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邊牆:世界屋脊上的明長城(中)

青海日報 發佈 2022-09-02T05:17:27.931013+00:00

蜿蜒穿行在山脊上的青海明長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廟溝段) 官春明 攝晁馬家1號烽火台(海東市樂都區) 楊金花 攝碾伯古城(海東市樂都區) 楊金花 攝碾木溝壕塹(海東市樂都區) 楊金花 攝三分布在青海境內的長城遺蹟,除上述環繞於明代西寧衛城的一條主線外,在海東市樂都區、互助土族自治

蜿蜒穿行在山脊上的青海明長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廟溝段) 官春明 攝

晁馬家1號烽火台(海東市樂都區) 楊金花 攝

碾伯古城(海東市樂都區) 楊金花 攝

碾木溝壕塹(海東市樂都區) 楊金花 攝

分布在青海境內的長城遺蹟,除上述環繞於明代西寧衛城的一條主線外,在海東市樂都區、互助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湟中區,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和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還有數段牆體及壕塹與其他縣區的牆體、壕塹彼此不銜接,各自獨立。這些牆體與壕塹有的距主線不遠,有的與主線並列而行,關係密切,係為加強主線的防禦而設置;有的遠離主線,與主線毫無關聯,居於交通要道,為扼守重要關隘而設置。處於不同的地理位置,其防禦作用也不相同。如門源縣境內發現有其他牆體兩處,即浩門河河谷階地長城和老虎溝東岔長城。上述兩處長城,在《門源回族自治縣誌》《中國文物地圖集·青海分冊》中均有簡略記述。門源縣的明長城修築主要是為了防範遊牧於門源盆地、甘州南山以及今祁連等縣境內的遊牧部落由此進入西寧衛和莊浪衛。門源盆地位於祁連山和達坂山之間,是連接河西走廊和河湟谷地的交通要塞,由此向南翻越達坂山,經今大通可進入西寧盆地,向東南沿大通河可進入莊浪衛的守地。早在吐谷渾時期,前一條路線就已經是絲綢之路青海道的重要通道。明代蒙古部落多次侵擾西寧衛、莊浪衛,所行路線極有可能是經此然後沿大通河南下。故其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在此設防修築長城也就勢在必然。

「因地形,用險制塞」是修築長城的一條重要原則,在秦始皇的時候就已經肯定了這一原則,接著司馬遷又把它寫入《史記》,之後的每一個朝代修築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的。凡是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節約人力和材料,又能控制險要,達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同樣,修築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選擇在險要之處。

長城的走向根據地形而設計,在《西寧府新志》輿圖上,每一道河流的轉彎,每一道山勢的走向,每一個路口的方位都被標註了出來。

修築長城的工匠不可能在歷史長河中留下名字,而且當時的勘測是怎麼進行的,我們也不得而知。但從這些明代長城遺蹟中依然可以窺見當年設計的細節,如果對工程的全局和實際情況沒有深刻的領會,是不會有這麼精巧的構想和精準的把握。幾百年後的今天,當我們看到在歲月的風沙中留存至今的遺蹟時,依然會被深深地震撼。

長城是一個個普通的建造者智慧與勤勞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生產力和創造力的體現。

青海明長城單體建築僅涉及敵台和烽火台。敵台均騎夯土牆體而建,屬長城牆體上的建築設施,在文獻中稱其為「隨牆墩」。烽火台屬長城的附屬設施,在空間上雖不與長城牆體相連接,但它們與長城本體構成了完善的軍事防禦體系。

青海明長城共有敵台10座,除上圪瘩敵台位於門源境內,其餘位於互助與大通境內的長城主線牆體之上。敵台修建在山頂或低山丘陵處,居於制高點,視野開闊,周圍環境盡收眼底,便於有效觀察敵情動態,從而進一步增強了長城牆體的防禦功能。

敵台的修建方式,是在原地面自然基礎上找平底部基礎後夯築為實心台體。夯築台體時大多就地取材,用當地的黃褐土、黑灰土等夯築而成。

在青海明長城調查中,發現烽火台有116座,分布於民和、樂都、平安、互助、大通、湟中、化隆、貴德等縣區和西寧市區。這些烽火台通常選擇在易於相互瞭望的山頂及高崗處修築,個別修築在河穀穀地的耕地中。充分反映出了「烽燧於高山四望險絕處置,無山在平地高過處置」的建造特點。

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軍情報警的一種措施,即敵人白天侵犯時就燃煙(烽),夜間來犯就點火(燧),以可見的煙氣和光亮向各方與上級報警。烽火台在漢代稱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稱作烽台,並把「烽燧」一詞也引申為烽火台,明代則一般稱作煙墩或墩台。烽火台一般相距5公里左右,明代也有距離2.5公里左右的,守台士兵發現敵人來犯時,立即於台上燃起烽火,鄰台見到後依樣隨之,這樣敵情便可迅速傳遞到軍事中樞部門。

