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日照有座海上碑,是我國僅存的沿海摩崖石刻,距今已有300年

木魚鄉村記 發佈 2022-08-16T19:41:04.571292+00:00

當摩崖石刻遇上了大海會是怎樣的場景?提起摩崖石刻,你大概會想到泰山、黃山這樣的國內名山,但是你聽說過海里的摩崖石刻嗎?唯一沿海古石刻圖片中的石刻名為嵐山海上碑,人們叫它「萬裏海疆第一碑」,也是中國唯一一塊位於海邊的古代摩崖石刻。

當摩崖石刻遇上了大海

會是怎樣的場景?

提起摩崖石刻,你大概會想到泰山、黃山這樣的國內名山,但是你聽說過海里的摩崖石刻嗎?

唯一沿海古石刻

圖片中的石刻名為嵐山海上碑,人們叫它「萬裏海疆第一碑」,也是中國唯一一塊位於海邊的古代摩崖石刻

嵐山海上碑位於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此處南臨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是山東江蘇兩省交界。這座海上碑始刻於清順治乙酉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時間倒回300多年前的清朝,當摩崖石刻遇上了大海,也能如此讓人陶醉。

三位作者的25個字

海上碑上的碑文是由三位作者所寫,一共為25個字,「撼雪噴雲,星河影動」,為蘇京所寫;「萬斛明珠,砥柱狂瀾」,為王鐸所寫;「難為水」,為閆毓秀所寫。

這三位作者,除了閻毓秀外,王鐸和蘇京都是明清兩朝赫赫有名的人物,也都貴為朝堂重臣。跟王鐸和蘇京相比,閻毓秀的名氣最小,但是他卻是康熙十年至十八年任職安東衛守備,安東衛也就是今天的日照嵐山區,閻毓秀是海上碑所在地的最高軍事長官。據史料記載,他在任時勤政敬業,口碑很好,深得人心。

從三個作者的情況來看,王鐸和蘇京兩人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一是同年出生,都是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生人;二是才華橫溢,兩人都是文臣,並且書法和文採在當時赫赫有名。三是經歷類似,二人都先為明臣,後降清成為清朝大臣。

作為海上碑所在地的最高軍政長官,閻毓秀面對兩個大名人的親筆題刻,自然是不能無動於衷。

閻毓秀出生於明朝末年,想必他應該能明白王鐸和蘇京二朝為官的痛苦和屈辱,也理解國破家亡的時候作為一家之主選擇的艱難和無奈。

所以,閻毓秀寫下了「難為水」這三個字,這三個字是整個嵐山海上碑中最耐人尋味的。因此,閻毓秀的題字應該不是簡單的附庸風雅,而是深思熟慮後的點睛之筆。

潮起潮落今猶在

每當潮水漲起時,嵐山海上碑就被海水淹沒,潮水退去時,它就再一次浮現出來。在歷史的長河中,一次次顯露,又一次次地淹沒於海水。

由於石碑坐南朝北,面朝岸邊,這樣的設計可以減少海浪對碑文的沖刷,可謂構思巧妙、匠心獨具。上世紀末,當地人在海中開採礁石作石料蓋房,海上碑所處的礁石「倖免於難」,毫髮未損地保留了下來,使我們今天還能夠一睹古人遺蹟。

這座古蹟在國內算得上小眾,也是日照數得上的歷史文物,如果你有機會來日照旅遊,可以順道去這裡看看。

站在碑石邊沿,遠眺大海波濤,近看驚濤拍岸,不僅能領略到「撼雪噴雲」的意境,更能體會到腳踏堅石,「砥柱狂瀾」的氣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