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影:關中唐帝十八陵

方待夜半聽君語 發佈 2022-08-18T06:38:48.950603+00:00

當我們走近分布在渭河北塬東西綿延數百里的唐十八陵時,仍讓人震撼不已;沉睡千年,昔日恢弘的帝王陵在歲月的洗禮下及人為破壞中已變得千瘡百孔。


陝西被譽為「天然歷史博物館」,尤其是盛唐帝王的宏大陵園更是聞名遐邇。當我們走近分布在渭河北塬東西綿延數百里的唐十八陵時,仍讓人震撼不已;沉睡千年,昔日恢弘的帝王陵在歲月的洗禮下及人為破壞中已變得千瘡百孔。而今我們依然可以通過觸摸千年前遺留下的石刻來感受唐朝的興衰,發現身邊的歷史,探尋跨越千年滄桑的唐十八陵……

關中十八唐帝陵,也稱"關中十八陵"、"關中唐帝十八陵"、"唐十八陵""大唐十八陵",是指埋葬在陝西省關中地區唐京師長安(今西安)周邊的唐朝十八位皇帝(若計女皇武則天在內則共十九位皇帝)的陵墓。

唐代帝陵分布於陝西省富平縣、蒲城縣、三原縣、涇陽縣、禮泉縣、乾縣六縣,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獻、昭、乾、定、橋、泰、建、元、崇、豐、景、光、莊、章、端、貞、簡、靖等十八座唐代帝王陵墓,即關中十八唐帝陵。其中十四座依山為陵,四座封土為陵。


唐十八陵石刻


乾陵


橋陵


獻陵


建陵/崇陵/端陵


順陵天鹿


橋陵獬豸

乾陵翼馬


唐陵天鹿


順陵天鹿


順陵走獅


順陵天鹿尾部


順陵天鹿頭部


橋陵獬豸


橋陵獬豸


橋陵獬豸


橋陵獬豸


定陵翼馬(已毀)


定陵翼馬


泰陵翼馬


泰陵翼馬


泰陵翼馬


泰陵翼馬


泰陵翼馬


建陵翼馬


建陵翼馬


惠陵翼馬


崇陵翼馬


帝陵簡介


唐代從公元618年建國,至公元907年滅亡,歷時289年。共21帝20陵(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合葬乾陵),除昭宗李曄( yè)的和陵和哀帝李柷(zhù )的溫陵分別在河南偃師和山東菏澤外,其餘18座陵墓集中分布在陝西省乾縣、禮泉、涇陽、三原、蒲城、富平6縣,東西綿延100餘公里。幾乎與渭水漢九陵成平行一線。據宋敏求《長安志》記載,昭陵和貞陵周圍一百二十里;乾陵周圍八十里;泰陵周圍七十六里;定、橋、建、元、崇、豐、景、光、莊、章、端、簡、靖等13陵周圍四十里;獻陵周圍二十里。清代陝西巡撫畢沅曾對18陵進行整修,樹立題碑。


唐十八陵分布於渭北六縣:依次為乾縣的高宗和武則天乾陵、僖宗靖陵;禮泉的太宗昭陵、肅宗建陵;涇陽的宣宗貞陵、德宗崇陵;三原的高祖獻陵、敬宗莊陵、武宗端陵;富平的中宗定陵、懿宗簡陵、代宗元陵、文宗章陵、順宗豐陵;蒲城的睿宗橋陵、玄宗泰陵、憲宗景陵和穆宗光陵。


唐的大陵制度沿襲漢代,是經歷了魏晉南北朝的動亂歲月,將堆土為陵轉變為依山為陵的產物。唐代290年的歷史中先後出現了20位帝王,除去末代兩帝不在陝西安葬外,其餘都葬在長安以北的塬上,地跨號稱「唐十八陵」。陵區一般可以分為3個部分:陵山、陵園(內外城)、下宮和陪葬墓群。


陵山的選擇必須要巍然獨特、氣勢俊秀,站在山陵之巔向南近可以俯視整個陵園,向遠可以眺望涇、渭大川。當初,唐德宗的葬禮有日本使者參加,他跟隨到了嵯峨山,看到其氣勢壯觀,深為震撼,回國後廣為傳頌,後來把京都近郊一座山命名為「嵯峨山」,太子的宮邸亦稱「嵯峨院」,及至太子即位便是歷史上的「嵯峨天皇」。


獻陵石犀


乾陵鴕鳥


建陵鴕鳥


建陵鴕鳥




安置六駿浮雕之昭陵北門東殿


颯露紫/特勒驃


拳毛騧/白蹄烏


什伐赤/青騅


定陵鞍馬


橋陵鞍馬


橋陵鞍馬


寧興陵鞍馬


景陵鞍馬


簡陵鞍馬


順陵侍臣


乾陵侍臣


泰陵侍臣/建陵侍臣


橋陵侍臣


端陵侍臣


泰陵侍臣


建陵侍臣


建陵侍臣


乾陵侍臣


莊陵侍臣


橋陵侍臣


橋陵侍臣


乾陵侍臣


建陵侍臣


永康陵蹲獅/橋陵獅/順陵獅


乾陵獅/橋陵蹲獅/興寧陵獅


帝陵鑿築

唐代帝陵從唐太宗李世民葬九嵕山開始,除唐武宗端陵和唐僖宗靖陵外,都構築在山上。「依山為陵」一方面是為了顯示氣勢雄偉,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盜。陵園的平面布局自乾陵開始形成定製,墓室鑿在山南的半腰處,高踞陵園北部,為全陵主體建築,四周築圍牆,分內外兩道,內城牆四面設門,南門內修築獻殿。外牆南面有3道門,石刻群(石獅、王賓像、碑石、石人、石馬、鴕烏和華表)置於由南而北的第二、三道門之間。第一道門外分布著皇族和文武大臣的陪葬墓。此外昭陵因山南地形險阻,在陵北玄武門內修築1座祭壇,是舉行大典的場所,為唐十八陵中所僅有。


