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根脈 厚重穰鄧」《滄桑變遷》之宋金元時期

醉翁亭上看風雨 發佈 2022-08-12T20:27:29.558521+00:00

之六《滄桑變遷》之宋金元時期。後周顯德七年,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定都汴梁,史稱「北宋」。

【千年根脈 厚重穰鄧】之六《滄桑變遷》之宋金元時期

宋金元時期

(960-1368年)

後周顯德七年(960年),殿前都點檢(禁軍的最高統帥)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取後周政權,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定都汴梁(今河南開封),史稱「北宋」。

北宋(960-1127年)時期,仍設鄧州,別稱為南陽郡,武勝軍節度,州、軍治所仍設在穰縣。知州則兼兵馬巡撿,掌管軍隊訓練及捕盜事。州領五縣:穰、內鄉、順陽、淅川、南陽。時,菊潭、向城、新野、臨瀨均省入穰縣,穰縣地域遼闊,以今鄧州為中心,跨今新野、鎮平、內鄉、淅川等縣地,轄張村、穰東、曲河、延陵、刁澗、陽管(在今鎮平縣)、穰廷、廣晉等八鎮。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張永德任武勝軍節度使。張永德,陽曲(今山西太原)人。後周封駙馬都尉,歷任殿前都點檢、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宰相)。入宋,官加侍中,進封鄧國公。永德守鄧,為政尚寬,重農桑,興水利,《順治鄧州志》記載:黑龍堰、塘堵堰為其所修,「鄧州戴之如父母。」自張永德之後,先後有諸多朝廷重臣守鄧州,如太師兼宰相宋倔、駙馬兼宰相高懷德、宰相趙普、尚書令兼天下兵馬大元帥錢俶、狀元、副宰相蘇易簡、宰相寇準、狀元張師德、參知政事范仲淹、副宰相范致虛等,他們大都勤政愛民,澤被鄧土。詳見《北宋重臣守鄧州》。

本年,山西商人在鄧州城建成山西會館,為山西商人食宿聚會之所。金元時毀於兵燹,後重修,為建國前鄧縣尚存的大建築之一。清代曾為試院、桑蠶學校、商業學校,民國曾為簡易師範,建國後為糧庫、麵粉廠。

北宋淳化四年(993)國為十道,鄧州河南道。後於至道三年(997年)分全國為十五路,鄧州屬京西路(治今洛陽市)。

天禧二年(1018年),鄧人周舉進士,為代鄧州第一名進士。湛為人耿直不畏強權,官至諫議大夫。他所創立的檔案編排方法--千文(字)架閣法,被朝延詔令諸路施行,至今為學者所重視並研究。

天聖七年(1029)三月丹民所過給米,並分送鄧、唐等州,以閒田處之。故北宋時鄧境即有鮮卑民族。

本年,樞密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曹利用,被陷害貶知鄧州。後又貶知隨少再貶房州安置行至襄陽驛自殺。其家請居鄧州,帝許之,並命其子內監崇班曹湖車官監鄧州稅。

天聖十年1032),鄧州城內建龍興寺及舍利塔。寺、塔毀於元末兵少明代重修後改稱福勝寺。1988年7月28日,河南古建築保護研究所在修復塔基時,在塔下地宮發現金棺、銀槨、玻璃舍利瓶、鎏金雙龍銀壺、鐵塔、《地宮記》石刻等珍貴文物。這些文物的發現,實為罕見,對科技史、藝術史、建築史和宗教史都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慶曆五年(1045年)十一月,范仲淹知鄧州。范仲淹,蘇州吳縣(今蘇州市)人,進士出身,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卒諡「文正」。范仲淹知鄧後,「孜孜民事,政平訟理。公餘營百花洲,許民遊樂」。創花洲書院,培育英才。於鄧州寫下千古名篇《岳陽樓記》。其子范純粹,生於鄧州,紹聖三年(1096年)知鄧州。《順治鄧州志》稱其「惠政追宗文正,民並稱之」。

