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半夜醉酒被關在門外,寫下一首豁達瀟灑的詞,治癒無數中年人

墨史淺吟 發佈 2022-08-13T11:43:15.848470+00:00

蘇軾一生被貶,仕途坎坷,縱使滿身文采,也沒有用武之地,可謂是真正的懷才不遇壯志未酬,但蘇軾與眾不同的地方就在於,面對挫折他並沒有自怨自艾反而豁達樂觀,讓人深思。

提到蘇軾我們對他的印象總是一個大文豪的形象,也的確如此,蘇軾創作了數百首詩詞歌賦,獨立於宋朝,在那個更加偏愛詞藻的年代他的詩詞仿佛與宋朝格格不入,浪漫而又豁達。

蘇軾一生被貶,仕途坎坷,縱使滿身文采,也沒有用武之地,可謂是真正的懷才不遇壯志未酬,但蘇軾與眾不同的地方就在於,面對挫折他並沒有自怨自艾反而豁達樂觀,讓人深思。

被貶黃州

曹公寫《紅樓夢》一書的時候,曾經寫下過這樣一首詩,名為"好了歌",其中一句是這樣寫的"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今何在,黃土一堆草沒了"。

想來這首詩放在蘇軾身上確實最貼切的,蘇軾壯年得志,與父親在京城做官,寫詩作詞十分得意,相傳當時蘇軾一首詩就可以名滿京城,所有人都爭相傳頌。

但放到蘇軾後期的官場生涯中,如同詩句中寫的那樣,蘇軾在不斷地被貶的過程中,對於功名利祿反而不是那麼看重了,正所謂大悲後面反而是大喜,大徹大悟。

年輕氣盛的蘇軾心中還是渴望名利的,他心中有理想,此時的詩是這樣寫的"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正如他詩中寫的那樣,所有的理想便是幫助宋朝實現宏圖大志。

還有一句話說得好叫做:"樹大招風",此時的蘇軾太過耀眼,耀眼到讓一些人開始嫉妒,"烏台詩案"便由此產生了。

當時在朝堂上,除了作為保守黨派的蘇軾外,還有另外一個黨派他們是新黨派,即王安石那一黨派。王安石主張新法改革,雖然新法固然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蘇軾看到了這些弊端,他不想沉默,便寫了一個詩句"民者國之本,刑者民之賊",其實王安石更偏向於法家,而蘇軾偏向於儒家,二者思想的碰撞註定了兩人不和。

但可惜的是,當時的皇帝宋神宗更加偏愛王安石,而蘇軾在朝堂上是屬於被孤立的狀態,此時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又將蘇軾之前寫的詩翻了出來。

他們將裡面的詩詞杜撰了一下,成功引起皇帝對蘇軾不滿,而蘇軾自知他肯定要被貶,心裡也十分豁達,果不其然,皇帝將他貶到了黃州。

但這並不阻礙蘇軾交友,蘇軾天性豁達好爽,對於朋友更是肝膽相照,有求必應,也正因為如此,蘇軾雖然在朝堂之上遭人陷害,被貶到異鄉卻還是會有朋友相互照應。

蘇軾被貶黃州之時,蓋了一間學堂,而正是當地的朋友們幫助他建造起來的,蘇軾也稱自己為東坡居士,與朋友們談天說地,飲酒作詩。

但蘇軾真的沒有不開心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蘇軾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者,但他性格確實豁達的,二者並不矛盾,他將心中的鬱結寫為詩。

因為他知道悲傷沒有意義,正如他寫的"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他的豁達讓他笑對苦難,縱使被貶至異鄉也沒有愁容滿面,反而更加努力尋找生活的樂趣。

醉酒聽江聲

此時的蘇軾已經四十歲了,人到中年看開了許多,這一天,他向往常一樣同朋友們外出喝酒,還想以前那樣,喝的酩酊大醉,他抬頭看向天空已經是傍晚時分了。

他順著江邊走來到了自己的學堂門前敲門,卻沒有人回應,此時寂靜之中只聽見他的書童打著鼾聲,讓他哭笑不得。

既然門開不了,索性就趁著酒意欣賞江邊的美景,而此時聽著江聲的蘇軾內心一片平靜,不由得寫出詩句來。這首詩是這樣的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在寫詩的過程中他不禁回憶起自己之前的遭遇,雖然自己的理想都沒有得到實現,心中有些苦悶,但看著著波濤洶湧的江海,內心反而平靜了下來。

他多麼希望自己此時正坐著一艘小船,遨遊在江海中,就此消失於人間,隱蔽來。"江海寄餘生",他喃喃道,不禁放聲大笑,趁著酒意席地而坐,更是快活無比。

蘇軾心裡明白他也只是一個普通人,倘若朝廷不用他,他不去爭名逐利,剩下的只有消聲於人海中,但他已經不在意了。

但有什麼比得自己寬慰更重要呢?想到這裡,他將隨身帶的酒壺舉起來又喝了一口,此時他還在自己的雪堂門口,月光灑落了一地。

中年人如何自處

在現代社會,中年人的壓力往往更大,因為在城市中,他們工作要面對領導的詰難,回家要面對妻兒老小的生活壓力,往往還沒到中年,鬢角已經有了白髮。

車貸房貸壓的人喘不過來氣,忙裡偷閒的時候,才能喝幾杯酒放鬆一下,而此時似乎人人都是那個被貶的蘇軾。

因為壯志難酬,因為懷才不遇,但生活終將要繼續前行的。如同沒有給蘇軾開門的書童,假如生活給你偷偷關上了門,那我們則不如獨立於江邊,欣賞美景。

如果生活一直壓迫著你,那不如徹底笑對生活,不再去追逐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踏踏實實地過好生活的每一天,去真實的感受。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人們追逐金錢物質,有的是心之嚮往有的則是迫不得已,但在這些人為無法控制的事情壓垮我們之前,要先學會自我調整,從生活中尋找歡樂。

就如同被貶的"蘇軾"那樣,放寬心,因為生活終究是屬於自己的,那些糟心的事終究是身外之物,無法改變的事情就隨他去吧。

中年人的智慧,與蘇軾的觀念不謀而合,儘管現代社會帶給人們的壓力和困難,古人卻仿佛料到了一般,給與我們每個人生活的提示。

蘇軾被貶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一個有趣的人,是一個有才華的人,但在那個時代確實容不得的,不被人認可的壓力一開始讓他痛苦不堪。

但最終他並沒有鑽牛角尖,反而選擇了別樣的生活方式與心境,這給現代社會中忙於生計的人們一個別出心裁的生活的答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