帝陵石刻

唐帝陵石雕是一部藝術版本的《資治通鑑》。唐帝陵留下的大量石刻造像,包括石虎、石獅、犀牛、蕃像、石碑、石人、仗馬、鴕鳥、翼馬、天鹿(獨角獸)、獬豸、華表、石羊等十餘種。原有石刻(不包括陪葬墓)共一千餘件,如今包括殘件在內僅存不足五百件。

帝陵石刻的藝術變化,是唐代政治、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反映了大唐帝國的興衰。 十八唐帝陵石刻大致可分為4期:

①、初唐時期,獻、昭陵石刻群組合尚無定製,獻陵使用石虎守陵,石刻風格雄健有力,繼承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風格。

②、盛唐時期,包括乾、定、橋3陵,石刻群組合制度化,石刻群氣魄雄偉。

③、中唐以後,包括泰、建、元、崇、豐、景、光、莊等8陵,石人中出現相對而立的文臣和拄劍武將,石馬矮小,石刻製作粗疏、體態無力、線條鬆散,說明安史亂後,唐王朝政治、經濟由盛轉衰。

④、晚唐時期的章、端、貞、簡、靖5陵,石刻體態瘦小,神情萎靡不振,反映了唐王朝政治、經濟窘困,已瀕臨滅亡。


唐陵石刻通常分為三期:第一期(初唐獻陵、昭陵),形制特大,風格雄健,組合尚未形成定製,但對其後影響甚巨。如獻陵四神門外置石虎,到乾陵之後易為石獅;昭陵六駿,嬗演為北神門外仗馬三對。第二期(盛唐橋陵、乾陵、定陵),承襲前期形制大的特點,且種類和數量俱增,雕刻精湛,造型生動,組合基本形成定製。如神道上,一般自南而北依次排列華表、翼獸、駝鳥、仗馬、翁仲及蕃酋像等。第三期(中、晚唐諸陵),形制趨於卑小,雕刻走向粗簡,顯露了唐王朝江河日下之勢。


永康陵蹲獅


興寧陵蹲獅


乾陵蹲獅


乾陵蹲獅


獻陵立虎


昭陵走獅


昭陵走獅


順陵走獅


順陵走獅


橋陵蹲獅


橋陵蹲獅


建陵蹲獅


順陵走獅/橋陵蹲獅


橋陵蹲獅/順陵蹲獅


定陵蹲獅


獻陵華表基座


獻陵華表


泰陵華表/橋陵華表/乾陵華表/獻陵華表


乾陵無字碑 碑頭雕刻


乾陵述聖記碑力士雕像




附錄:

1、高祖(李淵)獻陵:三原縣東20公里的徐木塬,生卒566-635,在位618-626

2、太宗(李世民)昭陵:禮泉縣東北的九嵕山,生卒599-649,在位626-649

3、高宗(李治、武則天)乾陵:乾縣西北的梁山,李治,生卒628—683,在位649—683

武則天,生卒624-705,在位690-705

4、中宗(李顯)定陵:富平縣北10公里的鳳凰山,生卒656—710,在位684,復辟705—710

5、睿宗(李旦)橋陵:蒲城縣西北15公里的豐山,生卒662—716,在位684—690,復辟710—712

6、玄宗(李隆基)泰陵:蒲城縣東北15公里的金粟山,生卒685—762,在位712—756

7、肅宗(李亨)建陵:禮泉縣東北的建陵鎮涼馬村武將山南麓,生卒711—762,在位756—762

8、代宗(李豫)元陵:富平縣西北14公里的檀山上,生卒727—779,在位762—779

9、德宗(李适)崇陵:涇陽縣雲陽鎮的嵯峨山,生卒742—805,在位779—805

10、順宗(李誦)豐陵:富平縣東北20公里處的金瓮山,生卒761—806,在位805

11、憲宗(李純)景陵:蒲城縣西北13公里處的金幟山之陽(現橋陵鎮義龍村北),生卒778—820,在位805—820

12、穆宗(李恆)光陵:蒲城縣北15公里的堯山,生卒795—824,在位820—824

13、敬宗(李湛)莊陵:三原縣陵前鄉紫家窖村東,生卒809—826,在位824—826

14、文宗(李昂)章陵:富平縣西北15公里的雷村鄉西嶺山,生卒809—840,在位826—840

15、武宗(李炎)端陵:三原縣徐木塬西側,生卒814—846,在位840—846

16、宣宗(李忱)貞陵:涇陽縣雲陽鎮西北白王鄉黃村北仲山,生卒810—859,在位846—859

17、懿宗(李璀)簡陵:富平縣西北30公里的虎頭山上,生卒833—873,在位859—873

18、僖宗(李儇)靖陵:乾縣東北5公里的鐵佛鄉,生卒862—888,在位874—888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