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錯過!泉州這兩項展覽將對外開放

海峽都市報 發佈 2022-08-15T23:20:43.059265+00:00

9月11日前,「華僑文化、文化地理單元、城市遺產保護」和「歷史性城鎮生活形式的調查、記錄與研究」兩項展覽正式對外開放,感興趣的市民、遊客可前往參觀。8月15日上午,記者來此探訪該展覽,感受泉州作為海絲城市,其文化遺產如何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海都全媒體記者 柳小玲 文/圖

上周六(13日)晚,由泉州古城辦、泉州市文旅局、泉州市社科聯聯合主辦的尋訪「海絲泉州」系列活動在古城西街奉聖巷6-8號順利開幕。9月11日前,「華僑文化、文化地理單元、城市遺產保護」和「歷史性城鎮生活形式的調查、記錄與研究」兩項展覽正式對外開放,感興趣的市民、遊客可前往參觀。

8月15日上午,記者來此探訪該展覽,感受泉州作為海絲城市,其文化遺產如何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活動在一祖宅內舉辦

本身就是傳統民居與番仔樓的結合

奉聖巷6-8號的前身,是泉州華僑賴氏家族祖宅。其中,6號為三開間紅磚古厝(建於1935年),8號為番仔樓護厝(建於1946年)。歷經常年無人居住的數十載後重獲修繕後,通過學術、藝術、設計和人文力量的介入,點亮和激活這一場域,如今,這裡成了古巷深處的隱世空間,也是地方-全球的試驗現場。

此次活動舉辦地選擇在此,以一座華僑家族居所作為主要的空間載體,闡明了「空間再生產」與「文化再認同」理念的內核主線,使其空間本身作為一個展示對象,向更多市民遊客展示傳統民居與番仔樓結合的地方傳統建築。

記者走進屋內見到,「華僑文化、文化地理單元、城市遺產保護」和「歷史性城鎮生活形式的調查、記錄與研究」展覽包括「華僑文化」「文化地理單元」「城市遺產保護」三個主題板塊,從「賴氏家族故事」「泉州與茶」「奉聖巷6-8號修繕」等微觀故事切入,以及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歷史性城鎮生活形式的調查、記錄與研究」的永寧古衛城測繪成果,尋訪這座海絲城市的文化遺產如何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並仍與當下有所關聯。

其中,「華僑文化」部分,主要以該建築的主人——賴氏華僑家族作為一個微觀的切入點,通過講述一個家族在海內外的拓展和生活實踐,以小見大,呈現華僑群體的文化面貌。奉聖巷4-8號空間本身也是一個展示對象,其閩南官式大厝與番仔樓結合的地方傳統建築形態,是華僑群體全球流動下的空間生產結果。

「城市遺產保護」部分,以奉聖巷為一個點狀案例,由發起人潘陶講述與這座建築的結緣、對於這座古城的期待,傳達以文化為導向的保護理念,呈現這座老宅從各方溝通到策劃再到修繕的群策群力過程,是一次民間、官方多部門合作的嘗試。


更多專業性研究在古城鋪開

泉州成為世界遺產保護利用典範城市

同時,展覽活動以小見大,反映泉州地域內部、泉州與全球的關係,呈現泉州作為一個特殊的文化地理單元在經濟、文化及社會等各方面的宏觀特徵,突出「海絲泉州」的歷史文化面貌及其遺產價值,推廣以文化為導向的遺產活態保護理念。

記者獲悉,除兩項展覽開幕外,13日晚,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諸葛淨還帶來了主題為《從巴克塔普爾(Bhaktapur)到永寧-亞洲歷史城鎮生活形式的認知、記錄與闡釋》的精彩分享。

她將分享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巴克塔普爾(1980年列入「世界遺產」)為例,從城市基本結構:基礎設施、信仰的時空構造、傳統工藝三個方面的探索,對「居住單元」和「廟宇」進行案例研究。第二部分以泉州永寧古鎮為例,從城市基本結構:地域認知、信仰網絡、宗族空間三個方面的探索,對「住宅」和「廟宇」進行案例研究。

生活場景的記憶、調查以及專業性研究,相信在很多城市都會有,但在泉州這座千年古城卻有著不一樣的意義。「泉州民營經濟發達、華人華僑多,他們留在古城的資源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泉州申遺成功一周年後,不管是政府還是社會,都迸發出非常極大的熱情,共同參與到22處世界遺產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和傳承。」泉州市文旅局局長李伯群說道。

現場帶來的分享除了口述表達,還有大量的製圖和測繪,這種記載方式實屬可貴,希望今後有越來越多的專業性研究在古城鋪開,讓泉州成為世界遺產保護利用典範城市。



本文為海峽都市報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

編輯:白彩惠

實習生:賴姝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