慶曆六年(1046年),鄧人賈黯舉進士第一名(狀元),為鄧州籍第一名文狀元官至御史中丞,著有文集 30 卷,以議論見長。今鄧州有賈黯遺蹟若干處:賈黯慕在張村鎮冠軍村;賈狀元書院,在鄧州故城西南隅紫金山,為賈黯年少時讀書處後人建書院,為明清鄧州書院之一;不欺堂,在花洲書院。

嘉祐五年(1060年),分京西路為南、北兩路,鄧州屬京西南路(治今襄陽市)。後於大觀元年(1107年),升鄧州為大都督府。

熙寧三年(1070 年),時鄧州境州、縣共有禁兵與廂兵七營之多。是年,葉縣尉黃庭堅來鄧州,有《游百花洲十首》等詩。

宣和二年(1120年),知大名府范致虛移知鄧州。後又兩次知鄧。

宣和三年(1121年),穰縣令戴特立因在州東白龍潭禱雨應驗,上奏朝廷,徽宗賜廟號「惠潤」,於是在廟院立碑記其事,並植楸樹若干。其碑存今腰店鄉孫樓村北惠潤廟碑亭內,下部斷殘,系將朝廷文書直接描摹上石、雕刻而成。院內有宋楸一株。此處宋碑頗有研究價值,為鄧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北宋時期的鄧州,稱為「上郡」「望郡」「善藩」。因地處中原,遠離戰亂,社會安定,民風淳樸,且土地肥沃,物產富饒,再次呈現了異常繁榮的景象。崇寧年間,鄧州有114127 戶,297550 人。

北宋時期,鄧州培育出了一些名優產品,享譽天下。有貢品花蠟燭,貢品白菊花,鄧州大柿等。歐陽修《歸田錄》記載有「唐、鄧大柿」。今高集鎮有「柿子馬營」之說,所產「磨盤柿子」為特產,四瓣,無籽味甜。

靖康元年(1126 年)初,金分兩路攻宋,破相、浚二州,威協京師。知青州張叔夜(字嵇仲,永豐縣人,曾知鄧州、侍中張耆之孫)上書請兵斷金後路,不准,徙知鄧州。九月,分天下二十三路為四道,以三京及鄧州為都總管府,分總四道兵:以知大名府趙野為北道都總管;以知河南(洛陽)王襄為西道都總管;以知鄧州張叔夜為南道都總管;以知應天府胡直孺為東道都總管。十一月,金兵再至,欽宗命各道勤王,張叔夜率子伯奮、仲熊,合兵3萬前往。叔夜抗金,數戰有功,升延康殿學土。叔夜勸欽宗「暫詣襄、鄧,以圖西據長安」,不從。再升叔夜資政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明年,金擄徽、欽二帝北行,叔夜從之,至白溝(原宋、遼界河),仰天大呼,絕食死。年六十三。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於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市)即位,是為高宗,改元建炎,南宋始。六月,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李綱上書,主張遷都鄧州。七月,加陝西宣撫使、知京兆府范致虛觀文殿學士,再知鄧州,修城池,繕宮室,輸錢穀,以備巡幸。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正月,偽齊(原宋濟南知府劉豫叛宋歸金,受金冊封為「大齊皇帝」,先都大名,後移開封)將李成與金萬戶銀術可攻陷鄧州,知州范致虛出奔,安撫使劉汲率眾抗敵,戰死,贈大中大夫,諡忠介。金占城十二天,焚鄧州城。三月,驅全城居民去河北。劉汲,字直夫,四川人。欽宗時,置京西轉運司於鄧州,以劉汲為轉運副使。金人犯京師,劉汲獨率數十騎赴都勤王,二帝已北行,劉汲素服慟哭。高宗即位,加劉汲直龍圖閣、京西路安撫使,與范致虛共廣城池,飾行闕,以備巡幸。(史載,時劉汲與范致虛同任鄧州知州,待考。)

