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宰相風流,才子多情

淥水早讀 發佈 2022-09-08T20:16:09.172180+00:00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鼎盛的時代,它不僅孕育了輝煌的文明,更成就了千年詩歌王國的高峰,那個時代的天空被一首首詩歌裝點得星光燦爛,李白杜甫雙峰橫絕,其餘眾人峰巒疊嶂。

作者:王玉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鼎盛的時代,它不僅孕育了輝煌的文明,更成就了千年詩歌王國的高峰,那個時代的天空被一首首詩歌裝點得星光燦爛,李白杜甫雙峰橫絕,其餘眾人峰巒疊嶂。詩人們,似乎撐起了大唐風雅的半壁江山。

《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你是否曾經被這情真意切的詩句撩撥了心弦?寫下這首千古名句的詩人,就是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元稹。


元稹何許人也?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曾經官至監察御史、宰相,更兼風流倜儻,才情過人,即便放到今天,也足以堪當紅顏殺手。

他的詩辭淺意哀,扣人心扉,對唐代詩壇影響很大。元稹的才情,千百年來,也為他收割了無數的粉絲。

今天我們不說作為詩人與官員的元稹的才情與仕途,只想借著一個個走過他生命的女人,來看一看詩人官員背後真實的元稹。他的一生,真的像他詩中所言的:「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般的專一而深情嗎?


《遣悲懷之一》

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

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這是元稹最著名的一首悼亡詩,曾被清人評為「古今悼亡詩充棟,終無能出此三首範圍者,勿以淺近忽之。」可見其在詩壇的地位。

這首詩是元稹寫給第一任妻子韋叢的。


據記載,元稹出身中小地主階層,門第並不高貴,他入仕之後一個偶然的機會在京城結識了當時的太子少保韋夏卿,韋夏卿對元稹的才情深為賞識,於是,決定把女兒許配元稹。彼時的元稹只是一個小小的校書郎,官職很小,俸祿也不高。

這門親事對於元稹意義重大。在古代,要想出人頭地,有兩條路可走,一是通過科舉考試,一是通過與世家聯姻,所以對元稹來說,能夠攀上韋夏卿這門親事,對自己以後的人生是有著很大的幫助的。

「謝公最小偏憐女,嫁與黔婁百事乖。」作為韋夏卿的小女兒,元稹夫婦深得老父親的厚愛,也正是通過這次與高官的聯姻,元稹藉助岳父的力量,才漸漸走向了權力的中心。

在老丈人的不斷運作之下,元稹官至監察御史。彼時,正是元稹春風得意的時候,有此賢妻,夫復何求?元稹或許也是這樣想的,但他並不這樣做的。


31歲那年,元稹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蜀中,在蜀中的秀水明山之間,與一個美女詩人,譜寫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姐弟戀。

這個女子,可不是等閒之輩,如果你讀過這首詩,就會知道她的美貌與才情,曾經令多少達官貴人推崇備至。

《送友人》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她就是唐朝著名的被稱為「女校書」的美女詩人薛濤。

據記載,薛濤年長元稹11歲,但愛情面前,年齡真的不是問題,何況薛濤姿容俏麗,風姿綽約,更兼文采飛揚,令時年31歲的元稹一見傾心。他愛慕她絕妙的才情與美貌,她敬慕他的文采與儒雅,這份愛,或許更多的是對彼此才情的傾慕。

遇到元稹,薛濤仿佛找到了靈魂的知己,於是,在蜀中他們上演了歷史上轟轟烈烈的一場姐弟戀。兩人談詩論政,情投意合。風流才子的款款深情暖暖地擊中了薛濤寂寞已久的芳心,沉浸與愛河中的才女寫下了:

《池上雙鳥》

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

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

在四川居住的半年時間,他們雙宿雙棲,宛若一對神仙眷侶。才女薛濤,像飛蛾撲火一般將自己投身於愛的烈焰。他們流連錦江,相伴蜀山,雙宿雙棲,濃情蜜意。


自古才子多風流,從來男兒多薄倖。即便是到了集美貌與才情於一身的薛濤這裡,亦無例外。

從古至今,又有多少女子,為情所傷,被情所負。女人,陷於愛情的時候,智商與情商都會直線下降,以至於,對眼前的那個男人識別不清。因為愛他,所以願意把他想像成自己心中理想的模樣。

元稹在結束了蜀中的公幹之後,啟程返京,濃情蜜意中的才子佳人在依依不捨中分別。他許諾薛濤,返京後儘快接她團聚。望著心上人遠去的背影,薛濤雖然有些悵然若失,但對美好愛情與未來的期盼還是讓她滿懷希望地開始了漫長的等待。他帶走了她的深情與希望。

勞燕分飛,兩地相隔,他們寄情詩文,互訴衷腸,薛濤用桃紅色的信箋書寫了一首首纏綿悱惻的情詩,遙寄給遠方的心上人,這就是薛濤箋的來歷。


薛濤傾注筆墨:

雨暗眉山江水流,離人掩袂立高樓。

元稹飽含深情:

《寄贈薛濤》

錦江滑膩蛾眉秀,幻出文君與薛濤。

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

紛紛辭客多停筆,個個公卿欲夢刀。

別後相思隔煙水,菖蒲花發五雲高。

陌上花開,流年暗度,元稹是漸行漸遠漸無書。在望江樓畔苦苦守候的痴情女子,哪裡知道,自己錯付了深情,漫長的等待換來的是一記響亮的耳光。這絕望深深地刺痛了她千迴百轉的那顆心,從此徹底禁閉了心扉,脫下紅裙換道袍,浣花溪畔度餘生。

元稹遠在蜀中與薛濤纏綿的時候,他的妻子韋叢正在家中生病。這個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風流才子,在深情厚意的結髮妻子病重期間,還能與薛濤戀的火熱?那一首首情真意切的悼亡詩,是發自內心的傾訴,還是虛情假意的表演?

