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AI畫作在藝術博覽會獲得第一名?

藝知現代 發佈 2022-09-07T03:58:47.296577+00:00

AI是具有有限想像力的專家系統,而且計算機又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可以在一秒內組合很多種組合樣式,那麼選擇出獲獎的這種樣式並非是件難事。

我不想去試圖理解那些評委們的理念,對於AI畫的東西我個人認為可以看,但它們也僅限於數字概念繪畫的範疇。

我看到有人回答說獲獎作品缺乏足夠的細節,以至於只能形成類似印象派般的作品。我與這位答者的看法恰好相反。

如果你仔細去看那幅獲獎的畫,比如下面這裡。

又假若你熟悉PS的話,你很難不去想像這是眾多照片剪輯組合後處理的結果。AI是具有有限想像力(來自人為的選擇算法)的專家系統,而且計算機又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可以在一秒內組合很多種組合樣式,那麼選擇出獲獎的這種樣式並非是件難事。

正如有人說閱讀AI寫的文章就如坐在現代藝術的門檻被木刺扎到一樣,AI畫的畫具有未來主義的宏大特徵。這一點幾乎是完全相像的。比如也讓我們來看看未來主義的一些作品,再進行比較。

儘管未來主義畫派畫家翁貝托·波丘尼認為他自己的畫之理論與立體派是相背離的,但從空間被打破並被重新分配這一點,兩者幾乎一致。就像翁貝托·波丘尼的這幅自畫像一樣,我很難不想像到畢卡索的立體派畫作。

對於未來主義畫派的剖析,我們可以看到無論他們作畫的細節原則為何,他們始終都脫離不開的恰好是宏大的空間以及空間的分離、背叛與再組合。

我們再回到那幅獲獎的AI畫作上,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看到類似的情景與概念?

閱讀AI寫作的文章如同坐在現代藝術門檻上被木刺扎到,是因為無論AI的選擇、判斷與再組合的技術如何超強,它們始終難以達到的能力就是人類那種稍縱即逝卻又無處不在的靈感與情感。尤其是靈感,它幾乎是與邏輯無關的另外一種事物,而AI一旦脫離邏輯推理它便什麼都不是。沒有靈感就很難脫離規則去無邊的創造;沒有情感,就缺少了溫度與圓滑,一座木門,沒有被打磨過,不就是木刺成堆嗎?

讓我們用亨利·馬蒂斯的一幅線條畫來結束這個回答。我們可以看到馬蒂斯的曲線是經驗、技巧以及情感等諸多人類特有因素的綜合體。就這些組合而言,在可以預見的很長一段時間裡,AI都是做不到的,而且是那種絕對的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