紹興四年(1134年),岳飛率兵北伐,七月進兵鄧州。偽齊李成與金將劉合孛革列寨三十多座拒岳家軍。岳飛派遣統制王貴等由光化路(宋時鄧州至光化軍大道,即今鄧州至老河口市的大道)、自率張憲等由橫林(本鄧州構林關,為避趙構諱改為橫林)路分兵進擊,戰於鄧州城南,偽齊兵大潰,劉合孛堇隻身逃遁,鄧州被收復。今構林鎮西北有岳飛屯兵遺址,後人曾在此建廟,稱「老營廟」。鄧州城東南隅舊有「豉母冢」,相傳岳家軍收復鄧州,正值瘟疫盛行,士兵死傷很多,有老母煎豆豉甘草湯為岳家將士治病。老母去世後,岳家將士積土成冢,並立祠祀之。另,岳飛死後,州人在城小西門外建岳飛廟祀之。

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金議和,南宋將鄧州割給金國,以鄧州以西40里和以南40里為界。今構林鎮有南宋與金界溝遺蹟,界溝遺蹟寬約二丈,深約一丈五尺。

金大定元年,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十月,南宋收復鄧州。十一月,金鄧州。十二月,宋再復鄧州。

南宋興隆二年(1164年),宋孝宗詔棄唐、鄧、海、泗州歸金。

金代的鄧州,屬南京路,州治於,並於此設武勝軍節度。鄧州時轄三縣:穰(新野為鎮,屬穰縣;鎮平先為陽管鎮,屬穰縣,後置縣;順陽先為鎮,屬穰縣,後置縣)南陽、內鄉。至正大四年(1227年)州領六縣南陽、內鄉、淅川、順陽、鎮平鄧州為上州,有公使人員七十。鄧州處於金之前沿陣地曾三設榷場(買賣交易的地方)與南宋互市。

金元光元年(1222)荊鄂統制孟宗政知棗陽時,中原遺民來歸者以萬數孟宗政發麇贍之。並召唐、鄧、蔡壯士二萬餘人,號「忠順軍」,以子孟珙總領之。珙分軍為三,使出沒於鄧、唐之間。孟宗政威名振境外,金人呼為「孟爺爺」。時鄧人王堅,正值青壯,約數人潛越金、宋邊界封鎖線,至棗陽,加人「忠順軍」。王堅後來成為孟珙部下得力將領。

正大三年(1226年),穰縣八大鎮之一的陽管鎮與五朵山一帶,魚張三領導的數千人抗金起義被鎮壓。金在陽管鎮設鎮平縣,元好問為首任縣令。

正大七年(1230年),金武勝軍節度使兼唐鄧路元帥移剌瑗在今花洲書院附近重修宣聖廟(即孔廟、文廟),立《大金創建鄧州宣聖廟碑》,由五朝元老、著名文學家和書法家趙秉文撰文並書丹,此碑今存鄧州城區一小門前,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正大八年(1231年),移剌瑗以曾任鎮平、內鄉縣令的元好問為幕僚。元好問,著名文學家,在鄧州寫下《被檄夜赴鄧州幕府》《鄧州相公命賦喜雨》《謝鄧帥免從事之辟)《過湍河》《自鄧州幕府暫歸秋林》《鄧州城樓》《月觀追和鄧州相公席上韻》《定風波》等詩詞,歌頌了鄧州風光,表達了對鄧州的眷戀之情。移剌瑗修建新倉,元好問撰寫了著名散文《鄧州新倉記》。

