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份敬仰之情,一份為作者,一份為敦煌

綠豆訝 發佈 2022-08-18T05:25:30.611291+00:00

《敦煌彩塑縱論》,作者常書鴻,主編是作者的女兒常沙娜。

《敦煌彩塑縱論》,作者常書鴻,主編是作者的女兒常沙娜。

讀這本書之前,請一定一定先讀一下最前面常沙娜所寫的《百折不悔敦煌魂》和最後面常書鴻所做的《鐵馬響叮噹》,我們可以看到常書鴻一家人和敦煌的千絲萬縷的聯繫,自從常書鴻在巴黎塞納河畔的書攤上見到了波伯希和《敦煌石窟圖錄》,就與敦煌結下了不解之緣,我一邊看父女倆的回憶文字,一邊想到了歷史上的一個人物,岳飛。雖然他們所處的朝代,所負的使命不一樣,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在我心目中這兩個偉大的形象疊合在了一起。

岳飛一生把報效國家當做自己的使命,雖百死而不悔,常書鴻也是一樣,他把傳承中華民族的藝術當做自己的使命,用一生只做這一件事。岳飛輾轉沙場,無暇顧家,妻子甚至改嫁。常書鴻的妻子到敦煌實際考察之後,覺得無法承受這樣的生活,離家出走。岳飛帶著自己的兒子,一起攻克自己的事業,常書鴻嚴格要求自己的子女,也把他們作為敦煌事業的後備軍。岳飛一邊在前面殺敵,一邊還受當時的宋高宗的掣肘,解放前常書鴻也遇到了非常無奈的政府,在無人無錢無保證的情況下,艱難前行。

他們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岳飛成為千古英雄,常書鴻也成為敦煌事業的大家。

讀這本書的時候,心中常懷兩份敬仰之心。一份為作者,一份為雕塑。

作者在困難的環境之中,考察了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和彩塑,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傳承文明,為人們對敦煌這份輝煌遺產的繼承,為中國裝飾藝術的發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敦煌彩塑,具有與眾不同的特點,和一般從外而內的做減法的「雕」不一樣,它是一種從內而外的「塑」。「雕」是在一塊完整的材料之上,把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全部去掉,最後留下自己心中所想。「塑」則是從零開始,如造物主一般,從無到有,從骨架旳搭建到肌肉的賦予,從合適的服飾到面容的神態,整個過程完成之後,出來的成果也仿佛女媧娘娘的成果一樣,黃泥被賦予了生命,仿佛只需要吹一口氣,塑像就會活起來。

敦煌的彩塑和繪畫是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這也是敦煌藝術的一大特色,這也是特別吸引我的一點,感覺當年的製作者,在處理立體和平面的時候,心中有一盤總棋,他們相信自己的技術,比如立體的人物和平面的飄帶,他們覺得是可以自然地結合在一起的,天衣無縫。

在這本書中占絕大部分的,是敦煌的各種彩色塑像和作者對他們的介紹。

選一個我自己特別喜歡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55頁的這尊坐佛是我的最愛。一見到他就心生歡喜。

這是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九窟北壁東起的第一龕,名《禪定像》是北宋的一尊坐佛,作者稱他「顯示出一種美麗和藹的微笑」,這「美麗和藹」四字頗得我心,真的把這一尊雕像,那種雍容的美麗,普渡眾生的慈祥,概括的非常周到。

面對眾多的彩塑,作者除了像我們普通觀者一樣把這塑像的直觀的特點展現給我們以外,還會用專業的知識,來讓我們見識這個神奇的世界。


比如第六十一窟內部,作者就會介紹,這是規模最大、內容最精美的洞窟,這是對敦煌有了全面了解之後,才能夠說出的一個「最」。

然後告訴我們這個窟是為什麼而建,這就是石窟之外的資料研究了,在完全沒有系統資料的基礎上構建屬於自己的敦煌王國。

作者還會告訴我們這是哪一個時期的藝術,從而讓我們對敦煌的分期藝術也有一定的了解。

專業的到底是專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