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尺度底線瘋狂試探,這國片看完渾身冒冷汗,主角拍完就做噩夢?

毒舌電影 發佈 2022-08-15T10:07:42.741876+00:00

一個現場的座位都可以炒到天價,一張票可能會引發爭吵,推搡,打鬧…Sir知道很多人會說首映火爆,是因為粉絲多。

太火爆了。


整個大廳擠滿人。


一個現場的座位都可以炒到天價,一張票可能會引發爭吵,推搡,打鬧……


Sir就算見慣大場面也忍不住感嘆:



在哪?


沒想到吧,電影院。


是誰?


更沒想到,今年暑期檔國產片的口碑壓軸。


居然是TA——


《斷·橋》



Sir知道很多人會說首映火爆,是因為粉絲多。


前期確實很多聲量來自他們。


隨著影片真容漸漸揭開,從主演馬思純,王俊凱,范偉,到導演李玉,再到大尺度的題材……都在給期待層層加碼。


畢竟圈內一度流傳是今年「國片十佳」候選人。


Sir也不繞圈子。


開門見山,一句話概括感受:


它的犀利、生猛、尺度,足以讓人在酷暑中亢奮地踏入影院……


再冒著冷汗走出來。




01


電影主線異常彪悍:


一條斷了的橋,一具腐爛的屍,一群失魂的人。


2011年9月28日,黃雀市。


熙攘的人群,不息的交通,伴隨悠揚BGM……十多年前再普通不過的一天。


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該幹嘛幹嘛。


平靜之下。


巨大冰山卻在悄悄位移、破裂,走向坍塌。


橋,斷了。


沒有預兆,沒有理由,甚至電影連音效都抽走——一切都像完全的隨機事件。



冰凍三尺非一日寒。


怎麼斷的?


沒說。


只是圍觀目光迅速集結——大橋垮塌,造成x人死亡,x人受傷,一時間傷者,逝者的家屬包圍了當地的住建部門。


憤怒,哭喪與哀嚎充斥視野。


負責人朱方正(范偉 飾)冒著雨出來安撫,鞠躬,道歉,並強調:


一定會嚴查到底。


可橋底的秘密,竟然比斷橋本身更為轟動。


大橋主要責任人,建築公司法人,菊懷義(李曉川 飾),迅速被通緝。


鏡頭一轉。


菊懷義從天而降,墜樓身亡。


畏罪自殺?殺人滅口?


只能肯定線索斷了。



之後,一切又像是被劇本早早安排好似的。


負責人朱方正負連帶責任,受上級的處分,相關部門推進安撫、賠償、重建……


除了真相,所有環節安排妥當。


除了零星哀嚎,事件再無聲息,不了了之。


結束了?


斷橋,既是舊秩序的全面坍塌,亦暗示新秩序的萌芽。



02


比起主線,電影的背景更意味深長。


清理現場廢墟時,有一小節橋墩,被挖掘機一碰,意外露出一隻鞋。


水泥里怎麼會有鞋?


再挖——是腳?


不,是白骨?


不,是屍體……



電影慢慢掀開面紗:


一個死人,一封舉報信,一段被虧欠的情。


屍體展現著命案的殘忍。


死了八年,屍體被建築材料澆築,有掙扎痕跡,證明被活埋……


身份則藏著更大嫌疑。


死者正是大橋總工程師,聞亮(莫西子詩 飾)。


即朱方正的多年好友兼下屬,朱方正還是他女兒的乾爹,屍體懷裡還揣著舉報菊懷義的信件。


所以確定是菊畏罪自殺?



公安認了,證據對了,其他人都信了。


有一個人死也不信。


聞亮的女兒聞曉雨(馬思純 飾)。


父母早年婚變,她與父親相依為命,後來父親失蹤,在朱方正一家照顧下才避免流落街頭。



如今父親的事情終於塵埃落定。


一個神秘少年,孟超(王俊凱 飾)卻突然出現。


告訴她:


當年我看到的不是這樣。



故事在曲折輾轉的犯罪主線之外。


悄悄織起一張曖昧糾纏的人情大網。


年輕的二人拼命尋找真相。


案件也讓更多人走向失控邊緣——


聞曉雨的養母死守秘密,生母始終迴避,還有菊懷義死後留下的妻女……



如果說,最開始吸引Sir的,是預告片中的白骨,屍體,兇案……


置身旋渦後才發現。


電影真正想要挑動的不是視覺上的尺度,而是道德的尺度。


它在考驗我們對於人心向善的信念。



03


劇情就說到這,不劇透太多。


採訪中,范偉說過有一場戲,拍完戲就做噩夢,「太嚇人了」。


殺人?埋屍?血腥?


