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潮州文化(湘橋)生態保護區申報工作實地考察匯報會召開

南方plus客戶端 發佈 2022-08-19T15:43:55.983473+00:00

8月15日至17日,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副司長胡雁率隊到潮州,對創建國家級潮州文化(湘橋)生態保護區進行實地考察。 肖燕菁 攝8月15日至17日,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副司長胡雁率隊到潮州,對創建國家級潮州文化(湘橋)生態保護區進行實地考察。

8月15日至17日,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副司長胡雁率隊到潮州,對創建國家級潮州文化(湘橋)生態保護區進行實地考察。 肖燕菁 攝

8月15日至17日,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副司長胡雁率隊到潮州,對創建國家級潮州文化(湘橋)生態保護區進行實地考察。

8月17日,國家級潮州文化(湘橋)生態保護區申報工作實地考察匯報會召開。肖燕菁 攝

今年5月召開的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支持潮州等市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在17日的考察匯報會上,潮州市市長何廣延表示,潮州堅持將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創建工作作為潮州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頭等大事」和「頭號工程」。

匯報會現場。

歷史文化資源豐富 建設卓有成效

考察期間,考察組到潮州廣濟橋、廣濟樓、牌坊街等地察看非遺傳承與保護情況。

考察期間,考察組到潮州廣濟橋、廣濟樓、牌坊街等地察看非遺傳承與保護情況。 肖燕菁 攝

潮州目前共有市級以上非遺項目106項,其中國家級17項、省級47項。作為文化空間載體,古城區2.33平方公里的歷史風貌和「外曲內方、四橫三縱」的街巷格局完整保留,傳統建築和歷史建築約占42%,其外圍「三山一水一洲」的山水格局也得以保護,集合了4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提出實施嶺南文化「雙創」工程,強調要注重系統整體保護、注重品牌化提升、注重活化利用,要總結運用潮州廣濟樓和牌坊街等建設經驗打造文化地標,讓更多具有鮮明辨識度的文化資源變身城市文化名片。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奕民介紹,廣東省委、省政府以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為契機,支持開展潮州古城保育活化提升行動,同步推進國家級文物保護示範區創建、潮州古城打造5A級旅遊景區等項目,加強財政投入。專門出台《廣東省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保護區的建設、管理工作,針對性加強區域整體保護。此外,還積極選派潮州及湘橋的非遺項目,先後參加成都國際非遺節、中國非遺博覽會、對口援疆19省市非遺展、深圳文博會、廣東旅遊文化節、廣東旅博會等展會節慶,分別赴浙江、福建、海南等兄弟省份參加區域性非遺展示展演活動。

潮州文化活態化傳承 更有「煙火氣」

「潮州有體系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化的文化傳承、完整的文化空間載體。」潮州市副市長周茹茵介紹。

目前古城內有常住人口約5.8萬人,非遺保護與傳承融入居民生活,使得古城不只是古建築的博物館,更是充滿「煙火氣」的古城。

目前古城內有常住人口約5.8萬人,非遺保護與傳承融入居民生活,使得古城不只是古建築的博物館,更是充滿「煙火氣」的古城。

自2015年成為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以來,潮州市堅持系統性扶持保護、活態化傳承創新,全方位構建保護傳承生態鏈。不斷健全管理體系,為非遺良性發展提供保障,加強頂層設計,市區兩級高效聯動。期間,潮州出台了《潮州古城提升行動計劃(2020-2025)》,提出了包括建設更高水平的「文化潮州」、加強非遺保護和傳承等六方面24條工作措施,建立了第一批26個重點項目庫,組建成立潮州府城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牌坊街獲評首批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潮州古城成為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

潮州還致力基礎研究,構建潮州文化基底,編纂《潮州文化叢書》,建設非遺資料庫,出版非遺名錄圖典等。潮州以「繡花」功夫推動潮州文化核心承載區——潮州古城的保育活化,啟動古城區舊西門街、南門義興甲、許駙馬府、太平路省級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編制。投入資金約5億元,實施21個微更新、微改造項目,營造「沉浸式」文化保護利用街區。作為潮州文化旅遊核心區,湘橋區則積極打造非遺項目活態傳承空間,鼓勵民間力量利用古城老民居打造為「郡城義倉」「府學舊地」「載陽茶館」等潮州非遺文化「大觀園」,湘橋區成為首批「廣東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牌坊街獲評首批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潮州古城成為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

打造非遺保護高地 樹立城市文化品牌

「樹立城市文化品牌,是城市長遠發展的需要。」胡雁提出,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設是系統性保護、整體性保護,通過高位統籌,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城市建設、教育等多方面有機結合,讓非遺融入地方經濟發展,在做好保護的基礎上讓非遺綻放更迷人的光彩,打造非遺保護的高地、示範區和引領區。

何廣延表示,在國家文旅部、省文旅廳的鼎力支持和指導幫助下,潮州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工作進入實地考察環節,這是潮州非遺保護傳承的階段性、關鍵性、標誌性重要節點,潮州將以此次考察為新起點和新契機,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在頂層設計、傳承保護、活態利用、組織保障等方面攻堅發力,整合一切資源、統籌一切力量,舉全市之力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竭盡全力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接下來,潮州將全力推進潮州文化(湘橋)生態保護區建設,按照《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要求,以《潮州文化(湘橋)生態保護區規劃綱要》為基礎,編制《潮州文化(湘橋)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加強頂層設計;實施「潮州文化(湘橋)生態保護區法規建設計劃」,修訂完善潮州文化(湘橋)生態保護區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物、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現有法規政策;制定潮州文化(湘橋)生態保護區各項管理規範和工作標準,不斷提高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設管理水平。

潮州還將實施「潮州文化+創意、旅遊、科技、金融」計劃,鼓勵個人、企業和社會組織多渠道吸納資金,加強對具備生產性保護能力項目的支持。潮州將持續深入推進「粵菜師傅」工程,積極申創「世界美食之都」。未來,潮州或將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重要遺產地虛擬體驗館,擴大文化消費。

【延伸閱讀】

1.什麼是潮州文化(湘橋)生態保護區?

潮州文化(湘橋)生態保護區包含潮州市湘橋區全境,以潮州古城為重點保護區,以韓江兩岸為傳承發展區,聯動潮安區、饒平縣,建立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域保護格局。

保護內容為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存續傳承相關的實物、文化場所及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依存的自然生態環境。

2.名家曾這樣點讚潮州

中國文聯執行副主席、著名文化學者馮驥才:我覺得潮州文化不是某一個單項,而是一個整體,它的整體性很強且具有很大的魅力。潮州文化給我的感覺是,濃得化不開。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潮州在城市發展的進程中,保持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和魅力,完整的古城保存下完整的潮州文化,在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排名前三,希望潮州進一步推動古城文化遺產保護,早日成為世界級的歷史文化名城。

著名歷史文化建築遺產保護專家、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阮儀三:保護古城方面,廣東做得最好的是潮州。潮州古城裡沒建高樓,而且義、興、甲三條歷史街區也保留下來了,經過整修,讓居民也在裡面居住,這就是一個歷史文化的延續,這裡也沒有變成歷史商業街區,現在很舒服,很安靜,很有嶺南風格。

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陳平原:潮州是一座「活著的古城」,其中一個重要指標是:沒有變成純粹的旅遊景觀,古城仍以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為主體。

【撰文】肖燕菁 蘇仕日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