在明代,由於火器用於兵防,烽燧報警信號的定製又在前代基礎上增加了放炮。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有法規定:敵百人左右舉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與傳統的訊息傳遞方式相比,烽炮發出火光、煙霧和強烈的爆炸聲,使軍情傳遞得更快更準確。

烽火台與長城本體的布局各地不盡相同,多數置於長城內側,少數置於長城外側,只有部分緊鄰長城本體,大多數烽火台是在長城以外並向遠處延伸,主要矗立在交通要道兩側、峽榨、闇門及關堡附近。烽火台的布局有的由數座烽火台組成烽燧線呈線狀分布,走向清晰;也有的為點狀布局,雖沒有形成清晰走向,但都可彼此聯繫。

烽燧的選址主要基於視覺因素的影響,為了獲得良好視域,儘可能擴大其覆蓋範圍,烽燧通常建在易於相互瞭望的高崗及道路轉折處,地勢平坦、起伏很小的地段也有利於烽燧的選建。烽燧自古有「十里一大墩,五里一小墩」之說,但事實上,烽燧並不拘泥於固定的里數,而是根據當地地形和敵情而建。地形複雜、位置重要的地方也會適當縮短烽燧的距離,確保訊息傳遞的安全暢通。

分布在湟水流域的樂都湟水北岸的東西烽燧線及由平安經樂都抵民和達黃河北岸的湟水南岸烽燧線,均沿古道而行。這幾條古道也是明代重要的驛路,其驛路都連接著通向遠方的古道,把西寧與中原和邊疆聯結到一個巨大的交通網上。烽燧沿著古道及驛站布置修築,其功能應屬驛路烽燧,其作用顯然是保護郵驛信使及商旅往來。

軍事烽燧,有的隨長城牆體而行,有的建於重要的防守通道處。如大通黑林河谷、互助沙塘川河谷,都是西海蒙古進入西寧衛的重要通道。沿其河谷布置了用於軍事防禦的烽燧線。

烽燧沿著湟水河谷連點成線,連線成網,彼此呼應。佇立在歲月風沙中的烽燧是湟水河谷商貿通道的地標,它們不僅是軍事設施,也是保護商隊的安全島,補充給養的驛站。它們歷經了幾百年日升日落,目睹過烽煙戰火,也聆聽過商隊駝鈴的古老烽燧,像是一部別樣的史冊,記錄了湟水河谷的政治經濟格局的風雲變幻。

烽火台占據了每一座峰巒的制高點,很難想像在缺乏現代測量技術的400多年前,這些烽火台的建造者是如何精確判斷地形和地勢,使得這些烽火台首尾呼應,一望無際,形成通達無阻的通訊網。

明代西寧衛為了防禦駐牧於環青海湖地區的西海蒙古的侵擾,採取了一系列的防禦措施,除了修築長城外,在山口關隘或挖壕築牆,或修設峽榨,以防邊患,在軍事要地築堡寨、駐兵防守。穿越河谷地段的長城,要麼以溝塹代替牆壁,要麼在河谷一側建造一段平行的牆壁,在長城穿越山谷要道的地方,往往在深入山谷的陡立峽谷中,修築峽榨,切斷山路。長城防禦體系的形成,從最初的不完善,到最終形成了以長城、關堡、闇門、峽榨與烽火台組成的戍防體系。以當時的生產條件和惡劣的施工環境,不能不說是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蹟。在風沙侵蝕的山頂上,留存的夯土長城依然蔚為壯觀。數百年後,這些斷斷續續的土埂和隱約可見的壕溝依然令人震驚。

長城牆體是防敵的主體,為了進一步增強長城牆體的防禦功能,牆體之外還有一些附加設施,「關」即是修築在長城牆體上的建築設施之一。在長城的防守重點、交通要道,為便於控制交通往來,防止敵人入侵,牆體上不僅設城門,還建起能駐軍、具有軍防設施的城堡,此處城堡即被稱作關或關城。堡,雖也屬長城的附屬設施,但不在長城牆體上,與牆體相分離。

在青海省境內明長城本體牆體上共建有4座關,分布在長城主線上的有三座,分別位於大通下廟溝長城、湟中上營長城、湟源下脖項長城處,另一座位於門源境內的上疙瘩長城處。下廟溝關位於大通縣長城主線上的西闇門西側,西闇門是明代西寧衛通往西海及甘州的重要通道。上營關位於西寧市湟中區甘河灘鎮上營村,是由南川經甘河灘至西川、經石灰溝至西寧的必經之路。下脖項關位於湟源縣東峽鄉下脖項村,地處有「海藏咽喉」之稱的西石峽東口,是由西寧向西經柴達木盆地至西藏的交通要道。門源縣境內的老虎口關位於北山鄉老虎口半山腰的山坡上。此關南與上疙瘩長城牆體相接,東側是一條由門源通往甘肅永昌的古道,老虎溝口扼守著這個交通要道。

