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筆和鏡頭講好美麗中國的洱海故事

雲南網 發佈 2022-08-19T16:32:06.776050+00:00

自《洱海傳》作為「山水中國‧湖泊系列」叢書(雲南教育出版社)之一,與《滇池傳》《撫仙湖傳》去年10月首次在昆明開幕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上亮相以來,得到了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中新網、中國日報網等國內各大網站的廣泛報導關注,也受到了有關專家學者的一

自《洱海傳》作為「山水中國‧湖泊系列」叢書(雲南教育出版社)之一,與《滇池傳》《撫仙湖傳》去年10月首次在昆明開幕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上亮相以來,得到了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中新網、中國日報網等國內各大網站的廣泛報導關注,也受到了有關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反響令人喜悅。復旦大學資深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葛劍雄教授為該叢書作序並推薦。

《洱海傳》 雲南教育出版社 供圖

作為「山水中國‧湖泊系列」叢書中的一冊,《洱海傳》可以讓廣大讀者更好地了解洱海及大理的歷史變遷、人文積澱以及生態現狀,助力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該叢書成為首套為中國湖泊「作傳」的出版物,生動記錄了湖泊歷史變遷、人與湖泊互動的故事,是了解我國湖泊領域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難得佳作,被列入雲南省委宣傳部滇版精品出版工程項目,獲評第十屆書香昆明‧生物多樣性十大好書。

湖泊是哺育人類文明的搖籃。從古至今,洱海為大理提供了斑斕的靈感與溫潤的氣候,孕育和滋養了大理燦爛的農耕文明,哺育了世世代代的蒼洱兒女。洱海是大理、是雲南綠水青山的見證,猶如一根金線,將大理久遠和現在的歷史串連。然而,同國內外眾多被污染的湖泊一樣,洱海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也遭遇了污染等關乎洱海生命的嚴重危機,並因此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

作者任維東在談到創作《洱海傳》動機時曾這樣說過:「在愛洱海的背後,還有一個深層原因:就是這些年來我耳聞目睹了滇池、洱海、杞麓湖等雲南幾大湖泊遭受嚴重污染後的深深憂慮。因此,當我越來越深入地了解洱海、認識大理後,看到它被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所造成的污染破壞,我就真切地感到自己有責任為保護洱海、保護那些被譽為『母親湖』的高原湖泊做點力所能及的小事。」相信讀者在閱讀本書時,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任維東先生對保護洱海、關愛生態的這種強烈責任感。

《洱海傳》不拘泥於傳統傳記的寫法套路,以洱海的誕生為出發點,圍繞洱海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選擇歷史上特別有代表性的人物加以描述,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理解與看法。細讀該書,可以深切感受到字裡行間透露著作者對洱海的那份摯愛,對大理的那份痴情,對洱海文明史的那份尊重和孜孜探求。親歷者、嚴謹的態度、「做學問」的精神、人類學的田野調查方法、百餘幅實地拍攝的精美圖片構成了本書的幾個獨特亮點,可謂獨樹一幟。

得益於作者的記者工作,讓作者獲取了大量第一手素材,其真實性、客觀性、完整性得到了極大的保證。該書作者自20世紀90年代初,因一次去麗江採訪偶然路過大理的機會與洱海結緣,並深深地愛上洱海,到成為光明日報社雲南記者站站長,他以親歷者身份研究探討洱海,見證了洱海治理保護工程和生態廊道建設等工程的重要階段,幾乎記錄和報導了洱海治理與保護的全過程。

在這本書中,作者既全面展示了洱海的前世與今生,又對一些重要人物和重要節點、重要事件進行了細緻的敘述和描寫,點面結合,詳略得當。在這數十年間的無數次踏訪中,作者訪談過多位見證洱海變化與發展的人物,他們有領導者、建設者、經營者、參與者,他們從不同角度出發,敘述了自己在大理洱海的耳聞目睹和親身感受,可以說是一種歷史的還原,還原了有情、有味、有看點的洱海生態文明故事,讓讀者閱讀時也像品嘗糖葫蘆一樣有酸、有甜、有營養,讓該書內容頗具豐富性和故事性。古人云,「十年磨一劍」,作者把自己20餘年來從事記者工作中去大理採訪時的親筆記錄、親自拍攝、個人平時積累的大量一手素材用心用情進行整理,經反覆核對、反覆補充、反覆完善後形成了如今的《洱海傳》。