本年,蒙古拖雷(成吉思汗第四子,後為睿宗)率部攻金,與金兵戰於禹山(在今彭橋鎮)。

天興元年(1232年),蒙古軍圍金京城,金哀宗擬藉親巡之名出外避逼,有言可以入鄧者,未果。

天興二年(1233年),南宋將領孟珙率部伐金,攻克鄧州,移剌瑗降宋。孟珙又與金將武仙戰於順陽,武仙敗逃。今鄧州杏山山區有南宋孟珙在楚長城基礎上修建的戰防設施--山寨、演武場、烽火台等遺蹟。

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金亡。鄧州復歸南宋。南宋將領孟珙招中原精銳百戰之士一萬五千人,號「鎮北軍」。孟珙為襄陽守兼鎮北軍都統制,分屯樊城、新野、唐、之間,以防蒙古。

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軍攻克歸宋之唐(州)、鄧(州),遷唐、鄧、均(在今湖北老河口市)三州民於洛陽之西,鄧州治長水縣(今河南洛寧縣西有長水鄉)。鄧州移民走後,蒙古留兵戍守。

嘉熙二年(1238年),孟珙率軍收復鄧州、襄陽等地。南宋命鄧、唐士子仍依舊例於襄陽應試。

嘉熙四年(1240年),蒙古軍破鄧、唐、隨、樊,並舉兵臨江欲取襄陽。本年,孟珙派鄧人將領王堅前往順陽,燒毀蒙古軍淮備南侵的船隻與造船用的大量木材。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年),蒙古千戶董文蔚兵下鄧州,鄧復為蒙古地。董文尉鎮鄧,修鄧州城,並選鄧兵自率。又自鄧取光化、棗陽。

蒙哥汗四年(1254年),史天澤胞侄史樞駐鄧、唐,置屯田萬戶府於鄧,史樞為屯田總管萬戶。後改為都督府,再改為統軍司。且宿重兵於鄧,修築磚城,塞西門。南門不辟,以備宋軍。

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蒙古蒙哥汗親率主力攻蜀,南宋合州知州王堅動員所屬十七萬民丁,在釣魚城修固城牆迎戰。七月,蒙哥汗親臨前沿視察,王堅以炮擊傷蒙哥汗致死,蒙軍撤退北還。蒙哥大汗縱橫歐亞,用兵如神,歐洲人稱其為「上帝的神鞭」,最後死在王堅的手裡。王堅,鄧州人。初參加「忠順軍」,後為孟珙部將,隨孟珙入川,以功升合州守將,主持釣魚城防務。又以擊退蒙軍,升任寧遠節度使,封清水縣開國伯,調湖北安撫使。因受奸相賈似道排擠、誣陷,鬱憤而卒,諡忠壯。合州軍民聞王堅卒,立廟祭祀並建碑以紀其功。後,碑刻雖遭元蒙統治者鑿毀,但其中「紀厥功被之金石」及「堅以魚台一柱支半壁」等句,至今猶存。

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時鄧州已屬蒙古,領五縣:穰(州治所在地)南陽、內鄉(省淅川、順陽二縣入內鄉縣)、新野、鎮平。鄧州城上年建祐德觀,本年建彌陀寺。

至元二年(1265年),蒙古世祖忽必烈於鄧州置都督,屬襄陽府,史天澤為都督,以其子史格為鄧州舊軍千戶。史天澤至鄧,招集流亡,依紫金山為隅,創築鄧州外城,周廣二十四里,駐河南北、山東西之兵,以壯威防宋,為襄陽後援。

至元六年(1269年),元軍西域主力軍「探馬赤軍」一部至鄧駐屯,屯田10662頃7畝。這部分駐軍多屬信仰伊斯蘭教的色目人(即阿拉伯人、波斯人),伊斯蘭教因此傳入鄧州色目人與當地漢族互相通婚,逐漸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忠烈名將鐵鉉即屬遷居鄧州的波斯人後裔。

至元八年(1271年),罷鄧州都督,升申州為南陽府,割唐、鄧、裕、嵩、汝五州隸之。鄧州原領之南陽、鎮平二縣直屬南陽府,鄧州變為下州,領三縣:穰、內鄉、新野。至此,南陽盆地大部分區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歷經 773 年後,由穰(今鄧州市)移至宛(今南陽市)。