以上四座關,修建擇址有兩種特點,一種是設於交通要道的山腰處,如大通下廟溝關、湟源的下脖項關、門源的老虎溝口關;另一種是設在平地,如湟中上營關。建築用材及方式,採用了黃土夯築、毛石壘砌兩種不同的建築方式。

據《西寧衛志》《西寧志》等文獻記載,在長城沿線或與長城沿線有緊密關聯的縣市,分布有大量的堡寨。在長城資源調查中,對其區域內平面格局保存相對較為完整的城堡,或城堡已甚殘,平面格局不清,但城堡的歷史沿革清楚、地理及戰略位置相對重要的堡寨進行了調查,這批城堡大多修築在河谷階地的平地上,少數建於山谷的山腰或山頂處,建築面積大小不等。位於山谷中依山而建的堡均為級別低、規模小的軍堡;地處平川中的城堡,其功用複雜,以大小及級別高低不等的軍事城堡為主,有衛縣城、土司衙門、牧馬苑及民堡等。各類城堡有的接近長城,或距長城不遠;除少數位於長城牆體外側,大多都在長城牆體內側,均與長城本體有著密切的聯繫,是長城防禦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

明代兵制,京師建五軍都督府統領軍事。各行省設都指揮司,統率其下衛所番漢諸軍,一郡者設所,連郡者設衛。一般每衛轄五個千戶所,每千戶所轄十個百戶所。邊衛戰略地位重要的,一衛所轄可超過五個千戶所。如河州衛轄八個千戶所,歸德所為其一;西寧衛轄六個千戶所(五個在西寧衛城中,一個在碾伯城)。而且,在行政建置上實施以衛所兼管民政的體制,使之具有軍政兼統的性質。

據《西寧志·兵防志》記載,西寧衛東起今民和縣,西至今湟源縣湟水兩岸,原領堡寨99座,這些堡一般建築在險關要隘、交通樞紐之地,作為軍事據點,是明代西寧衛防禦體系中的重要一環。自隆慶至萬曆時,又增置141座,共計240座堡寨,其中樂都約有堡寨50處。根據功能,堡寨可分為四種類型:一是駐紮騎兵馬營性質的堡,如聯星堡、迭爾溝堡、孟家灣堡;二是建在重要通道的峽榨,如碾木溝堡、碾線溝堡、寺磨莊1號堡、寺磨莊2號堡;三是修建在交通要道中心區域的軍堡,如碾伯古城、老鴉古城、城背後1號堡、城背後2號堡、那家莊堡、袁家莊堡;四是當地的土司駐地或衙門所在地,如腦莊堡、上衙門堡、祁家堡。堡寨作為長城防禦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管轄附近的長城和烽火台,執行長城沿線的軍務防守任務及保境安民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堡寨的修建須合乎兵書上規定的據險、可瞭望、方便傳遞軍情的地形要求,因此其修築要擇其地形,因地制宜而建。腦莊堡修建在水磨溝壕塹外側(北側)且遠離本體,其東鄰縣境內北路古道,即從甘肅永登縣向西南出大沙溝從馬蓮灘大通河西上牛站大坡,經蘆花寺、馬營古城,南下白崖子嶺至白崖子西上。其南側為地勢開闊的下水磨溝溝谷溝口,此處地勢平坦,為湟水谷地重要的軍事要地,故在此設下水磨溝峽榨添兵防禦,以加大此處的防禦力量,同時還在此峽榨的北側即長城的外側修建了腦莊堡和寺磨莊1號堡,這兩座堡均屬長城外側防禦的設施。為方便傳遞信息、狙擊來犯者,又在其東側和東北側修築墩灣烽火台和勝利村烽火台,長城內側修建了寺磨莊2號堡和店子村1號、2號烽火台和白崖坪烽火台,遇有敵情能遙相呼應,迅速、及時地傳遞軍情。因此該堡的修建是以長城(此處為水磨溝壕塹)為核心,巧妙利用了當地地形,又充分考慮了自身防禦,內外兼顧修建了一系列城堡及烽火台等,從而構成一套完整而又嚴密的軍事防禦體系。還有一些形不成走向,獨立扼守在峽榨及闇門附近的烽火台,均屬軍事烽燧。在樂都也有分布,如碾線嶺烽火台,西南側築有碾線溝峽榨;扎門村烽火台築於卯寨溝峽榨的西側;倉嶺溝村1號烽火台東側有羊官溝峽榨、西部有土官溝峽榨,該烽火台即建於兩處峽榨之中。由此可見,在以西寧衛為中心的防禦體系建設中,其右千戶所碾伯始終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作者:周存雲 稿件來源:青海日報 聲明:以上內容版權為《青海日報》所屬媒體平台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