嚴謹的態度和「做學問」的精神,促成了該書內容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雲南地處邊疆,自古以來並非中原主流文化,因而史料中關於大理、洱海的記載總體偏少,為了廣搜相關史料,能較完整、準確、豐富地展現洱海的歷史全貌,作者把洱海的變遷發展放在整個人類活動歷史上考察,視野開闊、縱橫捭闔。在努力搜集閱讀大量重要的古籍史料,如《中國通史參考資料·古代部分》《雲南地方史講義》《南詔野史會證》《大理行記校注》《嘉靖大理府志》等的同時,作者始終堅持多方參證、嚴密考訂的原則,如地名、人名、時間、事件等在不同的資料里、不同的人筆下多有不同的記載,這些記載都存有一些出入,需要逐一找原文互相印證,對於各種敘述相互矛盾或有爭議或有歧義的史料,則嚴格考辨,仔細分析,擇其可信者用之,或儘可能與學術界多數人認可的觀點保持一致。為了避免晦澀難懂的史料語言或「紙上談兵」的研究方法,作者使用通俗易懂、實地講述的「大白話」行文方式來闡釋問題,努力讓整本書具有可讀性、可信性。

捧讀《洱海傳》,我們不難發現,與那些從資料到資料、從書本再到書本的研究寫作方法不同,尤其注重人類學的田野調查方法成為本書的一大亮點。把握去大理採訪的機會,他平均每年都要去大理調查數次,走進洱海邊的每個村莊,考察洱海周邊的眾多溪流,書中每一章都有作者在洱海及相關地區的實地調查記錄,採用了一些與生態人類學相同或相似的研究方法,以洱海為窗口探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雖然是文化散文,但寫作中多處透露著記者的寫作風格,切中主題、簡明扼要、開門見山,不過多糾纏而又不失活靈生動。特別是在敘述一些專業性的內容時,如「洱海究竟是不是海?」「詩仙李白的憤懣」「洱海先民的由來」「國王帶頭的全民運動」等,讓人看到標題就想立刻去書中尋找答案。幾十年來在大理等地的調查採訪經歷,讓作者親身實地為大理、洱海拍攝了上萬幅照片,並結合本書需要從中挑選了百餘幅精美圖片,以便帶給讀者更佳的圖片欣賞和閱讀體驗。精美的裝幀形式、獨特的版式設計,輔以大量的紀實圖片,為該書圖文並茂的良好效果貢獻了力量。

總之,該書以洱海為中心,將關聯的雲南大理歷史文化進行了系統梳理,既有寬廣的大歷史觀的視角,又有具體人物和事件的聚焦,於小處著筆,於大處著眼,讓我們進一步思考湖泊與人類的命運。作者在生態文明的視野上用生動隨性的筆觸兼具客觀冷靜的思考,使讀者猶如身臨其境般地領略洱海滄桑壯美的湖泊文明,感受大理厚重永續的燦爛文化。這種以文化散文解讀洱海的自然和人文,記錄洱海的人文歷史,講述人與湖泊互動的故事的方式,不僅具有重要的文學意義,也有珍貴的史學價值。

「洱波三萬頃,輕舟泛長風。琉璃瀉萬古,灝氣開鴻蒙。風恬水無波,一鏡涵虛空……」在這些流傳千古的詩句中,美好的環境從來都是由多重元素組成的。今天,我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更應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統思想,從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用好作品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洱海傳》就是這樣的作品。如果說洱海是認識大理的窗戶,那麼《洱海傳》則是認識洱海的眼睛,讓我們一同帶著這雙眼睛走近洱海、走進美麗中國吧!

雲南網通訊員 徐梓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