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車定價走不了中庸之道,要麼死貴要麼擺爛,不然市場真不買單

第一房車 發佈 2022-08-19T08:22:25.750616+00:00

今天有個朋友留言,說現在越來越貴,這是拒新手於千里之外麼?其實現在房車價格高低都有,這個與房車廠家對產品的定位有關。

今天有個朋友留言,說現在越來越貴,這是拒新手於千里之外麼?

挺好的話題,聊聊吧。

其實現在房車價格高低都有,這個與房車廠家對產品的定位有關。說白了都是產品,貴的也能做,便宜的也能做。

對價格影響最大的的就是整車設計,究竟是用整車好的進口配套,還是國產配套?是整車原生設計,還是買現成的配套直接組裝?是用成手還是找代工?說白了把供銷存體系玩明白了,把稅務問題弄明白了,誰家車都能做到高性價比。

當然,會做便宜車的未必做得了貴的車,便宜與否在貴的車上體現的未必是配套,而是設計與用心。但國內市場對於設計、對於用心,實際上是不會給什麼溢價的,這就是挺可悲的地方。

前幾天有位在國外的朋友,給我發來了大量的國外房車展資料,一個純粹的B型房車展,裡面的車基本20W刀。東西做得也就那麼回事吧!但賣家大部分都是自己DIY,他們也是覺得自己用心用料,就值這個價格,要知道從成本角度,北美斯賓特沒多少錢,改裝費遠遠高於車的成本!

回到國內市場,要的是什麼?便宜且穩定,然後最好大水大電……可以說到了國內玩法與賣點與老外完全不一樣了。

面對國內市場,用價格區分產品,其實是為了面對更廣闊的人群。我就見過太多對於便宜房車不屑一顧的用戶,越有錢越知道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

明明有高端市場需求,你讓一群商人跟你講薄利多銷?就這不賺利潤都賺不來吆喝的不成熟市場?別鬧了!

對低價產品的高要求,以及對高價產品的無理抵制,實際上是一種市場不成熟的表現。

真要低價產品,咱們還少麼?低價產品也沒見有多大銷量啊!要說咱們不會做低價產品,那些國外訂單都咋來的?

真想要好東西,國內只做國外訂單、做代工的企業也不少啊,他們為啥不做國內市場呢?不還是怕了這些看似「人間清醒」的終端用戶麼。國外訂單知道房車的「度」,知道自己花多少錢辦多少事,知道一分錢永遠買不到兩分錢的東西……

盲目地抵制高價產品的用戶,其實就是抵制創新與設計,低價雜吧湊有什麼難的?用心設計認真施工才是最難的,但這都是要銀子換來的,不給錢誰給你幹活?對於低價產品還想要高品質高配置,那一般就是自己找騙……對這種貪婪的用戶,只能找賣保健品的來應對,別無他法。

無論是貴的還是便宜的房車產品,這市場都不缺,缺的只是用戶對市場的認知而已。如何在魚龍混雜的市場,找對產品,是門學問。

最後,市場風向分享,以後便宜的車有,貴的車也會越來越多的,中段市場可能大部分廠商都會慢慢淡出了,做高端或者擺爛都比費力不討好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