後來的元稹就永遠消失在了薛濤的世界裡,因為他的身邊從不缺乏紅顏的身影。


妻子韋叢去世後,元稹又迎娶了第二任妻子安仙嬪。元稹的命真的很硬,第二任妻子沒有幾年也撒手了人寰。

元和十年,在元稹被貶通州期間,第三任妻子斐淑走進了他的生命。

上輩子元稹一定是拯救了地球,每一任妻子都是才情相當,賢惠溫柔。這個斐淑勤勞善良,溫柔賢德,更兼才女一枚,生活中還能與元稹詩文唱和,後半生元稹雖然顛沛流離,仕途坎坷,斐淑始終不離不棄,夫唱婦隨。


寫到這裡,還有一個插曲。

長慶三年(公元823年),與薛濤分別後的元稹被調任浙東觀察使兼越州刺史,在這裡,他又與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的劉彩春上演了一段驚心動魄的婚外戀。劉彩春美麗多情,文采斐然,共同的興趣使得兩人頓覺相見恨晚。

元稹活生生拆散了有夫之婦劉彩春,只可惜,幾年後,回到長安的元稹,再一次始亂終棄,把劉彩春永久地拋棄,心灰意冷的劉彩春投河自盡。

薛濤、劉彩春,不過是元稹獵艷生涯的兩段佳話,可悲了這兩位才貌雙全的女子。

這個世界時刻上演著愛的悲喜劇,其實並不是男人有多大魅力,更多的時候是因為女人太過深情。


在元稹豐富的情史中,有賢淑的大家閨秀,才情出眾的才女,還有一個就是元稹的初戀情人,不得不說。這個初戀情人,就是《西廂記》裡的崔鶯鶯。

王實甫《西廂記》來源於元稹的自傳體小說《鶯鶯傳》(又名《會真記》),而張生的原型就是元稹自己。

在長安東邊一座名叫普救寺的寺廟裡,元稹遇到了花容月貌的大家閨秀崔鶯鶯。如花美眷令他詩意澎湃,當即寫下了這首暗藏鶯鶯名字的詩並托侍女送給了她:

春來頻到宋家東,垂袖開懷待好風。

鶯藏柳暗無人語,唯有牆花滿樹紅。

深院無人草樹光,嬌鶯不語趁陰藏。

等閒弄水浮花片,流出門前賺阮郎。



這首意境旖旎的詩,像一束陽光,驚動了崔鶯鶯寂寞的芳心。這個多情的才子,看到了她內心深處的寂寞春愁,她怎能不歡喜雀躍?於是,鶯鶯衝破了封建禮教的束縛。

愛情,自帶魔力,常常令人不顧一切。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

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二人濃情蜜意,海誓山盟。遇到鶯鶯,我想應該是元稹的真愛。只是,當愛情與仕途發生衝突的時候,他就做了愛情的叛徒。



真實的經歷並非如《西廂記》的崔母無情棒打鴛鴦,實際上是元稹出於仕途考慮拋棄了初戀情人崔鶯鶯。

因為他在京城結識了名門望族太子少保韋夏卿,與高門的聯姻對他來說,遠比忠於愛情更為重要。出於對自己仕途晉升的考慮,詩人元稹在現實中非常理智,他或許也有過掙扎與不忍,但是那個可以望得到的前程,還是讓他義無反顧地拋棄了愛情。


後來的元稹,或是受到良心的譴責,或是對初戀情人難以忘懷,想再次求見鶯鶯,遭到了鶯鶯的嚴詞拒絕,並托僕人送了一首詩給他:

棄我今何道,當時且自親。

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

「醉聞花氣睡聞鶯,二十年前曉寺情」。

男人總是忘不了初戀的情人,那些得不到或逝去的愛,才會永恆。那或許是元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純情付出。

回京後的元稹心有不甘,便以自己的故事為藍本創作了《鶯鶯傳》,也就是《西廂記》的前身。他寫下了自己的經歷,卻篡改了故事的真實,藉助文學作品原諒了自己。


元稹,他所選擇的妻子,大都是出身名門的大家閨秀,三任妻子都是賢德溫柔,才情可嘉,他需要妻子的家世來提升自己的仕途顯達,即便他很愛鶯鶯或者後來的薛濤,也斷不會選擇與她們結婚,男人在婚姻的選擇上始終有著超乎尋常的冷靜與理智。

只有女人,陷於愛情的時候才會飛蛾撲火般的不顧一切,所以,從古至今,都是痴心女子負心漢。只能嘆一句:從來男兒多薄倖,可嘆紅顏錯付情。

才子多情、宰相風流。每一個人或許都是多面的,元稹也是如此,他留下了無數首纏綿悱惻的情詩,千年以後,依然深深地打動著我們的心靈。

元稹作為唐代著名的詩人,在詩歌、散文和傳奇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與成就。

能夠寫下如此深情詩歌的人,我總不願意相信,他所有情都是虛假的,如果沒有真情實感的體驗,是不可能成為傳誦千年的經典的。只是,他過於多情且薄情,辜負了無數紅顏才女遺恨終生。

【作者簡介】王玉:著有《巴西:回望地球另一端》《從里約到欣古--旅行紀實》(中葡雙語)等散文集。

關鍵字: