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古籍工作再添新成果——「廣西古籍文庫」數字平台上線

廣西民宗委 發佈 2022-09-05T00:25:06.181687+00:00

「廣西古籍文庫」數字平台網頁截圖8月29日,「廣西古籍文庫」數字平台上線儀式在南寧舉行,廣西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委員、總編輯張藝兵出席上線儀式並講話。當天上午,隨著到場領導嘉賓一同按下啟動鍵,「廣西古籍文庫」數字平台正式上線。

「廣西古籍文庫」數字平台網頁截圖

8月29日,「廣西古籍文庫」數字平台上線儀式在南寧舉行,廣西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委員、總編輯張藝兵出席上線儀式並講話。當天上午,隨著到場領導嘉賓一同按下啟動鍵,「廣西古籍文庫」數字平台正式上線。

該平台的上線初步實現了廣西古籍搜集成果的數位化共享,為廣西的數字出版與紙質出版同步推進、相互關聯、融合發展提供平台支撐,是廣西古籍工作的一項重要成果,將對進一步深化廣西古籍的研究出版利用,提升廣西古籍工作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發揮積極作用。

「廣西古籍文庫」數字平台由廣西教育出版社和自治區少數民族古籍保護研究中心共同打造,是依託廣西古籍搜集、整理、研究及出版成果而開發的同步數字平台,集數位化古籍、古籍整理數字出版物、古籍相關音視頻及圖片等資源於一體,支持在線閱讀、快速檢索、文圖對照等功能,目前共收錄100多部古壯字古籍底本和近千份民族地區文書等資源。

上線儀式現場

張藝兵在講話中表示,廣西教育出版社以實施「廣西古籍文庫」系列紙質圖書為基礎,通過紙質圖書出版帶動數字平台資源建設,藉助板塊合作共建「民族古籍音樂資料庫」「廣西石刻資料庫」等多個資料庫,初步走出一條聚合古籍發展合力,推動廣西古籍數字出版與紙質出版深度融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這一數字平台的建設經驗值得總結與推廣。希望其繼續推進平台建設,做好平台的推廣運用,讓「廣西古籍文庫」成為展現廣西深厚文化底蘊的窗口,成為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區的文化支撐。

據廣西教育出版社社長石立民介紹,該平台自2021年3月啟動建設,建設計劃分三期進行,此次上線展示的是第一期建設成果。今年9月到2025年底,平台將進行第二期建設,2026至2030年開展第三期建設,屆時將完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古籍庫」「中華古壯字古籍庫」等內容的整體建設。

從「十三五」時期開始,古籍數位化成為國家文化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古籍事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今年4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進一步細化了推進古籍數位化的目標任務。

「國家民委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把『廣西古籍文庫』數字平台作為全國少數民族古籍數位化工作的重點和亮點項目進行培育,扶持為全國的示範工程。」自治區少數民族古籍保護研究中心主任韋如柱說,「下一步,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加大對廣西各民族古籍的搶救搜集保護工作,多措並舉推進《廣西古籍文庫》各整理出版項目的實施,為『廣西古籍文庫』數字平台提供連綿不斷的源頭活水,將該平台建設成為資源豐富、特色鮮明、使用便捷、行業公認的數位化產品。」

近40年來,自治區少數民族古籍保護研究中心始終致力於少數民族古籍搶救搜集工作。「十三五」時期以來,該中心首創並不斷優化「複製件換原件」的少數民族古籍搶救搜集新模式,大大提高搶救搜集效率,每年搶救搜集少數民族古籍的數量均在2000冊(件)以上,在全國少數民族古籍工作領域獨樹一幟,被譽為少數民族古籍工作的「廣西經驗」。

據韋如柱介紹,截至今年8月,該中心收藏的各民族古籍達到2萬多冊(件),收藏量居全國同行第一。其中包含壯族古壯字、京族喃字、彝族老彝文、水族水書、毛南族土俗字、侗族方塊字等多個文種的古籍,涵蓋各民族民間信仰經書、民歌抄本、民間敘事長詩抄本、民族民間醫藥抄本等10多類代表性古籍文本,近年又和多個合作夥伴共同完成超過1.5萬冊(件)少數民族古籍的掃描拍照和複製,為古籍數位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0年,該中心與相關技術公司合作研發「古壯字信息處理系統」,目前建設的字庫已收錄1萬多個古壯字,不久將有望實現古壯字錄入、釋義、檢索等功能。

「廣西古籍文庫」數字平台網址:http://gxgjwk.com

來源:自治區少數民族古籍保護研究中心、廣西民族報社、廣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韋穎琛 盧子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