本年,賜鎮國上將軍、都元帥劉整鈔五百錠、鄧州田五百頃,劉整堅辭,改賜民田300戶。劉整(1213-1275年),鄧州穰人。公元1234 年投入宋軍孟珙的鎮北軍,為孟珙部下得力將領,因只率12人攻克了信陽,被孟珙譽為「賽存孝」(李存孝,後唐猛將)。劉整忠心報國、屢立戰功,官至潼川十五軍州安撫使、知瀘州(今屬四川)軍州事,但卻受到上司呂文德的刁難、誣陷,於是歸順了元朝,授鎮國上將軍、都元帥,於公元1273年破襄陽,成為元統一中國的功臣。升至驃騎衛上將軍、行中書左丞,卒贈龍虎衛上將軍、中書右丞,諡「武敏」。劉整第五子劉垓,字仲寬,官至奉國上將軍、行中書參知政事、廣東道宣慰使都元帥。今存元代著名學者、詩人虞集的楷書《劉垓神道碑銘》。元破襄陽後,置襄陽府,以鄧、唐二州屬之,明年再歸南陽府。

本年,蒙國世忽必烈改「大蒙古國」國號為「大元」,年號仍用「至元」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姚客居於鄧。姚燧(1238-1313年),字端甫,號牧庵,河南(今洛陽)人。歷官翰林學士承旨、集賢大學士。著名文學家,與虞集並稱著有《牧庵集》。姚燧在鄧州居住四年,寫下了《鄧州長官趙公神道碑》《戍守鄧州千戶楊公神道碑》《朝陽洞記》《序牡丹》《八景樓》《招貢父探梅》等詩文,為研究鄧州的人文歷史留下了寶貴的資料。

至正二年(1342年),鄧州知州劉辰重修宣聖廟,並立碑敘其事,碑稱元碑。今碑立於鄧州城區一小門前,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至正十一年(1351年),鄧人王權(以販布為業,排行第三,人稱「王布三」)與方城人張椿在南陽、鄧州一帶同時起義響應「紅巾軍」。次年,王權號稱將軍,以鄧州為據點,攻占鄧州附近各縣。在南陽臥龍崗大敗元軍,殺元宣徽使帖木兒,並乘勝攻占南陽。王權駐守鄧州時,曾修鄧州外城,周廣十五里。

至正十二年(1352年),知樞密院事失刺把都敗王權義軍,毀鄧州城,使鄧州民流城廢,遍地榛莽,成為虎狼麇鹿出沒之所,「無居守者二十年」。

至正十四年(1354年),立南陽、鄧州等處毛葫蘆義兵萬戶府,募土人為軍,免其差役,實為配合官軍鎮壓農民起義的地方武裝。

蒙古人滅金朝,絕宋室,入主中原,效法宋朝開科取士,儘管時斷時續,儘管分右榜(蒙古、色目人榜)左榜(漢人、南人榜),但鄧州仍有若干人蟾宮折桂。天順元年(1328年),李睿中第,官詹事院都事;虎都帖木兒(蒙古人,寓居鄧州)中第,官翰林編修。元統元年(1333年),羅謙中第,為南人榜(左榜)第三名,官歸德路同知亳州事;張崇智(徙居均州鄖縣)中第,官淮安路鹽城縣丞;秦維質中第,官湖州判官;成遵中第,官至中書左丞(宰相)。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楊中第,為南人榜(左榜)第一名(狀元),官翰林修撰。

自南宋至元朝,鄧州地處宋金、金元、宋元征伐之前沿,烽火連年,歸屬頻變,腥風瀰漫,民不聊生,直至州城蕩然,人口銳減。殘酷的戰爭,給鄧州留下了巨大的戰爭創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