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七月十五 中元節,十五首詩詞,看古人是怎麼過中元節的

品讀好詩詞 發佈 2022-08-12T20:51:32.449843+00:00

中元節又稱「七月節或盂蘭盆會,為三大鬼節之一,核心是敬祖盡孝,為後人所銘記和傳承。七月十五 中元節,十五首詩詞,看古人是怎麼過中元節的?

又到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節又稱「七月節或盂蘭盆會,為三大鬼節之一,核心是敬祖盡孝,為後人所銘記和傳承。在古代,中元節是一個十分熱鬧的節日。雖說這一天以祭祀先祖為主基調,但在廣大參與者的匯集之下,成為了一個盛大的節日。從唐代開始,中元節放假三天。到了宋代,中元夜間更是取消了宵禁,晚上可以徹夜狂歡。除了祭祀祖先、搞道家、佛家活動之外,還有很多活動,比如賞月、賞燈、看戲......

七月十五 中元節,十五首詩詞,看古人是怎麼過中元節的?

七月十五夜看月

唐-李群玉


朦朧南溟月,洶湧出雲濤。

下射長鯨眼,遙分玉兔毫。

勢來星斗動,路越青冥高。

竟夕瞻光彩,昂頭把白醪。

七月十五夜雲心邀泛北湖

宋-蕭立之


涼透秋衣不忍眠,更何處覓蕊珠仙。

水光夜氣無三伏,人影花陰共一船。

菱藻有香風四合,地天無際月雙圓。

碧筒剩對青山吸,此樂人間幾百年。

七月十五夜對保安對月二首 其一

宋-鄧林


萬里關山月,看看四度圓。

多情照孤寂,無酒對嬋娟。

在處鳴砧杵,誰家度管弦。

城南多思婦,此際未成眠。

七月十五日夜顯仁寺東軒對月

金-郝俁


野迥雲歸盡,山高月上遲。

暗螢依露草,驚鵲繞風枝。

素影隨波遠,新涼與酒宜。

中秋更有味,試為卜歸期。

七月十五日競傳有鐵騎八百來屠寧海人懼罹仙

宋-舒岳祥


年來避世羨漁郎,全載妻兒雲水張。

隔葦鳴榔分細火,帶苔收網曬斜陽。

一絲寒雨鱸腮紫,半箔歸潮蟹斗黃。

欲逐鴟夷江海去,西風無奈稻花香。

七月十五日夜對月

明-薛蕙


裊裊涼風夕,紛紛零露時。

秋來看明月,風露已如斯。

況對西園酌,兼懷康樂詩。

山中有桂樹,今夜足相思。

七月十五日城中晚歸

明-沈周


晚郭歸舟急若何,市塵猶恐累漁蓑。

到家覺得曾風雨,兩樹芭蕉破葉多。

七月十五日宴集限韻

明-王弼


幾度狂來欲破牆,風簾雲箔自相將。

草堂便許邀明月,紈扇還來坐夜涼。

西苑樹遙微見影,東鄰荷近忽聞香。

芳辰偶得官中假,倚席高歌曲未央。

七月十五夜泊埂程

清-查慎行


一村樹合煙初暝,四面山高月未升。

隔岸聞鍾知有寺,滿川風浪放河燈。

七月十五夜登海上最高樓看月

清-陳曾壽


彈指虛空不夜城,市煙海氣漫縱橫。

更無燈火闌珊處,卻與何人共月明。

七月十五日夜宿羊流店望徂徠山同功千作

清-厲鶚


圓月出蒼莽,涼風生樹閒。

流光滿空際,西照徂徠山。

越客寫鞍罷,魯人炊黍閒。

因之惜清景,露坐話鄉關。

七月十五夜過慈仁寺成周卜寓齋看月

清-宋犖


入寺尋明月,高空過雨時。

濕煙開古閣,靜影踏疏枝。

清興秋來發,深杯老不辭。

歸途燈萬點,荷葉碧參差。

七月十五夜暑甚看月達曉

清-黃遵憲


空庭樹靜悄無鴉,太白光芒北斗斜。

破碎山河猶照影,廣寒宮闕定誰家?

光殘銀燭談偷藥,熱逼金甌看剖瓜。

滿酌清尊聊一醉,漫愁秋盡落黃花。

七月十五夕蟄園玩月

近現代-黃浚


樓前新竹出闌強,樓外街燈閃夕涼。

千劫可憐餘月色,一年最好是秋光。

松杉突兀疑山近,荇藻縱橫映地長。

記取蟄園清淨夜,移床安簟耐思量。

七月十五日饒溪舟次

近現代-丘逢甲


南國中年節,西風下水船。

溪聲喧百里,峰影蘸雙蓮。

野祭人呼鬼,溫湯客試泉。

團欒明月上,照夢鶴山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