都不。


是一抹微笑。


那是他進組後拍攝的第一場戲,大雨之中出現的那個笑容,寒氣直逼大銀幕,直接讓影院氣溫都能下降五度。



與其說范偉是被劇情嚇到。


不如說,他是置身於這個真實到不忍直視的場景,不寒而慄。


作為一部犯罪片,Sir認為《斷·橋》很珍貴的一點,在於現實質感的雕琢。


比如色調。


故事發生的2011年,高清攝像頭還未普及,錄像帶的不穩定,低解析度馬賽克隨處可見,再配合西南小城的雨季。


電影始終是灰色的,潮濕的,破敗的。


還有城市樣貌——


將拆未拆,將建未建,指向背後魚龍混雜的地產行業。



背景成立了表演才能成立。


開頭身為領導的朱方正安撫群眾的細分,特別像前兩年婁燁《風雨雲》中讓張頌文演得閃光的那場戲。


混亂的場面,焦頭爛額的官員,給群眾做保證。


比起拍張頌文當時的以假亂真式的新聞紀錄片拍法不同。


范偉演得更「油滑」。


安撫群眾時,談不上義正言辭,但音容懇切,讓人有親切感。



可群眾離開後。


面對秘書,他瞬間將語氣壓低,眼神露出一絲邪性。


電影裡幾乎所有的角色,都有這樣一層複雜感。


證明著人性的複雜與厚度,可以讓惡意藏得多麼不顯眼。



就連服道化也跟著人物狀態走。


電影多次出現朱方正家裡的視角,陳設有品味有格調,十年前就有豪華按摩椅,望江小陽台。


身為領導,他家人出行都有司機。


而另一邊。


男孩孟超,不修邊幅,又小又瘦,在爛尾樓里隔了幾層床單木板就當小窩。


出行必穿連帽衫,躲著警察的追捕。



善良、正義和身份地位,在畫面中形成鮮明倒掛。


必須說一句,王俊凱這回看得出下了工夫。


為了演出孟超的「逃犯質感」,瘦了快十五斤,化完妝的樣子,幾乎讓人認不出,去修車鋪里體驗真實的工作狀態,努力去藏住自己的鋒芒。


結果就是,電影中,面對特寫的鏡頭,眼神也好,表情也罷,都不帶怕的。



電影中,現實的混沌,最終集體爆發在女兒為父復仇。


國產銀幕里這樣的設計需要勇氣——


一方面,它沒有忽視「受害人」父親身上的道德瑕疵,他「屁股上的不乾淨」始終是薛丁格的存在。


另一方面,它還將個人的「復仇」放射到更高的維度。


電影中公安的出場,總是慢兇手一步?


為什麼?


時代局限——在那個攝像頭還沒有全面普及開來,大數據都還在初步建設的時代,針對這種相對隱秘和兇手具有反偵察手段的案件,普通警察要找到切實的真相是很難很難,更別說還有其他力量的干預……


更是記憶傷痛——真正失聲的不是某個人,而是過去如鋼筋水泥般密不透風的僵硬和麻木。




04


能明顯感覺到,《斷·橋》有很強烈的紀實意味。


電影多次出現攝像頭的監視視角。


這是導演李玉一貫個人風格。


以紀錄片導演開始拍攝生涯,26年前一部紀錄短片《姐姐》目前在豆瓣仍有9.2高分。



《姐姐》也打開了李玉獨特的女性視角。


不是那種流行的「大女主」。


李玉鏡頭下的女性很少具備高智商,強氣場。


卻有著強烈的「發現感」——她總能挖掘出具體的女性身上,不被常人所知、又難以被貼上標籤的複雜性。


她們情緒變化多端,對世界有著敏感而混沌的認識,她們多是性情中人,與其說處心積慮地去謀劃什麼,她們更在乎此時此刻此地的感受。


可以說,李玉從不介意展示或是放大她們身上那些「最女性化」的特質,性感、美麗、狡黠、情緒化、感性、不理智、對於感情的依戀,等等,但她們很少作為純潔無辜的化身。


純潔和無辜,本來就是值得商榷的。


因此,電影不會賞玩她們的脆弱,而是看到了這脆弱背後,那難以被壓垮的韌性,對外界強大的包容力,以及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瘋勁兒」。


那是一種燃燒一切,毀滅一切的力量。



《斷·橋》的聞曉雨亦然。


父親為子女報仇,兒子為父母報仇……都很常見,但女兒為父親報仇的主題不多。


李玉顯然有意打破慣例。


聞曉雨不是一個被傷害而無能為力的小女孩形象,而是一個意志超群,信念堅定,又不失狠辣的女人。


而這種狠辣又是被逼的——


父親慘死的真相,否定她八年的全部人生,她的失控也是對自己的保護。



李玉對於女性的洞察力,還體現在選角上。


《斷·橋》中的馬思純之前也遭受到了一些質疑,她給人的印象一直是言情小說女主,但李玉看到她身上的層次感。


於是,電影中的她表面上看是嬌憨與天真的,卻又有股全情投入的勁頭,有種在被逼到絕望之時,甘願與全世界為敵的直接。


馬思純也說,復仇女孩聞曉雨,是她演過的最過癮的角色。



《斷·橋》還有一個讓Sir印象深刻的演員,曾美慧孜。


她飾演菊懷義的情人甘小漾。


初次登場,一身紅衣,雨夜孤身敲詐勒索殺人犯。


隨後她跑回家,一進屋,我們卻看到她大口喘氣,滿頭大汗,緊繃的表情終於鬆弛下來。


剛才的強硬,不過打腫臉充胖子。


和聞曉雨對峙時,她的故作強硬更顯得滑稽。


她並不能像男性一樣,靠展示自己的強力嚇退對手,又自知理虧,只能一邊瑟縮,一邊用強調:你不要覺得我是個簡單的人,我告訴你,我不簡單。



儘管曉雨明白,甘小漾很可能知道自己父親被害的真相,並因此要和魔鬼做交易,可在看到她的女兒之後,對她生出了惻隱之心,


這是一種同為被傷害的女人的同病相憐之感,她們各自的訴求雖相互牴觸,但這一刻,她們成了命運共同體。


她們要對抗的,不僅是一個殺人兇手。


還有他背後的利益鏈條。


故事不斷變化,不變的是李玉一直以來對女性的關懷和對時代的敏銳。


這或許才是電影「紀實意味」的真正目的。


那些被大雨、爆炸、鋼筋水泥淹沒的真相,幸運地浮出水面。


而時間碾過後造成的失語。

則永恆封存在陰冷潮濕的影像里。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吉爾莫的陀螺、阿莫多瓦尼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