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文章粉碎四大跑圈假知識!來看看你被誤導了沒

跑吖 發佈 2022-09-04T23:46:57.375005+00:00

什麼都有A貨的今天,知識領域也蒙上了一層灰色。這種現象,在跑圈裡也不少見,一些關於跑步的偽科學說法,一直盛行,不如今天借著315的契機,來給你們打打假,快來看看你有沒有被誤導過。

什麼都有A貨的今天,知識領域也蒙上了一層灰色。這種現象,在跑圈裡也不少見,一些關於跑步的偽科學說法,一直盛行,不如今天借著315的契機,來給你們打打假,快來看看你有沒有被誤導過。




跑馬後的標配——「排酸跑」




在進行完馬拉松比賽,或者長距離跑步之後,很多人賽後或者練後會感到很強的疲憊感,甚至肌肉酸脹的感覺。


於是第二天,就會進行一場所謂的「排酸跑」,目的是想排出體內堆積的乳酸。但事實上,乳酸是不可能長時間堆積在體內的,自然就不存在排酸的概念,所以第二天的排酸跑只能是跑個寂寞。



不過也有人說,覺得排酸跑是有效果的,那是因為一方面,在肌肉酸痛很明顯時,中低強度運動具有即刻緩解酸痛的效果,但這樣的效果,持續時間短暫,過一兩個小時後,酸痛感又會再次來襲。



另一方面,對於那些資深跑馬者而言,跑馬第二天肌肉只是有些輕微酸痛,到了第三天也就自然消失了。這並不是來自排酸跑,而是來自肌肉自然恢復過程。如果你恰恰在跑馬後第二天進行排酸跑,那麼你就會誤以為是排酸跑在起作用。


排酸跑並不是跑馬後的標配,要進行充分的休息,修復損傷,恢復體能,這樣恢復後的身體才會變得更加強壯。




跑步掉肌肉




在健身圈裡有一種說法,「跑步跑多了掉肌肉」。相比肌肉發達的短跑運動員,長跑運動員就顯得瘦長纖細,一些健身的人都對跑步敬而遠之,其實「跑步掉肌肉」是一個不夠全面,也不準確的說法。



人體所有肌肉塊主要是由慢肌纖維快肌纖維組成的。

快肌纖維收縮速度快、力量大,容易疲勞,表現為肌肉體積比較發達;慢肌纖維收縮速度慢、力量小,但不易疲勞。慢肌纖維不是以肌肉體積見長,而是以肌肉中毛細血管密度高為特徵。



長期從事長跑運動,會促使身體肌纖維,最終形成適合長跑運動的纖細的肌肉類型(就長時間跑步而言,脂肪是一種較大的負擔,這也是體脂率較低的人在長跑中更有優勢的原因)。


也就是說,你以為「跑」沒的肌肉,實際上只是跑步形成了特定的肌肉類型而已!將不同運動的肌肉類型進行比較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流汗越多,瘦的越快



很多人都覺得:跑步時大汗淋漓的狀態是運動到位、脂肪在燃燒的表現。受益於此,商家們開發了高溫訓練、保鮮膜減肥、暴汗服等「排汗燃脂」的概念。所以,出汗多久就真的消耗大嗎?


按照這種說法,夏天在太陽底下靜坐流一身汗也能減脂?



那些想通過出汗減肥的朋友們請注意了:減脂的本質是消耗熱量>攝入熱量

事實上,只要在運動,就在進行熱量消耗,即使不出汗,其效果也比坐太陽底下出一身汗來得高。運動能量消耗的高低和運動強度與時間相關,和出汗多少關係並不大!


出汗只是人體主要的散熱機制!




跑步太傷膝



這應該是跑步之初,聽到過最多的一個觀點了,幾乎一提到跑步,就有人跳出來說「跑步傷膝蓋」!這句話也嚇退過一些想入門的新手。



事實上,國際醫學權威期刊《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健身跑者關節炎發生率僅為3.5%,而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0.2%,但競技跑者的關節炎發生率也達到13.3%。所以如果你不是競技跑者,那就別害怕,放心大膽地跑就對了。


下次再有人說跑步傷膝,不要客氣,請直接把這篇文章扔給TA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