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貴與典雅的「洛可可」藝術

天嘯skyroar 發佈 2022-08-13T14:53:56.978879+00:00

對於華貴與典雅的風格,在不同國家有著各自不同的表現特色,也有著各自不同的稱謂。比如在法國,這種特色被稱為「洛可可風格」。洛可可風格最早始於法國路易十四執政時期,最先出現於裝飾藝術和室內設計,它以纖細和輕快的特色風靡了整個法國,並逐漸影響到文化藝術的諸多領域。

對於華貴與典雅的風格,在不同國家有著各自不同的表現特色,也有著各自不同的稱謂。比如在法國,這種特色被稱為「洛可可風格」。洛可可風格最早始於法國路易十四執政時期,最先出現於裝飾藝術和室內設計,它以纖細和輕快的特色風靡了整個法國,並逐漸影響到文化藝術的諸多領域。洛可可風格傳到德國後得到了發展,德國將它稱為「情感風格」或「激情風格」。這種稱謂是因為德國對音樂追求情感式的風格,而德國著名的「激情說」,就是在強調音樂是人類情感和激情的表現。「激情說」的代表人物是德國作曲家馬特松,他認為音樂可以表現人的各種激情,對人類心靈起重要作用。這種對音樂作用的認識,為德國音樂起到了一種趨於細膩、深刻的發展方向。進而,德國音樂在這樣的發展中,孕育出了西方的古典音樂時期。而在義大利,洛可可風格則被稱為「詼諧風格」或「華麗風格」。不同的稱謂,都可以說是根據自己國家的音樂特點和音樂追求之體現而來的。

洛可可風格與巴洛克風格一樣,概念都來自於建築學,洛可可風格可謂是從巴洛克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具體而言,洛可可是一種宮廷藝術,也是上流社會的藝術,產生的原因多半是由於當時有一些不嚴格遵循法國古典主義法則的因素,在逐步的發展中進而產生了洛可可藝術。

「洛可可」一詞源於法文 rocaille,始於 18 世紀的法國,意思指的是貝殼製品,這從洛可可的裝飾特點上可以看出。洛可可的裝飾特點是喜用花環、花束、弓箭、漩渦、山石及「C」形、「S」形和貝殼圖案等紋樣,以細膩、柔和、婉轉的線條和明快、清淡如金色、象牙白、淡粉、淡綠等色彩,創造出輕鬆、明朗、親切、優雅又豪華富麗的空間環境,其製作工藝及結構十分講究。為了模仿和達到一種自然的形態,往往喜用變化萬千的不對稱形狀。在歐洲,皇宮貴族都很偏愛這種風格,並且促成了他們之間相互攀比的風氣,反映出宮廷貴族的生活情趣和他們的審美情趣,從而也促成了設計者們走向極端奢華的設計風氣。

音樂上的洛可可風格頗具特色,它摒棄了晚期巴洛克音樂繁複的形式,以輕快、刻意、典雅、精緻和裝飾華麗、聲色優美、輕鬆愉悅的特點,與巴洛克時期音樂追求誇張、龐大、擴充、複雜和連綿不斷、宏偉壯觀的性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與巴洛克音樂截然不同的表現形式,也在一些作曲家中達到了明顯的演繹。如巴洛克晚期的法國作曲家庫普蘭、拉莫,德國作曲家泰勒曼,義大利作曲家多美尼科·斯卡拉蒂,以及佩爾戈萊西的歌劇《女僕夫人》中,都運用了這種手法,並有明顯表現。

然而,洛可可風格的藝術終沒能完全進入藝術的主流,它精美的修飾性與豐盈的多樣性儘管風靡一時,並且史無前例地開創了「沙龍音樂」的先河,還被以後海頓、莫扎特等音樂大師採納 ;儘管它留存下來的藝術精品,至今還散發著璀璨的光芒,但在當時,它終是處在了一種優雅、文明的自娛性質當中,從而使它的藝術風尚及影響力未能持久下去。那時,一些不同於洛可可的新的音樂風格及形式則在不斷湧現。當這些新的音樂表現形式在不斷走向進步時,古典音樂在孕育中也在一步步地向前邁進著。18 世紀中下葉,一個新思維不斷湧現的時代出現了,它形成了一個較長時期的文化運動,並且涵蓋了各個知識領域,它就是著名的啟蒙運動。

更多視聽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天秤的藝術格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