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督辦面對面:鹽城東台一居民歸鄉沒有口糧田 社區協調積極推進

江蘇政風熱線 發佈 2022-08-08T18:08:36.494877+00:00

在農村,只要是有農村戶口,村里就會分一定面積的土地,一部分固定的土地作為基本口糧地平均分給村里人,有剩餘用地的,村民可自由承包土地,交納承包費。但近期,東台市城東新區管委會紅烈社區的一位居民向12345反映,說自己作為紅烈社區的居民,幾十年來都沒有自己的口糧地,希望我們幫助解決。

在農村,只要是有農村戶口,村里就會分一定面積的土地,一部分固定的土地作為基本口糧地平均分給村里人,有剩餘用地的,村民可自由承包土地,交納承包費。但近期,東台市城東新區管委會紅烈社區的一位居民向12345反映,說自己作為紅烈社區的居民,幾十年來都沒有自己的口糧地,希望我們幫助解決。

  在東台市城東新區紅烈社區,記者見到了反映人張先生。他告訴記者,自己今年51歲,自十幾歲時便離家討生活。近些年,自己帶著妻兒回到家鄉,本想著自己做做小生意,妻子可以種點糧食糊餬口,但就在這時張先生才發現,自己作為紅烈社區的居民,卻並沒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口糧地。

  紅烈社區 居民 張先生:「就找到幹部,幹部說的你在外面的,你沒有(分到),我說我是紅烈村的,(現在)應該有口糧田,要長水稻。」

  那麼作為紅烈社區的居民,為什麼大家都有口糧地,張先生卻沒有呢?為了解其中緣由,記者來到紅烈社區。社區書記告訴記者,在今年6月5日接到張先生的訴求後,社區就第一時間聯繫了當時負責分地工作的老隊長和相關負責人。

  東台市城東新區管理委員會 紅烈社區 黨總支書記 李衛兵:「他當時98年二輪承包之前已經離家多年,一直沒有在家裡,然後當時分田的時候,他家裡的人口也比較多。當時的地也比較多,當時要求交那個『兩上繳』,後來的農業稅負擔也比較大的,放在那裡也沒人種,所以他家人也沒要求分田,我們當時就沒有分。」

  考慮實際情況 積極協調推進

  社區書記表示,由於當年無法聯繫張先生本人,加上其家人不願代領,這才導致張先生未能享受「口糧田」。而目前,村部所有田均分配到人,無法滿足張先生分田的訴求,但考慮到他的實際困難,紅烈社區已研究解決方案。

  東台市城東新區管理委員會 紅烈社區 黨總支書記 李衛兵:「後來我們又要把所有的代表召集起來,開了一個村民代表大會,然後同意把這個當時的人均耕地是0.95畝補給他,利用我們集體的資金來補助他的征地補償,然後我們再根據他的本人同意,補償按照現有的金額補償給他,他也同意,後來我們就打了報告報到新區,請上級批准。」

  為了解該方案何時能夠落實,隨後記者來到紅烈社區所屬的東台市城東新區管理委員會,管委會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表示,目前確已收到相關報批材料,審批工作也在正常流程下積極推進中。

  東台市城東新區管理委員會 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 薛松:「在接到12345交辦單後,我區高度重視,第一時間進行流轉處理,責成紅烈社區進行情況調查,通過對當時經辦的村民代表、村幹部了解情況,情況基本屬實,現已拿出解決問題的初步辦法,待區審批以後進行落實,最遲八月底前解決到位,切實維護好社區居民的合法權益。」

  基本口糧田作為當地村民的「飯碗田」,對滿足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們基層政府針對村民的訴求,及時會辦,尋求解決措施,保護居民的合法權益,儘早落實補償款項,了卻張先生的一樁心事。12345將持續關注。

來源:鹽城廣電全媒體新聞中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