亭夜雨將霽作》《七夕得得樓次杜韻寄家兄孝廉,時家難北去久之》等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